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方,楊 偉,羅敬東,楊曉娟,唐前勇
(襄陽市農業科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7)
小貫小綠葉蟬(Empoasca onukiiMatsuda)與綠盲蝽(Apolygus lucorum)在湖北省襄陽市茶區的發生逐漸呈現上升趨勢[1,2]。2019 年,本研究開展了綠盲蝽和小貫小綠葉蟬全年蟲情監測,運用不同顏色的誘蟲板開展誘捕效果試驗,對誘捕害蟲數量進行統計分析,初步摸清襄陽市2 種刺吸類害蟲的發生情況及規律,為下一步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指導依據。
2019 年3—10 月,在谷城縣五山鎮七坪村茶園選取3 個試驗小區進行試驗,其中試驗小區1 和試驗小區2 在平地茶園,品種為福鼎大白,樹齡為5 年,試驗小區3 在七坪村后山茶園,茶樹樹齡35 年,品種為群體種,管理較為粗放。監測試驗小區綠盲蝽、小貫小綠葉蟬的發生情況。
黃色誘蟲板(以下簡稱“黃板”),規格為25 cm×20 cm,購自杭州果攸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綠色誘蟲板(以下簡稱“綠板”),小綠葉蟬誘芯,白色色板(以下簡稱“白板”),規格均為雙面涂膠,尺寸25 cm×20 cm,綠盲蝽誘芯及誘捕器,購自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敵友好型誘蟲色板(以下簡稱“紅黃板”),購自杭州益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試驗設置3 個小區,5 個處理:A:懸掛綠板(小綠葉蟬誘芯使用方法按照說明書,5 張綠板其中2 張隨機放置誘芯,定期更換);B:懸掛黃板;C:綠盲蝽誘芯及桶型誘捕器(桶中不放水);D:紅黃板;E:白板。
各試驗小區分別懸掛5 張黃板、5 張紅黃板、5 張白板、5 張綠板(其中2 個帶小綠葉蟬誘芯)和2 個桶型誘捕器及綠盲蝽誘芯,相互間距8 m 以上,小區內隨機排列。色板懸掛于固定的竹竿上,緊挨茶篷面。懸掛方向為黏性面向著西南面;綠盲蝽誘芯和小綠葉蟬誘芯根據說明書使用方法每28 d更換一次誘芯。
誘蟲板每5 d 更換一次,為方便計數,只使用色板的單面進行誘捕,更換色板時統計色板和誘捕器中誘捕害蟲的數量,并清空誘捕器。
2019 年3—10 月,各色板上累計捕獲小貫小綠葉蟬26 841 個、綠盲蝽1 208 個(表1)。不考慮色板對害蟲天敵的影響,黃板上累計捕獲小貫小綠葉蟬數量最高,為12 776 個,比白板高394.42%,比紅黃板高54.17%。各色板上綠盲蝽誘捕數量綠板最高,為414 個,白板和黃板稍低,紅黃板最低,綠板比紅黃板高81.63%。不同色板對害蟲的誘集效果有顯著差異,實際生產中可根據茶園蟲害發生規律選擇相應的色板,不同顏色的色板也可搭配使用。

表1 色板誘捕數量
從圖 1、圖 2 中可以看出,5 月 12 日至 6 月 16 日,小貫小綠葉蟬蟲口數保持在高位,在6—7 月呈現出小高峰,8 月9 日出現全年最高值。進入秋季后,小貫小綠葉蟬數量一直保持在每5 天1 500 個左右浮動,數量持續保持在高位。在未做防治的情況下,小貫小綠葉蟬全年發生情況為春夏季呈階梯式上升趨勢,秋季達到最高峰。

圖1 各色板誘捕小貫小綠葉蟬數量變化

圖2 各色板小貫小綠葉蟬總數變化
從圖 3、圖 4 中可以看出,5 月 12 日綠盲蝽有誘捕高峰,數量為129 個,且綠板上誘捕數量最多,為84 個;9 月 19 日出現了全年的最高峰,為 181 個,其中白板上誘捕78 個。春季時綠板和黃板效果較好,秋季時白板的誘捕數量較多,不同色板在不同季節誘捕效果不同。結合實際生產情況來看,綠盲蝽的發生會影響茶園夏茶和秋茶的生產,危害夏茶秋茶外形,影響茶葉品質。

圖3 各色板誘捕綠盲蝽數量變化

圖4 各色板綠盲蝽總數的變化
由表2 可以看出,各試驗小區間誘捕數量差異較大。根據各試驗小區誘捕小貫小綠葉蟬和綠盲蝽數量可知,試驗小區3 誘捕的小貫小綠葉蟬數量最高,是試驗小區 1 的 2.33 倍,且在 8 月 9 日呈現出暴發高峰,捕獲數量為2 148 個。7 月30 日后,小貫小綠葉蟬誘捕數量都比平地新建茶園試驗小區1 和試驗小區2 高,推測小貫小綠葉蟬世代重疊,山地老茶園蟲口基數大,當環境條件適宜易出現暴發式增長,且秋季小貫小綠葉蟬數量維持較高數量。

表2 各試驗小區誘捕小貫小綠葉蟬和綠盲蝽數量
試驗小區3 捕獲的綠盲蝽數量也最高,為668個,是試驗小區2 的3.40 倍。從圖5、圖6 中可以看出,3 個試驗小區綠盲蝽發生趨勢較為一致,但山地茶園呈現出高峰期蟲口數量密集,遠高于其他試驗小區,也更說明老茶園的蟲害防治需重點關注。

圖5 各試驗小區誘捕小貫小綠葉蟬總數的變化

圖6 各試驗小區誘捕綠盲蝽總數的變化
襄陽市小貫小綠葉蟬呈現春夏季時數量逐漸增大,秋季時達到最高,且一直保持在較高數量的趨勢。小貫小綠葉蟬世代重疊,秋季誘捕數量呈暴發狀態。襄陽市綠盲蝽發生情況呈現春季和秋季有明顯 2 個高峰,5 月 12 日、9 月 12 日分別有最高峰,6 月15 日有小高峰;7、8 月數量較少,整體呈現 5 月和 9月數量較大的趨勢,根據綠盲蝽的習性,秋季遷移進入茶園過冬,誘捕數量增多,需重點防治秋季綠盲蝽蟲害。
誘捕小貫小綠葉蟬以黃板或天敵友好型紅黃色板效果最佳;誘捕綠盲蝽使用綠板效果較佳[3]。茶園蟲害防控可采用不同色板組合,根據茶園情況及害蟲發生規律,選擇合適的時機如蟲口數量暴發前懸掛使用,可節省成本,提高誘捕效率。例如,春季在小貫小綠葉蟬暴發時期之前可選擇黃板或天敵友好型紅黃板,再兼用少量綠板,控制綠盲蝽數量[4,5]。把握防治時機尤為重要,特別是在4—6 月、8—9 月對綠盲蝽、小貫小綠葉蟬進行藥物防治或生物防治,控制蟲口數量,降低越冬蟲口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