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奇凱 范杰軒
(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望云煤礦分公司,山西 晉城 048400)
望云煤礦15101 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面,煤層平均厚度5.5 m,傾角3°,容重1.40 m3/t,為Ⅱ類自燃煤層,位于15#煤一采區。本工作面設計掘進1200 m,斷面4.5 m×5 m,沿煤層頂板掘進。此巷道初期掘進較為容易,隨著巷道掘進長度增加,風筒漏風率增加,風筒出風口風量大大減少,工作面溫度升高,粉塵濃度較大,嚴重影響巷道的掘進速度。
目前國內外解決大斷面、長距離掘進通風的主要技術有:(1)單風機大直徑柔性風筒壓入式局部通風技術:采用 2×30 kW 以上大功率局部通風機,配合直徑800 mm 以上的風筒對工作面進行供風[1-2];(2)通風機間隔串聯的局部通風技術:使用2 臺局部通風機間隔一段距離進行串聯作業,解決由于掘進通風距離長難以選擇合適局部通風機的難題[3];(3)構筑風庫的局部通風技術:在巷道掘進到一定長度后,在巷道內構筑一個風庫,用1 臺或2 臺局部通風機通過風筒同時向風庫內供風,在風庫內安設1 臺局部通風機,將風庫內的新鮮風流通過風筒供給工作面,工作面的污風經巷道排出地面[4];(4)鉆孔導風的局部通風技術:從其他水平巷道或地表向井下掘進巷道施工1 個通風鉆孔,通過鉆孔為施工巷道供風,可大幅縮短通風路徑,增大掘進工作面的風量,改善掘進通風效果[5]。通風技術優缺點比較見表1。

表1 幾種長距離掘進通風技術優缺點比較
通過對以上幾種通風方法的優缺點比較,考慮到望云礦地質條件簡單,瓦斯含量較低,需快速形成備用工作面的需求,決定選用大功率通風機,配套大直徑柔性風筒壓入式局部通風技術進行長距離掘進。
掘進工作面所需風量,根據作業人數、瓦斯涌出量分別計算后,加上單軌吊(80 kW)進入工作面時所需風量,用最低風速對風量進行驗算。
(1)按掘進面瓦斯涌出量計算:Q1=125×q×k =125×0.97×2.0=243 m3/min。Q 為掘進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k 為該掘進面瓦斯涌出不均勻系數,取2.0。
(2)按掘進面作業人數計算:Q2=4N =4×22=88 m3/min。N 表示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
(3) 按 單 軌 吊 增 加 風 量 計 算:Q3=4P=4×80=320 m3/min。P 為單軌吊機車功率,80 kW。
故工作面需風量計算Qj=max(Q1+Q3,Q2+ Q3)=563 m3/min。按風速進行驗算,本設計斷面為22.5 m2,煤巷最低風速不低于0.25 m3/s,Qmin=0.25×60×22.5=337.5 m3/min,Qj>Qmin, 風量滿足要求,所以掘進面需風量Qj=563 m3/min。
風筒風阻由摩擦風阻Rf和局部風阻Re(包括接頭風阻Rjo、彎頭風阻Rb、風筒出口風阻Rom)組成。


式中:R 為風筒總風阻,N·s2/m8;L 為風筒全長,1200 m;d 為風筒直徑,0.8 m;n 為風筒接頭個數,120 個;ρ 為空氣密度,1.2 kg/m3;s 為風筒斷面積,0.5 m2;α 為風筒摩擦阻力系數,24.5×10-4N·s/m4;εjo為風筒接頭阻力系數,0.030;εb為風筒拐彎局部阻力系數,取本巷道無彎頭,取0;εom為風筒出口局部阻力系數,取1。

式中:η 為風筒漏風率;η100為風筒百米漏風率,取值見表2;L 為風筒全長,1200 m。

表2 不同風筒接頭方式風筒漏風率
本礦風筒接頭采用雙反邊, 所以η=0.6%×1200/100=7.2%
(1)局部通風機風筒入口吸風量:
Qf=Qj/(1-η)=563/(1-7.2%)=607 m3/min。
(2)工作面風筒平均風量:

(3)局部通風機風壓:
h=RQ2=69.36×9.75×9.75=6593 Pa。
(4)確定局部通風機工況點:吸風口風量為607 m3/min,風壓為6593 Pa。
(5)根據以上工況點,結合提供風機特性曲線,確定使用FBDNo7.1/2×45 kW 礦用軸流式局部通風機。該風機風量范圍:480~780 m3/min,風壓范圍:1300~7200 Pa,如圖1。

圖1 FBDNo7.1/2×45 kW 局部通風機性能特性曲線
15101 運輸順槽在使用大功率局部通風機配套柔性壓入式風筒通風技術后,每100 m 對通風機的運行參數、工作面風量、風速、粉塵濃度、溫度等進行檢測,匯總結果見表3。
(1)工作面掘進初期,電機頻率設置為35 Hz,此時工作面風量滿足要求,但工作面風速較大、煤塵濃度較大、溫度較低、工作面環境較差,故將電動機頻率調低,調至25 Hz,風量上雖然有所降低,但可滿足工作面風量需求,此時粉塵濃度大大降低,工作面環境有較大改善。
(2)工作面掘進至700 m 處時,隨著距離的增長,風筒的漏風率逐漸增加,風筒運行效果開始變差,到達900 m 時,漏風量達到104 m3/min,此時通過增加風機頻率來增加風量,以滿足風量需求。
(3)工作面掘進至1100 m 時,風筒受壓明顯,漏風地點和漏風量顯著增加,通過增加風機頻率增加風量的辦法已效果不明顯,因為風機吸風量雖在增加,但隨著風壓的增加,各漏風點的風壓也在增加,漏風量也在增加,故只能通過減少風筒風阻等其他辦法來增加工作面風量。

表3 不同通風距離下工作面參數統計
(1)風筒吊掛要求要平、直、穩、緊、逢環必掛、過渡平緩,發現漏口,及時縫補。
(2)減少風筒阻力,一方面減少風筒接頭數量,在實際掘進時從700 m 處,使用風筒由原來的10 m一節換為20 m 一節;另一方面,風筒接頭使用專用接頭保護帶、雙反邊接法,減緩了風筒接頭處的壓力,降低風筒在高壓下脫節的危險。
(3)在工作面安裝自動灑水噴霧,及時將工作面煤塵通過水幕簾等方式降塵,保證工作斷面中含塵量降低,風流順暢。
通過對國內外大斷面長距離掘進通風方法比較,確定選用大功率通風機、配套大直徑柔性風筒壓入式局部通風技術,對15101 運輸順槽長距離掘進進行通風。通過工作面需風量計算,綜合考慮風筒摩擦阻力、風機工況點、工作面環境質量等因素,對不同工作頻率的通風效果進行數據統計,根據掘進距離及時對局部通風機工作頻率做出調整。經實踐驗證,FBDNo7.1/2×45 kW 風機滿足了15101 運輸順槽大斷面、長距離掘進通風需要,對同類大斷面長距離掘進巷道施工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