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

陳歌辛
一年一度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主持人歌會啟動時,節目制作人林海提議,是否可以讓我和黃齡演唱經典老歌《永遠的微笑》,并由作曲家陳鋼親自伴奏。聽罷此創意,我們不禁拍案叫絕。《永遠的微笑》為陳鋼的父親陳歌辛贈予愛妻金嬌麗的禮物,當年一經周璇演唱,迅即紅遍上海灘。
說起此歌,我不由得想起20余年前與袁鳴聯合主持綜藝節目《共度好時光》時,其中專門設置“情懷追尋”板塊,“美麗到八十”單元便講述了一代“歌仙”陳歌辛與妻子金嬌麗動人的愛情故事。
陳歌辛曾追隨德籍猶太音樂家弗蘭克爾學習音樂,他風流倜儻,才華橫溢。金嬌麗為其學生,16歲被推選為校花,還在新新公司樓上的“琉璃電臺”擔任播音員。金嬌麗曾如此描寫陳歌辛:“他在上課時穿一件熨得平整的深藍竹布長衫,而且半件已洗刷得發白了。我喜歡上這英俊青年,認為他‘窮就是好的。”然而,這段師生戀差點因家境與門第懸殊而夭折。金嬌麗為吳宮飯店經理的掌上明珠,陳歌辛祖上雖為印度貴族后裔,但早就家道中落,如今勉強度日,世俗偏見幾乎棒打鴛鴦。
金嬌麗外表看似柔弱嬌小,內心卻堅強無比。她公然違抗父命,與陳歌辛租借陋室,共筑愛巢。興許是受愛情滋潤,《玫瑰玫瑰我愛你》《薔薇薔薇處處開》……一首首情歌從陳歌辛的心底汩汩流出,而金嬌麗永遠是丈夫作品的第一欣賞者。二人雖蟄居于逼仄的舊屋,但心懷大愛,相互激勵。沒過多久,陳歌辛“歌仙”的雅號便不脛而走。一時間,上海的流行歌手,如周璇、姚莉、李香蘭等,均以演唱陳歌辛的作品為榮。
藝術家天生浪漫敏感,與女歌手相處日久,難免互生情愫,陳歌辛也不例外。他與姚莉的哥哥姚敏都曾對李香蘭傾慕不已。而李香蘭對陳歌辛亦贊賞有加,他們彼此惺惺相惜。但礙于家室,陳歌辛始終保持克制。他與姚敏相商,共同創作一首歌曲,以紀念彼此的友誼。于是,姚敏借用唐代詩人張籍《節婦吟》中的名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與陳歌辛共同寫出傳世之作《恨不相逢未嫁時》:“冬夜里吹來一陣春風/心底死水起了波動/雖然那溫暖片刻無蹤/誰能忘卻了失去的夢/你為我留下一篇春的詩/卻教我年年寂寞度春時……”舒緩委婉的旋律之下,蘊藏著翻江倒海的情感糾葛,無奈苦惱,纏綿歡愉,盡在不言中。
而一首《蘇州河邊》則記錄了陳歌辛與“銀嗓子”姚莉一次難忘的姑蘇之旅。那時,他們倆隨公司同去蘇州游玩。月夜之時,他們漫步于小橋流水間,感受單純的美好。回滬后,陳歌辛以白描方式寫出《蘇州河邊》。“河邊不見人影一個/我挽著你,你挽著我/岸堤街上來往走著/夜留下一片寂寞/河邊只有我們兩個/星星在笑/風兒在妒/輕輕吹起我的衣角/我們走著迷失了方向/盡在岸堤河邊彷徨……”音樂與詞曲均返璞歸真,唱出了少男少女純凈的內心世界。姚莉晚年說起這段往事,仍感動不已:“那時候,雖然歌中唱到‘挽著手,但實際上,手根本沒有碰過,是名副其實的‘發乎情,止乎禮,但是非常美好。”彼時,姚莉已是耄耋之年,但說起前塵往事,眼睛里仍閃過一絲光亮。

