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梓軒,黃武琴,鄭百利,于金玲,史麗華,李冰,劉孝剛
(錦州醫科大學畜牧獸醫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弓形蟲病是由弓形蟲屬的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一種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蟲病,特別是當宿主免疫力下降時更容易感染發病,是一種重要機會性致病原蟲[1-2]。弓形蟲宿主范圍十分廣泛,能感染包括人在內的所有溫血動物[3]。弓形蟲病呈世界性分布,據相關文獻報道,全世界大約有1/3的人類被弓形蟲感染,歐美人群的感染率達到25%~50%,個別國家高達80%。最新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普通人群弓形蟲抗體陽性率為8.2%,孕婦為8.6%[4]。在動物感染方面,我國部分地區綿羊、雞弓形蟲的平均感染率分別為13.87%、19%[5],遼寧省豬的血清陽性率為11.3%[6]。該病不僅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同時也能導致動物的廣泛感染和發病,給畜牧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微線體蛋白(MIC)是由位于弓形蟲前端的微線體所分泌,在弓形蟲黏附和侵襲宿主的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7]。目前已知的微線體蛋白有27種,包括 MIC1~MIC17、頂膜抗原(AMA1)、枯草桿菌蛋白酶(SUB1)、菱形體蛋白(ROM1)、金屬蛋白酶(TLN4)、可變性血小板反應蛋白(SPATR)等,目前關于MIC1~MIC8等微線體蛋白的研究報道較多,而針對MIC9的研究較少[8]。本研究對微線體蛋白MIC9進行克隆和表達,并對其免疫反應性進行分析,為MIC9蛋白免疫功能等后續相關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提供理論基礎。
1.1.1 蟲株、菌株和質粒
弓形蟲RH蟲株由本實驗室保存提供,克隆菌株DH5α和表達菌株大腸桿菌BL21購于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表達載體pGEX-4T-1購于武漢淼靈質粒有限公司。
1.1.2 主要試劑
血液/細胞/組織基因組DNA/RNA提取試劑盒(離心柱型,貨號:DP315)、質粒小量提取試劑盒(貨號:D1100),購于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瓊脂糖凝膠DNA回收試劑盒、2×Taq酶、反轉錄試劑盒,購于北京康為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MD-18T載體、內切酶EcoRⅠ和SalⅠ、T4連接酶,購于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5×蛋白上樣緩沖液、2×蛋白上樣緩沖液、DL2000 DNA Marker、DL5000 DNA Marker,購于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預染蛋白Marker,購于碧云天生物技術;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購于美國密理博;弓形蟲RH株鼠源全蟲多克隆抗體(貨號:GTX36747),購于LifeSpan BioSciences;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標簽單克隆抗體、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山羊抗鼠lgG,購于凱基生物;增強化學發光法(ECL)發光顯色液,購于上海天能。
1.2.1 引物設計
利用Oligo 7軟件參照已公布的MIC9蛋白基因序列(GenBank:XM_018780746.1)設計1對引物,2條引物5′端分別插入EcoRⅠ和SalⅠ限制酶切位點(下劃線處),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成。上游引物:5′-GCAGGAATTCATGAGGGTTTCGTTTAACGTAC-3′,下游引物:5′-GCAGGTCGACTCAATACATTCCTTCAAAATCG-3 ′。
1.2.2 弓形蟲MIC9基因PCR擴增
用DNA/RNA提取試劑盒提取弓形蟲RH株總基因組,并對基因組進行反轉錄,用本研究設計的引物進行PCR擴增,同時設陰性對照。反應體系50 μL:模板5 μL、2×Taq酶25 μL、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各2 μL、ddH2O 16 μL。反應條件:94 ℃預變性3 min;94 ℃變性30 s,52 ℃退火30 s,72 ℃延伸45 s,35個循環;72 ℃總延伸5 min。
1.2.3 MIC9基因重組克隆質粒的構建及測序
用瓊脂糖凝膠純化回收試劑盒回收目的片段,然后將目的片段與pMD-18T載體連接后,轉化到大腸桿菌DH5α感受態細胞中,提取質粒,進行EcoRⅠ、SalⅠ雙酶切鑒定,并將鑒定正確的重組克隆質粒進行測序。
1.2.4 MIC9基因片段的原核表達載體構建
用EcoRⅠ、SalⅠ雙酶切pGEX-4T-1原核表達載體,膠回收載體片段。將重組克隆質粒雙酶切后獲得的目的片段膠回收產物和pGEX-4T-1載體的酶切膠回收產物用T4連接酶16 ℃連接過夜,將連接產物轉化到感受態細胞大腸桿菌 BL21,然后提取重組質粒并進行EcoRⅠ、SalⅠ雙酶切鑒定,用1.5%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鑒定結果。
1.2.5 重組蛋白MIC9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分析
將鑒定正確的重組質粒轉化到大腸桿菌BL21感受態細胞中,IPTG(終濃度為1.5 mmol/L)37 ℃誘導表達6 h,同時設置對照組,對照組不加入IPTG,其余條件均一致。分別取誘導和對照組菌液1 mL,12 000 r/min離心1 min,棄上清,加入1 mL PBS重懸沉淀,10 000 r/min 離心1 min,棄上清,清洗3次。菌體沉淀用40 μL ddH2O重懸,加入10 μL 5×SDS上樣緩沖液二硫蘇糖醇(DTT),混勻后,沸水煮5 min,冷卻至室溫;10 000 r/min 離心1 min,取10 μL上清進行 SDS-PAGE分析表達產物。
1.2.6 Western blot對重組蛋白MIC9的驗證與分析
1.2.6.1 GST標簽抗體進行Western blot驗證
取MIC9蛋白樣品進行SDS-PAGE檢測,電泳結束后,以GST標簽抗體作為一抗,以HRP標記山羊抗鼠IgG抗體為二抗進行Western blot檢驗,驗證重組蛋白的表達情況。
1.2.6.2 用弓形蟲全蟲抗體進行Western blot驗證
取蛋白樣品進行SDS-PAGE檢測,電泳結束后,以弓形蟲全蟲抗體作為一抗,以HRP標記山羊抗鼠IgG抗體為二抗進行Western blot檢驗,對重組蛋白的免疫反應性進行檢驗和分析。
以弓形蟲RH株總DNA作為模板,用本研究設計的引物進行PCR擴增,凝膠電泳結果顯示,擴增出1條約900 bp的條帶,與預期目的片段大小相一致,結果如圖1。
將MIC9基因片段連接到pMD-18T載體,提取質粒經雙酶切獲得約2 000和900 bp的2個片段,與預期結果一致,詳見圖2。陽性質粒測序獲得有效核苷酸903 bp,與預期結果一致,測序結果已上傳到NCBI數據庫,并獲得基因編號: MK704431。經BLAST比對,與基因數據庫中已有的4條弓形蟲MIC9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具體比對結果如下:與其中3條基因(MK704432.1、XM-018780746.1、LN714502.1)的同源性均為99.89%,與另1條基因AF353166.1的同源性為99.11%,證明pMD-18T-MIC9重組質粒構建成功。

