高蘭芳
摘 要:對外貿易是寧夏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窗口。寧夏外貿產業要緊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通過加快外貿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外貿產業綠色發展、發展新型國際貿易、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強化國際市場開拓,增強外貿綜合實力、提高外貿發展質量,助推寧夏高質量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關鍵詞:高質量;“一帶一路”;對外貿易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6.009
2019年4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發表了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演講,明確了“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目標、原則和方向。從區域發展的角度看,對外貿易是寧夏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窗口,寧夏對外貿易發展的高質量,直接決定著本區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高質量。深入研究寧夏對外貿易發展中的問題并加以針對性地解決,提高寧夏對外貿易質量,對助推寧夏高質量融入“一帶一路”有重要意義。
1 寧夏對外貿易發展現狀
1.1 寧夏對外貿易類型
寧夏對外貿易為出口主導型。近些年來寧夏對外貿易的發展趨勢呈現中穩中有升的趨勢。2004~2018年,寧夏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從75.16億元增長到252.99億元,年均增長9.06%,對外貿易趨勢呈螺旋上升的態勢;出口總值始終大于進口總值,進出口差額均為正值,寧夏對外貿易始終為貿易順差;出口總值占進出口總值的比例在59.70%(2010年為最低值)~79.37%(2013年為最高值)之間變化。
1.2 寧夏對外貿易特點
一是進出口商品中工業制成品占比不斷增加。實施改革開放以來,寧夏積極參與國際分工,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和升級。工業制成品進口逐年增長,從2004年到2018年,工業制成品進口總值由11.12億增加到32.28億元;初級產品出口總值所占份額急劇下降,工業制成品的出口總值不斷增加,由2004年的4656億元增長到168.22億元,顯示出寧夏初級產品出口迅速弱化,工業制品出口已占主導地位,而且優勢在不斷擴大。二是外貿“朋友圈”日益擴大和優化。改革開放以來,寧夏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寧夏對外貿易伙伴由2004年的110個國家(地區)發展為2018年的171個國家(地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喜人態勢。近年來,在“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推動下,寧夏對外貿易伙伴更加優化。
2 制約寧夏外貿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
2.1 產業結構不合理
一是外貿商品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出口方面,鐵合金、碳化硅、焦炭、羊絨等初級產品比重有所下降,黃金、藥品、輪胎、鉭鈮鈹制品等工業制成品出口占比有所提升。進口方面,產品結構較為單一,大宗資源型商品一直占有絕對比重,而技術密集型產品占比偏低,不利于通過對外貿易加快本地的科技進步和創新。二是貿易伙伴集中度有待進一步降低。美國、日本、東盟、歐盟是寧夏對外貿易主要伙伴國。貿易伙伴集中度過高為寧夏外貿穩定發展埋下了隱患,極容易受對方國家政治、經濟等問題影響造成劇烈波動。三是貿易方式有待進一步轉型。寧夏對外貿易以一般貿易為主,比重始終保持在80%以上;加工貿易所占比重較小,其他貿易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對寧夏而言,通過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利用加工貿易帶動本地經濟發展,將對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大有裨益。四是外貿經濟貢獻率有待進一步提升。從外貿依存度測算來看,2004~2017年,寧夏外貿依存度呈螺旋式下降,由13.99%降為9.91%,而同期全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指標由59%降為33.6%。過低的外貿依存度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說明寧夏外貿對全區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2.2 體制機制障礙
一是外貿新業態發展滯后。寧夏在新型業態發展上起步晚、基礎薄,國際物流和外貿綜合服務水平相對偏低,目前僅有1個快件查驗中心,銀川綜合保稅區實體化運作企業較少、業務單一,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監管制度的條件相對不足,未獲得進口跨境電商試點城市資格,嚴重制約跨境電商發展。二是口岸建設嚴重滯后。目前,寧夏僅有一個一類口岸,即銀川河東國際機場,且未開通國際貨運航班。《國家口岸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寫入的“銀川鐵路場站”尚未建成;國家批復的進口肉類、水果、種苗、整車指定口岸建設困難重重;銀川河東國際機場與銀川綜合保稅區未形成聯動發展,相互之間存在制約發展的因素,這些都造成寧夏口岸類型缺失,這又制約了寧夏外貿產業的發展,造成牛羊肉、水果、種苗、木材、糧食、整車等貨物無法從寧夏直接入境。三是對外開放政策環境處于相對劣勢。從2013年首設上海自貿試驗區以來,經過5次擴容,目前已形成“1+3+7+1+6”的以上海自貿區為領頭雁的從沿海到沿邊的我國自貿區建設新格局。從目前發展來看,寧夏很難進入準入名單。自貿區戰略將吸引大量項目、資金、技術、人才向自貿先行區集聚,客觀上削弱了寧夏承接產業轉移的效果,使得寧夏對外開放環境處于相對劣勢。
