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夢薇

貧困戶種植培訓
為確保高質量打贏就業扶貧脫貧攻堅戰,建立健全就業扶貧長效機制,有力實現貧困群眾穩業增收,夯實筑牢返貧致貧防線,統籌規劃好“十四五”就業扶貧工作,宜春市袁州區集中精力,優化舉措提高脫貧質量,大力實施就業扶貧工程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
利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江西省精準脫貧大數據管理平臺、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信息平臺、宜春智慧就業信息系統等平臺,加強數據統計、信息監測和整合優化工作,實現統一口徑、統一采集、統一認定。建立健全鄉鎮扶貧工作站、村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四位一體”的網格化管理回訪排查工作機制,壓實責任。切實把信息系統數據做實、做細、做真、做新,實現就業常態化跟蹤信息管理。
積極發揮本地園區企業、扶貧車間、農民合作社等用工主體作用,收集一批適合貧困勞動力就業工作崗位。同時,摸準有就業意愿未就業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培訓意愿、就業動向等情況,逐人建立“就業需求”和“崗位信息”動態臺賬,通過網絡直聘、送崗下鄉、春風行動等線上線下的方式,常態化做好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工作;對有外出務工就業意愿的人員,及時對接廣東、浙江等勞務輸入重點地區及重點企業,開展好勞務協作,提供“點對點,一站式”、就業創業指導等服務,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幫助更多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對本地工業園區企業優先招收貧困勞動力的,加大就業補助資金、財政扶貧資金的補助力度,不斷完善園區企業、鄉村企業優先吸納和保留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的各項政策補貼。對工業園區企業每吸納1名城鄉貧困勞動力,按年給予1000元補貼。
一是幫扶就業扶貧車間。因地制宜發展和扶持就業扶貧車間(示范基地),按規定落實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補貼,充分發揮貧困勞動力穩業增收的作用。同時加強貧困勞動力在扶貧車間崗位情況的監測,進行動態管理,建立健全動態監測機制,及時開展后續就業幫扶。二是開發扶貧專崗。合理統籌開發規劃本地公益性崗位,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為無力實現市場化就業的貧困勞動力兜底保障作用,進一步完善就業扶貧專崗管理機制。三是組織技能培訓。該區結合各地產業特色、貧困戶培訓意愿組織開展油菜、中藥村、養牛等種養殖培訓,提高種養殖技術工種水平,同時積極與江西省輕工技校、宜春市(贛西)公共實訓中心、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長江理工專修學院等技工院校進行溝通對接,舉辦電工、挖掘機、美容美發等培訓,提高貧困戶的就業能力。
積極梳理最新就業扶貧有關政策,通過結對干部入戶、集中開會培訓、散發宣傳資料、張貼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就業扶貧政策,使就業扶貧政策實現家喻戶曉、服務到家、政策到戶。并以“江西就業扶貧碼”為紐帶,完善就業扶貧線上服務平臺政策宣傳、培訓信息、崗位推介、補貼享受、事項辦理、就業訴求等服務內容。實現貧困勞動力通過手機,即時享受就業服務,實現就業務工、技能培訓、政策補貼的“一站式”信息化管理。
優先安排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免費參加創業培訓,提高其創業本領,增強創業意識,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同時,完善貧困勞動力自主創業扶持和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在政策范圍內,對創業資金困難、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優先提供創業擔保貸款的資金扶持。對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貧困勞動力,可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
通過以上舉措,截至目前,袁州區共實現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14658人,開發就業扶貧專崗2787個,為5242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發放轉移就業交通補貼共計247.78萬元,極大地推動了區域內貧困勞動力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