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婧一

政協哈爾濱市委員會文史館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兆麟街56號,總面積約2400平方米,展陳面積約1800平方米,綜合功能面積600平方米,分設序廳和四個展區。展出內容上,序廳部分以大型雕塑《新路》命題,通過浮雕和人物群雕,概括展示了自鴉片戰爭到新中國建立中國民主革命百年的歷史進程,突出了我們黨團結民主黨派等民主力量成功開辟了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主題思想。
第一展區以“新政協籌備與協商建國”為主線,展示了抗戰勝利后爭取和平民主、民主東北建設和東北解放、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布、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區并在哈爾濱籌備新政協及協商建國的歷史過程。
第二展區以“哈爾濱市政協發展歷程”為主線,集中展示了1946年哈爾濱解放后民主建設政權、政協組織沿革和70余年來哈爾濱發展成就及政協的歷史貢獻。
第三展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協商民主”為主線,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中和合、中庸、大同等思想哲理和事例,詮釋了人民政協與傳統文化的歷史聯系。
第四展區設置了“民主黨派、區縣政協和委員風采”展,展示了民主黨派、區縣政協和歷屆市政協委員優秀代表及港澳委員。
文史館布展陳列形式包括圖片展板、藝術展陳、歷史文物、多媒體視聽等,主要以文字、圖片、歷史實物及其仿制品、雕塑和繪畫、視聽資料及多媒體技術等多種形式呈現給觀眾,有真實、現代、綜合的視覺感染力和反映歷史內容厚重、策劃內容嚴謹、呈現形式鮮活的特點。
政協哈爾濱市委員會文史館作為市政協建設的公益性文化項目,是哈爾濱市乃至全省政協工作的首創,填補了對人民政協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宣傳教育和研究陣地的空白。特別是對在哈爾濱籌備新政協歷史資源的開發展示,以及對其全面、深入、系統的宣傳介紹,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得到了全國政協的支持和肯定。同時,布展陳列策劃思路開闊,藝術展陳水平較高,既反映黨史、國史重要歷史進程,也充分展示哈爾濱特色特點;既突出政協組織參政議政工作業績,也反映哈爾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事件、重要進程、重要人物及成就;既展示了我們黨追求和實現人民民主的過程,還對人民政協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做了解讀。
政協哈爾濱市委員會文史館優化配置了哈爾濱市的愛國教育資源,更好地引導民眾凝聚一心為建立哈爾濱市“文化自信”目標奮進。哈爾濱政協文史館于2016年4月27日開館,現已成為哈爾濱市特色文化旅游的一個窗口,成為集展示人民政協協商建國光輝歷程和哈爾濱政協發展成就,研究政協文化及哈爾濱文史,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及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政協與各界群眾近距離交流四方面功能于一體的公益性文化場所。截至2020年12月,政協文史館已接待國內外參觀30000余人次。
這是一座有靈魂的展館,它將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人民民主的意愿、歷史的選擇和哈爾濱政協的時代擔當,飽含激情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將人民政協的光輝歷程和重要成就條分縷析、娓娓道來。它獨創并形象地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政協植根于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于近代以后中國人民革命的偉大斗爭,發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輝實踐”的重要論斷。盡管影像黑白,卻輝耀著黨性的光芒;盡管文物久遠,仍傳承著執著的堅守!作為人民政協的起航之地,哈爾濱70余年的崢嶸歲月,在這里定格成永恒的記憶,昭示后人牢記使命與責任,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第一批“北上”到哈爾濱協商建國的民主人士雕塑

剿匪斗爭微觀雕塑

戰勝1957年特大洪水雕塑
(本文圖片由政協哈爾濱市委員會文史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