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赫爾岑

通常,人們回憶起少年時期,回憶起那時的悲歡離合,總不免要流露出一絲寬容的微笑,他們與《聰明誤》中的索菲婭·帕夫洛夫娜一樣裝模作樣,似乎想說:“多么孩子氣!”仿佛從這以后他們已大有長進,感情變得豐富或靈敏了。
孩子羞于提及兩三年前的玩具,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想成為大人。他們長得很快,變得很快,他們從自己的短大衣和一頁頁翻過去的課本上,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成年人似乎應該懂得,童年和少年時代的頭兩三年,正是我們一生中非常完滿、非常優美的部分,它們是真正屬于我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規劃了我們的未來。
當一個人不知停頓地、毫無顧慮地快步前進時,在他遇到溝壑或者碰破頭皮以前,總以為自己的一生還在前面,他既不能謙虛地看待過去,也不能正確地評價現在。但是當經驗摧殘了春天的鮮花,吹散了夏日的紅霞,當他醒悟時,生活實際上已經過去,剩下的只是尾聲。這時,他對少年時期那光輝的、溫暖的、美好的回憶,就會改變態度了。
大自然以自己永恒的計謀和簡練的手法,把青春賦予人,又把發育成熟的人據為己有,將他安插、編織到那張基本上不取決于他本人的社會和家庭關系的大網中。誠然,他會使自己的行為帶上個人的色彩,但是他的絕大部分不是屬于自己的,個性中的抒情因素被削弱了,因此情感和樂趣也愈來愈貧乏,只有智慧和意志依然如故。
(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往事與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