2.3 貿易保護主義制約
近年來,美國等國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給全球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隨著中美貿易爭端愈演愈烈,美、中兩國先后對近千億商品加征進口關稅。經對“關稅清單”進行梳理,美國加征關稅涉及寧夏22個商品,出口五氧化二鈮、種子、濃縮蘋果汁、維生素B12飼料添加劑、紅棗等5種商品影響最大,起泡葡萄酒、谷氨酸鈉、DL-蛋氨酸、羊皮、羊毛靠墊、金屬鈉、氫氧化鈉、碳化鈣、四氫呋喃、氫氧化鉀、五氯化二鉭、硫酸鋅、工業糠醛、顆粒靛藍、聚乙烯醇、硅鎂、閥體組件等17種商品需高度關注。
3 寧夏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
3.1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外貿產業轉型升級
(1)推動機械制造業轉型升級。從宏觀層面看,寧夏必須堅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寧夏行動綱要》精神,圍繞“加快構建新型制造業體系”一大主題,構筑“改革引領、開放合作、創新驅動”三大動力,實現“由資源依賴型經濟向創新驅動型經濟轉變、由低成本競爭向質量效益競爭轉變、由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發展向綠色集約發展轉變、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四大轉變,打造寧夏高端制造業核心區和制造業創新中心,構建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從微觀角度講,外貿企業必須加快出口產品高端化發展,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新優勢;建設境外生產加工基地和產業集聚區,在更大范圍配置能源資源要素;加快推進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出口創新基地建設;加強與跨國企業集團在品牌、技術、渠道、人才、管理上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家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工程機械等重大裝備及成套設備率先“走出去”。
(2)加快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一是高度重視加工貿易,把搞好加工貿易作為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城市品位、激發發展活力的重要工作來抓;二是建立寧夏與廣東、浙江、江蘇等東部沿海地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的協調聯系機制,引導東部地區高端生產制造業項目向寧夏轉移,促成一批技術含量高、輻射帶動力強的項目落戶寧夏。三是加快構建寧夏現代物流體系,降低公路、鐵路運輸費用,提高航空口岸管理和運營水平,大力發展多式聯運。
3.2 實施生態立區戰略,深入推進綠色協調發展
(1)實施生態立區戰略。將“生態立區戰略”落到實處,堅持發展與保護的有機統一,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路子。盡量運用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積極配備除塵、污水處理等環境保護的設施設備;要繼續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動能、化解產能過剩;要堅守“生態保護紅線”和“環境質量底線”,落實節能減排指標,從源頭上為生態環境減負;重拳治理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海關等部門要嚴厲打擊洋垃圾入境,嚴控固體廢物進口。
(2)推進外貿產業的綠色發展。當前,發達國家以保護生態環境、維護人民身體健康為由,通過設置苛刻的環境標準和認證制度,遏制我國商品出口。寧夏出口的紡織服裝類商品,做工簡單、產品附加值低,產品質量和技術標準較低;出口食品、農產品、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低端產品打價格戰,無序競爭,很容易受到國外綠色壁壘的影響,甚至損害到產業形象。提高寧夏外貿發展質量,必須積極培育發展有機農業、有機食品,申請有機認證,做到地方政府重視、企業規范生產、監管部門督導有力;在工業產品生產加工中,要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生產加工模式,對產品更新換代,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能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3.3 發展新型國際貿易,培育對外貿易新功能