M.DL2000 Marker;1. MIC9目的基因擴增片段;2. 陰性對照

M. DL5000 Marker;1. pMD-18T-MIC9質粒;2. pMD-18T-MIC9質粒酶切
用EcoRⅠ、SalⅠ雙酶切pGEX-4T-1原核表達載體和pMD-18T-MIC重組質粒,將MIC9基因片段連接到pGEX-4T-1載體,提取質粒經雙酶切鑒定,獲得約4 000和900 bp的2個片段,與預期結果一致,陽性質粒測序結果插入片段為903 bp,無基因突變,證明pGEX-4T-1-MIC9原核表達載體構建成功。詳見圖3。
用1.5 mmol/L的IPTG誘導表達6 h,菌體蛋白(上清液)經SDA-PAGE檢測顯示,MIC9重組蛋白樣品和空載分別在59 kDa(含標簽蛋白)和26 kDa處有明顯蛋白表達條帶,表明成功誘導出MIC9重組蛋白,其結果如圖4。

M. DL5000 Marker;1. pGEX-4T-1-MIC9質粒雙酶切;2. pGEX-4T-1-MIC9質粒

M.蛋白質Marker;1.誘導菌體蛋白;2.未誘導菌體蛋白;3. pGEX-4T-1載體誘導;4. pGEX-4T-1未誘導
重組蛋白pGEX-4T-1-MIC9(上清液)經SDS-PAGE檢測結束后,采用半干轉方法用轉膜儀將凝膠上的蛋白轉印到PVDF膜上,用GST單克隆抗體為一抗進行Western blot驗證,其顯影結果表明誘導后的重組蛋白MIC9和GST標簽載體的目的蛋白處均有1條59 kDa(含GST標簽)和26 kDa大小的目的蛋白條帶,證明重組蛋白MIC9成功表達,如圖5。
將重組pGEX-4T-1-MIC9蛋白轉印到PVDF膜上,用弓形蟲全蟲抗體為一抗進行Western blot驗證,其結果表明經誘導后的重組pGEX-4T-1-MIC9蛋白有預期的目的蛋白條帶(59 kDa),能被弓形蟲全蟲抗體特異性識別,證明重組蛋白MIC9具有免疫反應性,如圖6所示。

M.蛋白質Marker;1. 誘導菌體蛋白;2. 未誘導菌體蛋白;3. pGEX-4T-1載體誘導;4. pGEX-4T-1空載體未誘導

M. 蛋白質Marker;1. 誘導菌體蛋白;2. 未誘導菌體蛋白
微線體是位于弓形蟲前部的分泌器官。所有微線體蛋白均在粗面內質網內合成,再經高爾基體到達微線體中貯存,最后分泌到蟲體表面,在識別、黏附、侵入宿主細胞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9]。在微線體蛋白的合成、運輸和分泌過程中,多種微線體蛋白會結合起來,以復合體的形式發揮作用[10]。除上述功能外,某些微線體蛋白(MIC1、MIC3、MIC4、MIC6、MIC8等)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是弓形蟲的疫苗候選分子[11]。
關于MIC1-8等微線體蛋白的研究報道較多,而針對MIC9的研究較少[7]。目前已知MIC9具有跨膜結構,含有表皮生長因子樣結構域,能夠在包囊內慢殖子期表達,關于微線體蛋白MIC9其他方面的信息報道較少[12]。
本研究成功擴增出大小為903 bp的MIC9基因片段,在大腸桿菌中成功表達,經免疫學鑒定,MIC9重組蛋白能夠被弓形蟲全蟲抗體特異性識別,證明重組蛋白MIC9具有良好的免疫反應性。本研究結果為微線體蛋白MIC9相關基礎研究及臨床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