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飛
(山西焦煤霍州煤電集團呂梁山煤電有限公司方山店坪煤礦,山西 呂梁 033102)
山西焦煤霍州煤電集團呂梁山煤電有限公司方山店坪煤礦2042 巷為204 工作面、206 工作面共用回風巷(沿空留巷),巷道位于井田二采區左翼,巷道東部為井田邊界,西部為830 系統大巷,南部為206 工作面,北部為202 工作面采空區。2042 巷設計長度為1775 m,巷道斷面規格為寬×高=4.4 m×2.9 m,巷道掘進煤層為9#煤層,平均厚度為2.8 m,平均坡度為4°。9#煤層無偽頂,直接頂主要以泥巖及砂巖混合巖層為主,巖層裂隙發育,平均厚度為4.3 m;基本頂主要以細砂巖為主,平均厚度為7.8 m;直接底主要以炭質泥巖為主,平均厚度為3.2 m。
204 工作面已回采120 m,206 工作面正處于準備階段。據現場觀察發現, 2042 巷距工作面18 m處開始出現底鼓現象,最大底鼓量為0.32 m。隨著工作面推進,2042 巷底鼓現象更為嚴重,最大底鼓量為0.75 m,底鼓段長度達31 m,且兩幫出現片幫、移近現象,最大片幫深度1.2 m,最大移近量0.69 m。受底鼓影響,204 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不僅移架困難,加大了沿空巷預留難度,而且底鼓后很容易造成巷道圍巖失穩,甚至發生頂板垮落、大面積片幫等重大安全事故。
(1)集中應力影響
受超前回采應力、斷層構造應力以及206工作面初次來壓等集中應力影響,2043 巷在435~479 m 段圍巖受力破壞嚴重,巷道底板受力鼓起,局部斷裂。
(2)巷幫圍巖穩定性差
2042 巷兩幫主要為204、206 工作面回采煤柱,2042 巷在掘進時受構造應力、巷道開挖應力等產生初次破壞作用,當工作面回采時受回采應力二次破壞作用,導致F6 斷層附近巷幫穩定性差、破壞嚴重,巷幫對回采期間產生的集中相向水平張拉破壞力,傳遞至底板并在底板斷裂處釋放,致使底板鼓起、破碎。
(3)底板軟化失穩
2042 巷底板主要以黑灰色炭質泥巖為主,該巖體呈脆性,巖體單軸抗壓強度不足25 MPa,當巷道受集中應力作用時兩幫煤柱對底板產生剪切破壞作用,底板整體穩定性差。在F6 斷層裂隙帶處局部淋水,最大淋水量為2.1 m3/h,進一步弱化了炭質泥巖強度,導致兩幫失去了底板約束作用,兩幫煤柱壓入底板,致使巷幫與底板同步變形。
為了解決2042 巷底鼓問題,提高巷道成型率,保證工作面安全快速推進,決定對2042 巷底鼓段采取“注漿加固+水力膨脹錨桿+注漿錨索”聯合控制技術。
(1)現場觀察發現,2042 巷底鼓段兩幫煤柱片幫以及收縮位置主要位于巷道底板往上1.5 m 范圍內,最大片幫深度1.2 m,最大巷幫收縮量0.69 m。兩幫片幫、破碎是造成巷幫失穩的主要原因,應采取巷幫注漿加固措施。
(2)從2042 巷440 m 處依次對巷道兩幫施工注漿鉆孔,采用YT-28 型鉆機配套棱形鉆桿以及一字型鉆頭施工鉆孔。鉆孔布置在巷幫距底板1.5 m處,鉆孔直徑為45 mm,深度為3.0 m,間距為3.0 m,鉆孔俯斜向下與巷幫夾角為45°。水力膨脹錨桿支護原理如圖1。

圖1 水力膨脹錨桿支護原理示意圖