(1)發展貿易新業態新模式。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要“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快件、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等成為外貿新業態,發展速度很快,對外貿發展具有很強的拉動作用。寧夏有關部門應該秉持“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逐步完善監管制度,強化風險研判,嚴格安全準入、提高物流監控水平;大力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積極爭取跨境電子商務進口試點資質,引進國內外知名跨境電商平臺入駐寧夏,建立涵蓋經營主體和電子商務進出口全流程的本地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努力打造外貿新的增長點。
(2)發展現代服務業。一是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借鑒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開放試點成果,推進租賃保函等人民幣跨境融資產品運用;支持出口信用保險、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發展,為企業“走出去”提供風險保障;探索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的對接機制,推進中國-阿曼(杜古姆)、中國-沙特(吉贊)等產業園區建設。二是建設現代物流業,借助修建高鐵的契機,推進銀川河東國際機場建成區域性樞紐機場和貨運集散中心;推進銀川綜合保稅區與國際航空港聯動發展,打造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國際航空快件分撥轉運中心;加大對多式聯運等先進運輸方式的扶持力度,重點推進銀川西夏國際公鐵物流園、銀川南鐵路物流中心、中衛鐵路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三是建設科技服務業,圍繞裝備制造、生物制藥、現代紡織、食品農產品等特色優勢外貿產業,建設科研服務或產學研機構;依托中阿博覽會開展能源、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等展覽展示、技術交易、投融資服務,形成線上線下共同推動的中阿技術轉移轉化機制。
3.4 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1)繼續深化海關業務改革。銀川海關應以“統一執法、分類施策、精準監管、協同高效”為原則,在全國通關一體化框架下,繼續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一是改革申報制度,實施“兩步申報”,企業無需一次性提交全部申報信息及單證,第一步憑提單概要申報即可提貨;第二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完整申報。二是改革風險防控方式,實施“兩輪驅動”,以隨機抽查掌控風險防控覆蓋面,以精準布控靶向鎖定風險目標,構建隨機抽查與精準布控協同分工、優勢互補的風險統一防控機制,盡量減少高信用低風險企業的抽查比例。三是改革監管作業方式,實行“兩段準入”:將進口貨物準予提離口岸監管作業場所視為口岸放行,以口岸放行為界,根據“是否允許貨物入境”和“是否允許貨物進入國內市場銷售或使用”,分段實施“準許入境”“合格入市”監管。讓涉及檢驗類的進出口商品能更快的辦理通關放行手續,確保鮮活易腐爛等貨物的通關時效。四是改革寄遞通關模式,形成“兩類通關”。逐步將郵寄、快遞、跨境電商納入全國通關一體化,針對郵寄、快遞物品及該渠道的小批量、多批次貨物,統一規范通關模式,形成貨運渠道和寄遞渠道“兩類通關”。五是改革特定區域監管模式:在銀川綜合保稅區全面推廣企業自主備案、自定周期、自主核報、自主繳稅;依托生產加工企業ERP系統、倉儲物流企業WMS實施聯網監管、賬冊自動審核、自動核銷,進一步簡化企業進出區手續,降低企業管理成本。
(2)持續改善外貿營商環境。一是簡化進出口環節審批監管事項: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驗核程序,優化監管證件辦理程序;二是優化通關流程和作業方式:實施通關一體化改革,進一步推廣“雙隨機、一公開”作業模式,推進關稅保證保險改革;三是提升口岸通關與物流服務效能: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提高鮮活商品通關速度,壓縮空港口岸通關時長;四是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五是促進口岸營商環境公開透明。
3.5 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強化國際市場開拓
(1)對接國家戰略。一是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寧夏外貿企業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合作,加強與中東、中非、拉美等外貿市場互動,降低寧夏外貿對傳統歐美日韓等發達經濟市場的依賴度,形成合作更加多元、結構更加合理、抗風險能力更強的對外開放新格局。二是加快實施區域協同發展,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云南、寧夏8個西部省區簽署“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框架協議”為契機,打通寧夏至新加坡及東盟的主要物流節點;穩定運行國際貨運班列,爭取每周至少開行1班,不斷提高寧夏貨源比重。
(2)建設經貿合作平臺。中阿博覽會已日益成為連接中國-阿拉伯國家的一條紐帶。下階段,寧夏要以中阿博覽會為依托,完善辦會機制,在非中阿博覽會舉辦年,帶領中國企業家走進阿拉伯國家宣傳推介;聚焦經貿技術合作,推進更多合作項目落地;打造特色展會,找準展會定位,爭取做成全球知名展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的開幕辭[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428/c64094-31053841.html.
[2]習近平.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