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慎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科學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綜采工作面回撤通道主要用于工作面結采后設備回撤,回撤通道斷面大小、支護質量、巷道成型對后期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撤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回撤通道主要布置在工作面結采后超前應力區內,回撤通道在施工過程中受其他應力影響很容易發生圍巖機理性破壞,表現為煤壁片幫、頂板破碎等。對于回撤通道煤壁片幫,傳統主要采用錨桿支護方式,但在實際應用中發現,片幫煤壁裂隙高度發育,錨桿支護后對大面積煤壁無法實現有效支護。本文以沙坪煤礦1815 回撤通道施工期間煤壁片幫為背景,提出注漿加固技術。
沙坪煤礦1815 回撤通設計長度240 m,巷道斷面規格為寬×高=4.5 m×4.2 m,巷道掘進煤層為8#下煤層,煤層厚度4.5~5.1 m,結構簡單,穩定夾矸1 層,處于煤層中下部,巖性白色泥巖,厚度0.10~0.20 m。煤層穩定,內生裂隙較為發育。8#下煤層直接頂為泥巖,基本頂為砂質泥巖。
1815 回撤通上覆對應為18205 和18207 采空區,考慮到地面影響和盡量多回收煤炭資源,回撤通道計劃布置在18207 采空區和18206 采空區之間的煤柱下方。煤柱最寬處88 m,最窄處68 m。
1815 回撤通道頂板采用JW 型鋼帶、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單錨索聯合支護。錨桿長2.5 m,每排5 根,錨桿排間距1.0 m,巷幫采用單錨桿支護,錨桿長度為2.0 m,排間距為1.0 m。回撤通道采用綜掘工藝,已掘進92 m。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回撤通道兩幫煤壁出現局部破碎現象,當巷道掘進至68 m 處時煤壁出現大面積片幫現象,最大片幫深度達1.6 m,片幫高度達2.0 m,大大降低了回撤通道成型率,影響著后期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撤。
(1)集中應力影響。1815 回撤通道頂板上覆17 m 為18207 采空區、18206 采空區,受采空區殘余應力、巷道掘進應力以及工作面超前應力疊加影響,回撤通道圍巖破壞嚴重。回撤通道兩幫主要為含夾矸的8#下煤層,力學性能降低,在集中應力作用下煤體內部裂隙發育,破壞了煤體整體穩定性,導致片幫現象。
(2)頂板穩定性差。1815 回撤通道直接頂主要以泥巖(炭質泥巖)為主,基本頂主要以砂質泥巖為主,直接頂巖體單軸抗壓強度不足30 MPa。在上覆采空區殘余應力垂直破壞作用下,巖體出現斷裂、離層、破碎等現象,頂板支撐強度降低,導致垂直應力頂板裂隙傳遞至巷幫煤柱上,對煤柱產生剪切破壞作用,導致煤壁片幫。
1815 回撤通道片幫煤體整體穩定性極差,破碎煤體單軸抗壓強度不足20 MPa,煤體破碎后在煤體內部形成應力破壞松動圈,隨著應力持續作用,應力松動圈范圍不斷擴大。通過施工窺視孔發現,嚴重片幫區域煤體松動圈深度達3.0 m,而原支護設計中巷幫錨桿長度為2.0 m,錨桿錨固端位于松動圈內部,錨固劑對錨桿錨固效果差,錨桿失效現象嚴重。
(1)1815 回撤通道片幫煤壁注漿施工時主要采用水泥-水玻璃混合單液漿作為注漿材料,其中水泥漿主要采用525#普通硅酸鹽水泥制成,水灰比為0.8:1,具體根據現場情況對水灰比進行適當調整。水玻璃濃度為38~42Be’,模數M=2.8~3.2,水玻璃用量為水泥重量的2%~4%。
(2)在進行注漿材料調配時,先制作水泥漿,待水泥漿充分攪拌均勻后,開始注漿前再添加水玻璃,二次攪拌后再進行壓注。在注漿期間應采用電動攪拌機不停對注漿材料進行攪拌,防止漿液沉淀。
采用2ZBQ45/12 型系列氣動注漿泵注漿,注漿泵額定供氣壓力0.5 MPa,注漿壓力0~12 MPa,最大注漿流量為45 L/min。該型號注漿泵配套兩個QB260 煤礦用氣動式攪拌桶。
3.3.1 注漿鉆孔布置參數
1815 回撤通道片幫煤壁共計施工兩排注漿鉆孔,鉆孔排距為1.1 m,鉆孔間距為5.0 m,采用Ф42 mm 鉆頭打孔,一次成孔,孔深為6 m。第一排鉆孔距頂板間距為0.5 m,鉆孔水平角為0°,仰角為6°;第二排鉆孔距頂板間距為1.6 m,水平角、仰角為0°。1815 回撤通道片幫煤壁注漿鉆孔平剖面布置示意圖如圖1。

圖1 1815 回撤通道片幫煤壁注漿鉆孔平剖面布置示意圖
3.3.2 鉆孔施工工藝
(1)注漿鉆孔施工完后,在鉆孔內安裝插管,插管主要由射漿管、封孔管、直接頭等部分組成。插管總長為4.0 m,其中射漿管、封孔管長度為2.0 m。射漿管上均勻焊制若干個直徑為12 mm 注漿孔,如圖2。封孔管端頭部管體點焊有鐵絲,便于封孔纏棉紗需要。

圖2 注漿鉆孔封孔工藝平面示意圖
(2)注漿鉆孔設計封孔長度1.5 m,封孔可選用囊袋式A、B 料聚氨酯化學漿(瓦斯抽放封孔用)或注入水泥砂漿,封孔長度段漿體凝固達到一定強度后(化學漿約45 min 后,水泥砂漿約2 d),即可進行注漿施工。
(3)在注漿施工時必須控制好注漿壓力,確保注漿液能夠克服裂隙阻力滲透至圍巖裂隙中。在實際注漿施工中觀察發現,若注漿壓力過小時注漿阻力大,漿液無法完全滲透裂隙帶內,注漿范圍小;若注漿壓力過大時漿液對裂隙產生二次致裂破壞作用。所以根據15815 回撤通道煤壁片幫破碎情況,決定注漿壓力控制在0.5~1.0 MPa 范圍內。
1815 回撤通道于2020 年3 月27 日施工到位,通道每幫共計施工58 個注漿鉆孔,對通道兩幫采取注漿加固后,巷幫煤壁片幫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取得顯著應用成效。
(1)控制了圍巖松動圈。通過對回撤通道片幫煤壁采取注漿加固,對煤體內裂隙進行充分粘接、填充,提高了煤體整體穩定性,阻止了煤體裂隙擴張延伸,控制了圍巖松動圈范圍擴大,有效防止了裂隙煤體應力釋放時導致兩幫煤體移近、破碎現象。
(2)提高了錨桿支護強度。對1815 回撤通道兩幫煤體采取注漿加固后,提高了破碎煤體膠結強度,錨桿在注漿加固后的煤體內錨固效果得到有效提高。通過觀察發現,注漿后煤壁采用錨桿支護時錨桿失效率降低了7%。
(3)降低了煤壁剪切應力破壞作用。通過對注漿后煤體進行軸向壓力試驗發現,注漿后煤體單軸抗壓強度提高至45 MPa,增加了煤柱整體支撐強度,削弱了頂板垂直應力對煤柱剪切破壞作用,減少了煤柱片幫現象,注漿后1815 回撤通道兩幫煤體最大片幫深度控制在0.5 m 以下,片幫高度控制在0.7 m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