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杰,王麗,丁芳芳
(沈陽市第七人民醫院檢驗科,遼寧 沈陽 110003)
系統性紅斑狼瘡作為慢性系統性自身免疫病,臨床表現為多系統損傷,而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血液系統損害[1]。系統性紅斑狼瘡會破壞紅細胞和血小板,臨床表現一般為溶血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因免疫識別功能產生異常,自身抗體在紅細胞表面吸附而導致的一種溶血性貧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約7%~15%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會出現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2]。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在進行血常規檢測時,紅細胞出現聚集現象,會使紅細胞計數出現假性下降,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及平均紅細胞體積均出現假性升高,冷凝聚素與此現象密切相關[3]。本研究主要分析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血常規中的紅細胞聚集現象,旨在探討其發生機制,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4月收治的1例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患者為女性,年齡12歲。患者因面色蒼白入院,過往存在多次住院史。冷凝集效價為陰性,自身抗體系列為陽性,補體C3、C4下降,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均為陽性。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體積,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及紅細胞容積降低。血涂片復查結果發現,紅細胞存在聚集現象,可能為冷凝聚現象。
1.2 方法 分別將全血40 μL 和稀釋液160 μL 加入空白管內,上機檢測前應將其充分搖勻,吸樣處理后,將剩余部分制作成血涂片,分別在水浴前后不同時段(30 min、60 min、120 min、24 h)上機檢測全血,并進行推片處理。全部血涂片均開展瑞氏染色處理,并于顯微鏡下進行檢查,觀察紅細胞分布情況。
1.3 觀察指標 血涂片在經預稀釋處理后,紅細胞表現為散狀分布,檢測儀器并沒有報警信息,所以將預稀釋模式檢測結果作為真實值;同時,也將其作為參考值,對水浴后紅細胞各參數的相對偏差進行計算,進而判斷結果差異性。
2.1 各參數變化情況比較 與正常參考值相比,紅細胞計數在全血水浴前后不同時段均明顯降低,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體積均明顯增加,鏡下觀察血涂片發現,紅細胞均出現聚集現象;紅細胞計數經預稀釋處后明顯上升,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體積基本正常,平均血紅蛋白濃度恢復正常,見表1。

表1 各參數變化情況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of various parameters
2.2 紅細胞分布情況比較 血涂片在經預稀釋處理后,鏡下觀察發現,紅細胞基本上表現為單獨排列,散狀分布;水浴前后的不同時間段,全血的血涂片鏡下觀察結果顯示,紅細胞聚集成團,多少不一、數量不等,表現為葡萄串狀排列特性。
臨床研究發現,冷凝集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因機體內的冷凝集素含量較高,在低溫、體外條件下,血液出現紅細胞的自凝,冷凝集現象會對實驗室檢查結果造成直接影響,特別是血型鑒定及血常規檢查[4]。冷凝集現象主要發生在冷凝集素病患者中,此外,支原體感染、某些病毒感染、淋巴系統增殖性疾病、巨球蛋白血癥、多發性骨髓瘤等患者也可能發生冷凝集現象[5]。日常檢驗工作中出現的紅細胞聚集現象一般均因冷凝集素所致。相關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冷凝集素效價與冷凝集聚集程度表現為正相關,經30 min 37 ℃水浴后,能有效糾正冷凝集現象。對于冷凝集素病患者而言,因消耗補體,大部分患者血清補體C3、C4 均會下降,如果機體出現急性反應,則會增加補體的產生,進而明顯加重溶血程度[6]。本研究結果發現,該例患者的冷凝集效價檢測結果為陰性,標本在經過長時間的37 ℃水浴后,依然存在紅細胞聚集現象,結果表明患者體內無冷凝集素,該患者可能為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對于溫型抗體而言,37 ℃是其發生作用的最佳溫度,免疫球蛋白G則為最常見的溫型抗體,此外還包括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抗體會經單核-巨噬系統對紅細胞進行吞噬破壞,溶血一般發生在血管外,免疫球蛋白M 抗體也可能引起血管內溶血[7]。
對于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而言,當自身抗體處于較高滴度時,紅細胞膜表面會被自身抗體所覆蓋。有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血漿置換聯合其他藥物可對難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進行有效治療[8-10];也有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選擇0.9%氯化鈉溶液置換等量血漿聯合溫育法,可有效消除高效價冷凝集素對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影響。所以該類患者在接受血常規檢驗時,可以選擇0.9%氯化鈉溶液對血漿進行洗滌置換,然后上機檢驗。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標本在通過預稀釋處理后,獲得理想結果,不存在紅細胞聚集現象,結果表明該患者自身抗體的滴度處于較低水平,然而該患者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體積基本正常。根據患者的血紅蛋白檢驗結果發現,可能是因患者存在大細胞性貧血所致,具體情況應進行深入分析。
綜上所述,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全血在經長時間37 ℃水浴后,依然無法解聚紅細胞,利用預稀釋處理則能獲得較為滿意的檢測結果。雖然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在血常規檢驗中出現紅細胞聚集現象的概率較低,但是檢驗人員也應加以關注,不能將其誤認為冷凝集,應結合儀器的報警、散點圖及直觀圖等提示,對檢驗結果進行細致分析,尋找有效的解決途徑,以保證臨床檢驗結果的可靠性,為及時診治患者疾病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