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琳 葛鳳麗



摘 要:本文在“大智移云”的時代背景下,通過對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和非營利組織等利益相關者對財務專業本科生需求的調查和分析,從知識、能力、職業道德和態度三個方面構建財務管理專業的三級預期學習產出,以更好地應對新興技術、新的組織形式等商業環境的深刻變化給本專業帶來的挑戰。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預期學習產出;利益相關者需求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6.040
1 從利益相關者需求視角界定財務管理專業預期學習產出的必要性
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的發展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大”“智”“移”“云”技術的交融滲透,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幅度重塑財務行業,業財融合、財務共享中心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對財務工作的深度浸入,都對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財務預測、財務分析、財務決策支持等更有價值以及需要更多職業判斷的工作能力在實務中進一步凸顯。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和非營利組織等對財務人員都有需求,從這些利益相關者需求視角出發,置身于“大智移云”的時代背景,重新探索財務管理專業的使命、愿景、目標以及實施這些目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構建適應這個時代的綜合能力框架,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只有明確專業層面的預期學習產出, 才能使財務與會計教育有的放矢,才能使高校探索新的項目和新的課程,使學生獲得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能,才能更好地應對新興技術、新的組織形式等商業環境的深刻變化給本專業帶來的挑戰。
2 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素質要求分析
為了明確利益相關者對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的要求,通過智聯招聘、51Job等專業招聘平臺、來校招聘企業、企事業單位主頁,電話訪談等多種渠道,搜集2019年第四季度財務人才招聘信息(只針對應屆本科生),獲取1116個樣本。樣本涵蓋了不同類型和不同規模的組織,其中包含國有企業270家,民營企業644家,外資企業(包括合資)162家,政府、事業單位、非營利組織40家;10000人以上規模的組織占16.49%,1000—10000人規模占28.85%,500-1000人規模占15.77%,50-500人規模占33.15%,少于50人規模占5.73%。樣本涵蓋了18個不同行業(見表1),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樣本數量最多的行業來自于制造業,占比達到25.27%,從其包含的15個子行業分布來看,食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的樣本占比都超過了10%,分別為16.31%、16.31%、1277%、12.06%、11.35%。樣本數量排在第二位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達到19.53%。樣本數量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行業是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數量分別為120家和116家。
通過分析任職要求,共采集出59個關鍵詞(具體見圖1)。其中有以下方面:
第一,出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是溝通能力,占比達到55.20%,出現頻次排在第四位的關鍵詞是團隊合作精神,占比38.53%,這說明在現代組織中,隨著業財融合的進一步深化,財務人員必須和其他部門或是本部門的其他同事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因此,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是工作任務順利展開以及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的重要保障之一。
第二,出現頻次排在第二位和第五位的關鍵詞分別是仔細認真和責任心強,占比分別為40.32%和3781%,這契合了財務工作本身的特質,從原始憑證開始到內部報表和外部報表的編制,直至組織相關決策的支持,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求財務人員精準地處理,這需要財務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態度。
第三,出現頻次排在第三位和第八位的關鍵詞是辦公軟件和財務軟件,占比分別達到39.96%和2312%,此外有56家企業雖然沒有明確要求掌握辦公軟件和財務軟件,但是要求熟練操作計算機,甚至有14家企業要求計算機達到國家二級水平,這完全符合“大智移云”時代的新要求,計算機技術和財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必然對財務人員的計算機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四,出現頻次排在第六位和第九位的關鍵詞分別是學習能力強和抗壓能力強,占比分別達到33.51%和21.33%,這說明隨著經濟事項日趨復雜化和多樣化,本科階段的知識有時會滯后于實務的發展,甚至實務工作中會遇到很多非程序化和非例行性的任務,本科生只有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抗壓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中面對的新挑戰。
第五,排在第七位和第十位的關鍵詞分別是專業理論知識扎實和具備實習經驗,占比分別達到32.08%和20.97%,甚至有208家組織要求應聘者具有會計初級證書,34家組織要求具備CPA或ACCA證書,這說明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同等重要,這也契合目前高校提高實踐課比重,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和校外實習的做法。
第六,其余關鍵詞多集中于職業道德、職業態度的要求。例如誠實守信、愛崗敬業、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等,這也說明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樹立“課程思政”理念,通過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素養課程、專業課程三位一體的高校思政課程體系,培養具有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的合格人才。
3 財務管理專業預期學習產出界定
基于利益相關者對應屆財務本科生的職位要求,將59個關鍵詞進行有效歸類和適度拓展,從知識、能力、職業道德和態度三個方面構建財務管理專業的三級預期學習產出(見表2),使學生的培養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3.1 知識預期學習產出
(1)通用知識。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哲學、社會學、語言文學、健康藝術、職業發展等方面的通用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機和英語兩項基本工具,掌握高等數學、概率論、線性代數、統計學等定量分析理論和方法。(2)基礎知識。學生需要系統掌握經濟學、財稅法規、戰略與風險管理等基礎知識,熟悉企業運營管理、公司治理、組織行為學等企業過程管理和改進知識,熟悉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其他核心管理知識,能夠在社會中順利開展財務工作。(3)專業知識。學生需要系統掌握向外部利益相關者報告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外部報告和分析知識,為決策過程提供信息以推動組織戰略和運營目標實現的規劃、分析和控制知識,稅收合規和籌劃知識,包括大數據挖掘、財務共享等信息系統知識,以及內部控制知識以有效完成審計和遵守監管要求。
3.2 能力預期學習產出
(1)溝通能力。有效地講話和表達涉及對話技巧、書面表達,并需要具備識別并適應特定受眾的能力,以及使用非語言溝通技巧。(2)團隊精神。有效的組建團隊,并協調團隊內部關系,具備制定和實施組織的愿景,價值觀和使命的領導力。(3)思維能力。學生需要具備系統性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財務人員還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尤其對于數據要非常敏感,能從繁雜的數據中進行有條理的分析,善于獨立思考和總結,同時在“大智移云”背景下更應注重創新精神的培養。(4)環境適應能力。認同組織文化并服從組織安排,敢于接受工作中的挑戰,面對困難具有一定的自我激勵和驅動能力以及良好的抗壓能力,通過不斷地學習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5)執行能力。具有處理流程性事務的能力,善于進行時間管理,能夠獨立完成工作,善于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實習獲取一定實踐經驗。
3.3 職業道德和態度預期學習產出
(1)職業道德。培養出的學生必須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具有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遵紀守法,廉潔自律,能夠堅持原則;注重學生誠實守信、愛崗敬業、作風正派等職業素養的培養。(2)職業態度。做事情仔細認真,有較強的責任心;工作時積極進取,吃苦耐勞,勤奮踏實;具有服務意識、保密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3)職業行為。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的職業儀表和職業禮貌,注重身心健康,培養樂觀開朗的心態,通過職業儀表和職業禮貌向外界展示親和力。
參考文獻
[1]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2]姜美萍.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財務管理水平提升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