金嬌麗
雖然生命之河中翻起過幾朵情感浪花,但陳歌辛一生摯愛仍非妻子莫屬。“心上的人兒,有笑的臉龐/她曾在深秋,給我春光/心上的人兒,有多少寶藏/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我不能夠給誰奪走,我僅有的春光/我不能夠讓誰吹熄,胸中的太陽/心上的人兒,你不要悲傷/愿你的笑容,永遠那樣。”陳歌辛專為妻子創作的這首《永遠的微笑》,旋律簡潔優美,情感真摯濃厚,有疼愛,有憐惜,更有鼓勵,難怪陳歌辛哲嗣陳鋼稱“這是父親送給母親的音樂素描”。1957年,陳歌辛不幸成為右派,被發配至白茅嶺農場。作為妻子,金嬌麗不離不棄,每年春節都不辭辛勞,獨自冒著風雪,踉踉蹌蹌地行走于崎嶇山路間,去看望丈夫。漫漫40公里長路,她的耳邊盡是凄厲風聲,心里卻涌動著《永遠的微笑》的旋律。她曾在一封家書中記敘當時與丈夫相見的難忘時光。“相聚一夜,訴不盡的情。沒條件像在家里時那樣對飲紅茶,談天說地,只能苦中作樂,用剛洗過套鞋的泥水放在小鉛桶里煮茶而飲,也就滿足了。茶未喝完,隊里的哨子吹響了,讓家屬乘汽車去趕火車。雖然難分難舍,但必須走啊!我一路哭到家。”但回到家里,作為母親,她又必須抹干眼淚,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職責。她沒日沒夜地抄譜,掙著72元的救命錢,維持全家最低生活水平。原本想著終能等到丈夫回來的那一天,但陳歌辛僅留下一盞煤油燈和一句“你要保重”的叮嚀,便長眠異鄉。聞聽噩耗,金嬌麗當時就不省人事,但最終她仍堅強地只身前往白茅嶺,接回陳歌辛的遺骨。

陳鋼和家人(后排中為陳鋼,前排左為陳歌辛)
“屋漏偏逢連夜雨”,次子陳鏗也被劃為右派,參加勞動改造。由于內心煎熬,他想一死了之。金嬌麗為此趕至復旦大學與兒子談心。“你父親客死他鄉,我一個女人,獨自將其尸骨接回。雖說萬念俱灰,但從來沒想過‘死這個字。是我的兒子,就一定不能自暴自棄,否則便不是我兒子。”母親這一番話,讓陳鏗從絕望中獲得重生。所以,長子陳鋼感慨:“母親經歷了太多苦難。如果是一個稍微脆弱點的女性,恐怕早已承受不住。在那么困難的情況下,她還充滿自信,熱愛生活。這一點是我們全家受用不盡的財富。”
果然,當金嬌麗女士身著白底綠花絲裙,款款走上《共度好時光》的舞臺,講述過往的艱難與坎坷時,仍保持著一份難得的淡定與優雅。她說:“我只是一個很平凡的母親。雖然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但現在我覺得很幸福。為什么呢?因為我的孩子都是在逆境中長大的。所以,他們懂得自尊、自愛、自強不息。他們非常愛我,我也非常愛他們。我記得冰心老人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我有了這些愛,所以我的晚年很幸福。”她還風趣地教育陳鋼兄弟要向勞模徐虎學習,為人民服務。觀眾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她告訴我,原本她要去美國看望次子,但聽說我們的節目要回憶陳歌辛,便毅然更改行程。為了率子女在舞臺上演唱《永遠的微笑》,她還專門去位于衡山路小紅樓的中國唱片廠試音,所用話筒還是當年周璇所用舊物。睹物思人,金嬌麗在微笑中流下熱淚,但她說,自己早已走過悲傷,生命的航船正駛向圓滿的彼岸。所以,這是充滿幸福與感恩之淚。
如今,在陳鋼先生的鋼琴伴奏下,我與黃齡共同唱起《永遠的微笑》,我們仿佛看到陳歌辛先生與金嬌麗女士正相依相偎,含笑注視……
人生固然轉瞬即逝,但藝術可使之獲得永恒;生活難免會遇到困頓與挫折,但微笑能讓我們在風雨里戰勝苦難,從黑暗中尋到光明。
(潘光賢摘自《解放日報》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