(3)鉆孔施工完后,鉆孔內埋入直徑為25 m注漿軟管,軟管外露段與ZBQ50/6 氣動注漿泵連接,進行注漿施工。為了縮短漿液凝固時間,提高注漿影響范圍,注漿液采用聚氨酯粘合劑。該化學注漿材料具有滲透力強、裂隙填充效果好、凝固時間短等優點。
(1)水力膨脹錨桿施工原理:水力膨脹錨桿主要是采用柔性可變形材質制成的鋼錨桿,錨桿外徑大于鉆孔直徑,通過高壓水力作用使膨脹錨桿永久變形,錨桿膨脹變形后對錨桿四周巖體產生較大的圍巖應力,從而抑制圍巖裂隙發育;同時錨桿膨脹后會在軸向產生收縮變形,從而對托盤產生主動預緊作用,實現底鼓控制的目的。
(2)水力膨脹錨桿組成:2042 巷底鼓段采用的水力膨脹錨桿長度為1.5 m,錨桿成凹狀型,錨桿內徑為25 mm,膨脹后直徑為32 mm;每排錨桿配套一根梯形梁,梯形梁由3 根直徑為14 mm、長度為4.0 m 圓鋼焊接而成。
(3)施工工藝:① 首先對巷道底鼓段進行起底施工,起底深度0.8 m,起底后保證起底面平整。② 起底后采用風動手持式鉆機對底板施工錨桿鉆孔,每排5 個鉆孔(1#~5#),鉆孔深度為1.5 m,直徑為28 mm,間距為0.9 m,排距為2.0 m。其中1#、5#鉆孔與底板夾角為60°,2#、4#鉆孔與底板夾角為75°,3#鉆孔垂直底板布置,如圖2;③ 鉆孔施工完后,安裝水力膨脹錨桿,在錨桿外露端安裝一根梯形梁,然后采用高壓水槍對水力膨脹錨桿進行高壓注水使其膨脹,注水壓力為3.5 MPa。
(1)水力膨脹錨桿施工完后,在起底處施工一排注漿錨索鉆孔。每排施工兩個,鉆孔間距3.0 m,排距2.0 m,鉆孔直徑為30 mm,深度為3.0 m。
(2)錨索鉆孔施工完后,安裝一根長度為3.8 m、直徑為17.8 mm 預應力鋼絞線,每一根錨索上捆綁一根直徑為10 mm 注漿軟管,并將注漿軟管與砂漿泵連接進行注漿施工。注漿材料采用砂漿與水玻璃混合漿液,注漿深度為2.5 m。
(3)注漿錨索安裝后,對起底段進行混凝土澆筑。當混凝土澆筑高度達到0.6 m 時,在同一排注漿錨索外露段安裝一根長4.0 m、寬0.15 m的槽鋼,并采用鎖具進行預緊。槽鋼安裝后,繼續澆筑直至澆筑面與設計巷道底部面平整。

圖2 2042 巷底鼓區聯合控制技術施工斷面示意圖
對2042 巷底鼓段采取“注漿加固+水力膨脹錨桿+注漿錨索”聯合控制技術后,巷道底鼓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最大底鼓量為0.27 m,保證工作面安全快速推進,取得了顯著應用成效。
(1)對巷幫煤柱注漿加固后,提高了煤柱整體穩定性及煤柱抗壓能力,通過煤柱巖體采集分析發現,注漿后煤柱單軸抗壓強度提高至51.7 MPa,是原巖體強度的2 倍;注漿后煤柱片幫及收縮現象得到有效控制,最大片幫深度不足0.4 m,最大移進量為0.24 m。
(2)對底鼓段施工水力膨脹錨桿,解決了傳統錨固錨桿在裂隙區錨固效果差、支護效果不明顯等技術難題。現場觀察發現,采取水力膨脹錨桿后,底鼓區裂隙發育速度明顯降低,對巖體裂隙起到了有效的抑制和控制作用。
(3)通過對底鼓段采取注漿錨索,提高了不穩定底鼓巖層與深部穩定巖層膠結穩定性,防止底板巖體出現剝離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