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多多
他謹遵母親遺愿,一邊求學一邊資助兩位弟弟,如今成功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并保研本校;他組建支教團隊回鄉反哺,自建板房校舍,完成四期共100余天的支教活動,幫扶學生超1000人次;他利用電商直播平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家鄉的滯銷農產品“帶貨”,累計銷售達十余萬元……
2020年12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阿恩克其榮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以最美的姿態闖進大眾視野。
父親一夜蒼老,我一夜長大
往回倒十幾年,提起四川大涼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獨特而閉塞的地理環境。房子門前就是懸崖;那里沒有明亮的桌椅和教室,學生只能席地而坐;孩子們做著與年齡相差甚遠的農活……24年前,阿恩克其就出生在這里。父親在建筑工地打工維持家用,母親在家操勞家務,緊隨其后的是五個弟弟的降生。
雖然家境貧寒,一家八口還算過得溫馨。作為家中的長子,阿恩克其上小學期間的每個寒暑假,都會跟著父親在建筑工地打工補貼家用。令父母欣慰的是,他的成績始終保持在年級前幾名,初中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當地最好的涼山州民族中學。
“我算是大山里第一個學會說漢語的學生,也是第一個走出大山上學的人。”在涼山州發展極差的地區,幾乎有一個共同特點——固守傳統習俗,拒絕現代文明。去涼山州民族中學上學后,阿恩克其突然意識到常年喊腹痛的母親,絕不是請當地巫醫隨口“念咒施法”就能治好的。
高一那年,母親病情越來越重,幾乎無法下地干活,阿恩克其一邊求學、一邊帶著母親四處求醫。“那時已經晚了,母親被查出來肝硬化,從確診、救治到去世,一年時間都不到。”母親去世時,阿恩克其正在學校上課,得知消息后,這位輕易不流淚的小伙,一下抑制不住了。在往回家趕的途中,他淚流滿面,突然想起了母親前幾天給他打的電話,母親說:“我沒有什么愿望,就希望你好好讀書,無論如何都要讀下去!”
“母親的離世,讓家里一切都亂了。父親幾乎一夜變老,為了維持家用,帶著兩個年幼的弟弟被迫到外打工。才上初中的三弟也堅持不肯上學,跑去外地打工謀生。”阿恩克其“一夜長大”,他始終記得母親的話,發憤圖強,努力讀書來改變人生。除了管好自己外,他還肩負起照顧兩個弟弟的重任,每周回家都要給他們補習功課,督促他們好好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阿恩克其考進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覺得等待良久的人生中的第一束光,終于來了。
一心“彝”意,用知識照亮大涼山
考入大學后,阿恩克其依舊不敢松懈。他深知年邁的父親已經扛不起一家七口的生活費,從大學開始,便未向家里要過一分錢。除此之外,他還主動承擔起兩個弟弟的學費和生活費。在大學,他積極參加校內外勤工助學崗位工作,得知游泳館救生員的工資最高時,他專門參加救生員訓練,考取了救生員證并在游泳館入職……保證每個月能賺到1500元。
作為少數民族預科生,阿恩克其的入學成績排在倒數,他知道自己與其他人差距甚遠。“每天兼職結束,我最愛去的就是圖書館,堅持學習到熄燈才離開。”在學習專業知識之余,他還輔修法學,力求將所有時間都利用起來。經過不懈努力,僅僅一年,阿恩克其就名列專業第二名,并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業獎學金一等獎等榮譽。
“阿恩克其的‘好學在我們學院遠近聞名!”來自四川的同班同學高唯凱提起這點,對他贊不絕口,“除了忙自己的學習,他還任院支持與發展中心教員部部長,定時、定點幫大家補習專業課知識。為了促進民族團結,他還經常開展彝族傳統文化課……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讓大家‘迷上了大涼山。”
在外求學多年,阿恩克其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他晚上睡覺,經常會夢到大涼山有個被毒品奪去父親的孩子——約其日洛。2016年暑假,阿恩克其剛回到家,約其日洛就跑來看他,拿著課本求他講解各類知識……“我從他的眼中,看到了對知識的渴望!”從那時候開始,不管多忙多累,每年寒暑假,阿恩克其都會在校兼職一段時間,然后趕回大涼山,在家里支幾張桌子,召集村里的小朋友來上課。
2018年初,陸續有同學得知阿恩克其的支教經歷,對他欽佩不已,主動要求加入他的支教團隊。在暑假來臨之前,他和伙伴們創建了“一心彝意”團隊,經過策劃和培訓,他帶著14名“老師”趕回了大涼山。為了解決住的難題,阿恩克其帶領團隊自行搭建了8間簡易板房,他還拿出平時節余的生活費購置了100多套桌椅,給村里建造了一所“學校”,取名為“彝心”。
在夏季三伏天高達40℃的板房教室里,每天進行10個小時的教學輔導,對團隊的每位成員都是一個挑戰。當地孩子知識基礎良莠不齊,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很多不會拼音,甚至連乘法口訣都一竅不通……即便如此,團隊成員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他們安排入學測試,規劃小班教學模式,同時圍繞思想啟蒙、醫療衛生、航空航天和彝族文化等方面開展第二課堂,給這里的孩子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2018年到2020年,阿恩克其帶領團隊在簡陋的板房教室共輔導學生1000余人次,其中有20余人考上了全州最好的初中——其中也包括四年前起就跟隨他腳步的約其日洛。
直播“帶貨”,為家鄉經濟加點“糖”
“買它!買它!買它!”2020年7月,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學生阿恩克其、高唯凱化身主播,開啟佳“其”、“唯”婭直播間,為四川、貴州、新疆、云南等地的優質農產品“帶貨”,助力當地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直播開始僅半小時,就獲得2000余人次的關注,反響熱烈。直播結束后,仍有很多觀眾通過直播平臺和微信進行下單,銷售額當天高達一萬五千余元。
“‘三區三州不少貧困地區都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出產各種天然優質農產品,但偏僻的地理位置阻礙了農產品走出深山,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當地農產品更是陷入了困境。”阿恩克其將直播的想法告訴老師,獲得了大力支持,依托學校舉辦的互聯網大賽開展“益E興鄉計劃”。
“美姑縣的核桃除了香,還有一股淡淡的甜味,美味又優惠!”“請快點下單!”高唯凱口才好、幽默,阿恩克其高冷,直播時,一動一靜,吸引了不少人關注。他們幫扶四川涼山州、貴州平壩區、新疆、云南四地,展示高品質原生態“野生山核桃 ”“金陽青花椒 ”“平壩干香菇”“云南花卉”等優質農產品,為西部農產品直銷東部開創線上通道。截至2020年12月,直播“帶貨”累計銷售達十余萬元。
對阿恩克其來說,四年大學生活過得很充實,他獲得各種榮譽、獎學金二十余項。大學僅僅是一個開始,他說:“彝族的圖騰是鷹,它生于絕壁嘯于長空,具有鍥而不舍的韌勁、萬難不屈的毅力、知恩反哺的決心,我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只翱翔于天際的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