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錫同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遼寧 大連 116011)
重癥肺炎是臨床常見慢性重癥疾病,患者肺組織不僅有炎性物滲出,還會出現水腫狀況,引發機體出現呼吸不暢、咳痰、休克等癥狀,若不及時加以干預,會引發呼吸衰竭與低氧血癥,其中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發生率最高。受老齡化、環境惡化、吸煙酗酒人數增加等因素影響,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患者逐漸增多,不僅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對機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還可能縮短其生存時間[1]。有研究顯示,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不僅可徹底清除氣道分泌物,還可達到抗感染目的,臨床應用率逐年升高[2]。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82 例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 年10 至2019 年10 本院收治的82 例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兩組,每組41例。比對組男20例,女21例;年齡40~75 歲,平均(59.99±1.42)歲。測試組男19 例,女22例;年齡41~75 歲,平均(60.02±1.45)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存在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咳嗽、呼吸不暢等癥狀者;②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經檢查肺部有陰影者。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應用藥物過敏者;②中途更換治療方案者;③近期應用過抗生素藥物治療者;④傳染性疾病者;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⑥存在精神系統疾病者;⑦惡性疾病者。
1.3 方法 比對組實施常規治療,根據患者機體與疾病狀況,合理性應用祛痰、鎮咳類藥物,若有需要還可開展營養支持,調節患者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度失衡狀態。
測試組實施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術前,告知患者手術注意事項,術前6 h禁食禁水。術中實施局麻,通過鼻腔將纖維支氣管鏡置入,并根據相關診斷結果,對患者肺部狀況進行詳細檢查,清除支氣管中的分泌物,在病變部位將纖維支氣管鏡進行固定,開始支氣管灌洗。一般灌洗液選擇200 mL 0.9%氯化鈉溶液與80 000 IU 妥布霉素(成都恒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42)混合,且妥布霉素藥物可根據對患者的藥敏試驗結果進行更換。按照實際情況需求,分多次將0.9%氯化鈉溶液注射10~15 mL。一般灌洗操作需3~5次,當清洗出的液體為清涼即可,在灌洗過程中應配合負壓吸引,從而達到徹底清洗目的,灌洗操作完畢后,將0.9%氯化鈉溶液與抗生素藥物混合進行注射。全部操作結束后,加強對患者血氧飽和度等指標觀察,確保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好轉:患者呼吸障礙、咳嗽咳痰、嗜睡等不適癥狀基本好轉,肺部陰性消失,相關指標在標準范圍值內,肺功能恢復正常;改善:患者呼吸障礙、咳嗽咳痰、嗜睡等不適癥狀有所好轉,肺部陰性范圍縮小,相關指標接近標準范圍值內,肺功能有所提高;無變化:患者臨床癥狀、肺部陰影、肺功能無任何變化甚至更嚴重。治療有效性=好轉率+改善率。②比較兩組IL-6與C反應蛋白指標狀況。③比較兩組動脈血氣指標(PaCO2、PaO2及SaO2)情況。④應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評價兩組健康狀況,具體內容為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及情感職能,每項均為百分制,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機體越健康。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測試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6%,明顯高于比對組的70.7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測試組IL-6與C反應蛋白指標均低于比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組別比對組測試組t值P值例數41 41 C反應蛋白(mg/L)7.76±0.87 2.20±0.76 4.463 0.000 IL-6(pg/mL)120.76±9.86 60.76±5.43 50.718 0.000
