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

姓名:樊瑩
職務:高級畜牧師、養蜂專家。教授。
專業特長:形成適合貴州養蜂產業發展的中蜂高效飼養技術體系,設計了兩種適應貴州中蜂飼養的蜂箱,有效提高蜂群的繁殖速度和產蜜量,為貴州養蜂產業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你要加強飼料的供給,貯存好越冬飼料,為來年春暖花開時產出更多的優質蜂蜜,打好基礎。”在畢節市納雍縣勺窩鎮巴雍村,樊瑩正在給村民郭加舉講述蜜蜂越冬的注意事項。
這兩年,在樊瑩的幫助下,郭加舉的“甜蜜事業”越走越順,蜂群擴大到200群,日子也越過越好。
今年34歲的樊瑩是貴州省畜禽遺傳資源管理站高級畜牧師、養蜂專家,近年來,她扎根深山,追花逐蜜,帶領全省各地蜂農創出“甜蜜事業”,過上“甜蜜”生活。
時間回溯到2015年,初入職場的樊瑩主動請纓赴水城縣蟠龍鎮發貢村擔任第一書記。
石漠化嚴重、土壤貧瘠、貧窮落后、生活用水短缺……這是發貢村給樊瑩的初印象。
負重致遠,迎難而上闖新路。
樊瑩沒有被苦難嚇到,而是帶領村干部依托荒山草坡及田間的野花、雜草,帶動村民開展蜜蜂養殖,將自然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積極推動蜜蜂養殖作為水城“一縣一業”特色產業發展。從無到有帶動全縣蜜蜂養殖1.8萬群,帶動增收900余萬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抓住養殖生產關鍵期,幫助農戶短期內掌握養殖技術,在從江幫扶期間,樊瑩帶領團隊多次到農戶蜂場開展入戶技術指導,改變以往“集中、大規模”的養殖方式,因地制宜推行“分散、小規模”養殖,帶動259戶農戶完成1400余群蜜蜂養殖,生產五倍子、野桂花等優質蜂蜜3500公斤,產值達70余萬元,戶均增收2700元。
除水城和從江外,樊瑩還先后深入納雍、大方、紫云、麻江、息烽、播州等縣(區)開展技術服務和咨詢6300余人次,大力推動貴州蜜蜂養殖產業發展,有效發揮蜜蜂養殖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
貴州蜜源資源豐富,具有發展蜜蜂養殖的天然優勢,但蜜蜂品種退化、引種混亂、蜂病頻發等因素制約著蜜蜂養殖的發展。樊瑩先后主持了《中華蜜蜂高效飼養技術集成研究》《貴州中華蜜蜂種質資源調查及良種選育》等省科技支撐項目,結合貴州氣候、蜜源、蜂種等資源情況,形成適合貴州養蜂產業發展的中蜂高效飼養技術體系,設計了兩種適應貴州中蜂飼養的蜂箱,有效提高蜂群的繁殖速度和產蜜量,為貴州養蜂產業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我時常開箱查看蜜蜂,就擔心有什么閃失。可不能太頻繁了,巡查蜂箱得有個度,過頻查看蜂箱會干擾蜂群的正常生活,破壞巢內的正常溫度、濕度,極有可能導致蜜峰‘離家出走’,這幾天要加強飼料的供給,給小家伙們存好越冬的口糧。”樊瑩說。
“樊老師,幫我看一下這個蜂蜜質量好不好?我今年蜂蜜產量高,可不可以幫我賣一些?”樊瑩常接到農戶這樣的電話。
養蜂產業發展起來了,蜂產品質量提高了,市場開拓就成為了重中之重。隨著外部市場的不斷變化,傳統銷售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樊瑩說:“銷售渠道單一,銷售價格受制于中間商,效益沒有達到最大化也是困擾蜂農的一個問題。”
為解決農戶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難題,在幫助農戶發展蜜蜂養殖,她積極引進蜂產品企業,搭建企業與農戶和合作社之間產銷對接平臺,在朋友圈也經常發布幫助農戶銷售蜂蜜的信息,幫助農戶打開銷售通路,解決銷售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