2.3 兩組治療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測試組PaCO2、PaO2及SaO2指標改善情況均優于比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SaO2(%)80.97±6.09 89.87±6.98 7.707 0.000組別比對組測試組t值P值例數41 41 PaCO2(mmHg)60.65±4.54 45.76±3.89 12.233 0.000 PaO2(mmHg)79.88±5.87 91.43±7.65 10.493 0.000
2.4 兩組治療后健康狀況比較 測試組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及情感職能評分均高于比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后健康狀況比較(,分)

表4 兩組治療后健康狀況比較(,分)
組別比對組測試組χ2值P值例數41 41生理職能61.77±4.69 88.87±5.89 22.277 0.000軀體疼痛60.88±4.70 89.08±6.01 23.230 0.000精神健康65.67±4.72 90.11±6.32 20.498 0.000情感職能66.52±4.80 90.16±6.55 19.987 0.000
任何年齡階段均可發生重癥肺炎,而老年人群居多,此疾病屬于臨床重癥病,不僅降低患者肺部功能,還削弱其免疫與抗病能力,誘發一系列炎性反應,若炎性組織散播到全身,即可引發低氧血癥、呼吸衰竭、休克及循環障礙等嚴重癥狀,患者也會出現精神萎靡、睡眠障礙、昏迷及驚厥等情況[3]。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有一定治療難度,若開展的治療方案不及時、不正確,患者隨時有生命危險。因此,及時對此類患者實施正確、有效、科學的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4]。
醫學研究者加強了對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疾病的研究力度,從而使治療方案更加多樣化,但通過臨床驗證發現,不同方案的臨床療效存在差異[5],其中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效果最突出,療效獲得醫患一致認可,且全程操作簡單,針對病灶注射藥物,可提高局部藥物濃度,減少對機體器官損傷[6]。此外,此方案可對病灶進行全面、清晰的觀察,從而徹底清除支氣管內的分泌物,緩解氣道梗阻狀況。此外,可清除炎性物質,避免機體吸收,引發其他疾病[7]。灌洗液對氣管會產生一定刺激,從而利于患者咳嗽,將分泌物排出,還可達到肺復張的作用[8]。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具有反復操作、無創等優勢,對肺通氣與換氣可達到一定改善作用。通過灌洗操作,可有效稀釋痰液,再將藥物灌注到病變周邊,快速達到消炎、抗感染作用,還可增強藥物的抗菌活性,快速破壞細菌聚集部位,進而有效改善機體不適反應。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價值高,為進一步提升預后效果,需調整以下幾方面:調整好灌洗液溫度,與體溫適宜即可,以免溫度過高、過低對氣管產生刺激,引發患者生理不適及氣管痙攣等危險情況;控制好清洗液用藥量,每次10~15 mL即可;接近病變部位注射藥物,這樣更有利于藥物發揮,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麻醉效果直接影響治療順利性與成功率,做好術前準備工作,掌握要麻醉劑量非常重要;合理掌握手術禁忌證,對存在嚴重高血壓與糖尿病者、出血性疾病者、低氧血癥嚴重者等可作為手術禁忌證[9];為保證治療有效性,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治療前應先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讓其了解手術流程,釋放心理壓力,從而獲得其認可度與配合度;灌洗中,選擇的藥物需根據藥敏試驗或病原菌培養結果進行分析與選擇,灌洗液被注射至病灶周邊后,建議滯留1~3 min 后再采用纖支鏡吸出。為進一步保證治療效果,需根據影像學檢查結果實施綜合性分析,確定病變部位的具體位置后再開展灌洗治療,不可在感染部位實施操作后,再對其他部位進行治療,這樣會導致擴散感染[10]。醫師在操作過程中,若視野觀察到炎性分泌物,需徹底清除,避免灌洗液過多而在氣道產生滯留,患者若無法自行咳嗽,可能導致氣道阻塞情況,增加呼吸衰竭癥狀。在治療過程中,對于分泌物過于黏稠情況,可應用碳酸氫鈉或者0.9%氯化鈉溶液稀釋后,再進行灌洗。
本研究結果顯示,開展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有效率高達97.56%,且對患者IL-6 與C 反應蛋白及PaCO2、PaO2、SaO2指標均有一定改善作用,還可提升患者的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及情感職能評分,優于常規治療措施。表明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安全性高,既可消除患者機體炎性反應,還可降低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且易被患者接受,促進機體早日轉歸,符合當前臨床治療需求。
綜上所述,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機體不適癥狀,消除炎性反應,確保呼吸順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