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程遠,羅碧平,胡志華,錢剛,張琳,蔣加進
(金陵科技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8)
腦膜腦炎可由感染(細菌、病毒、原生動物、立克次體、真菌或寄生蟲)或非感染性原因(特發性或免疫介導性)引起。腦膜腦炎的臨床表現是多變的,該表現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類型和位置。脊髓可能同時受到影響,因此增加了臨床表現的復雜性。腦膜腦炎通常是急性發作,自然狀態下為進行性,并伴有多灶性和彌漫性神經解剖學定位。腦膜腦炎需與腦炎進行鑒別診斷,診斷依據為患病動物腦膜是否發生病變。某些形式的腦膜腦炎表現為腫塊樣病變,可表現出更多的局限性體征,甚至與腫瘤疾病的臨床表現類似。神經外癥狀很少見,但發熱和全身白細胞增多偶爾伴隨這些疾病產生[1]。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研究腦病的重要診斷工具。腦膜腦炎的MRI表現會因病變的原因和性質而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在特定的病理實體中也有大量的變異。此外,不同疾病類別(炎癥、腫瘤、血管疾病)的MRI影像表現有很大程度的重疊,MRI信號特征往往不能預測病變的病因。診斷人員必須根據患者不同的MRI病變特點和病變分布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建立合理的鑒別診斷清單。
患犬品種為邊境牧羊犬,哈利,雄性,4歲,體重16 kg,正常免疫驅蟲。2個月前雙后肢輕癱,胸腰部MRI掃描未見任何異常。當地醫生診斷為外神經炎,按照該病治療半個月,使用止痛藥物和維生素B1,2周后出院,出院時步態較為穩定,輕癱癥狀減輕。1個月后突發嘔吐癥狀,精神沉郁、后肢無力,遂至醫院就診住院。住院后第3天中午突發抽搐癥狀,并伴有嚴重的流涎和吐白沫癥狀?;既覀扰P,不能站立,抽搐時間1 h,抽搐停止后1 h抽搐繼續發作,使用多咪靜注射液鎮靜無效,如此反復。
血常規檢查:采患犬全血,加至EDTA 抗凝管中,使用邁瑞BC-5000Vet 獸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常規檢查。
生化檢查:采患犬全血,加至離心管中離心,吸取血清,使用富士NX500iVC+生化分析儀進行血液生化檢查。
對患犬進行本體感受檢查、面神經檢查、視神經檢查、危嚇反射、鼻敏感檢查、膝跳反射檢查、伸肌反射和深部痛覺檢查。
掃描基線:使用萬東WD iOpen 0.36 T小動物磁共振成像系統及頭部線圈進行掃描。將麻醉后仰臥保定,使顱腦正中矢狀面,即鼻尖中點、兩內眥連線中點及顱骨頂部矢狀骨所形成的平面,與水平面保持垂直。犬頸部以下、軀干可用配套泡沫墊支撐,避免掃描過程中被檢測動物滑動。預掃定位掃描顱腦MRI圖像,選擇較清晰的橫斷面圖像,可識別腦組織中線結構,再以平行于該中線結構的矢狀面為標準掃描基線進行掃描,得到標準的矢狀面掃描圖像;再選擇清晰顯示中腦導水管結構的正中矢狀面圖像,以平行于第四腦室底平面為冠狀面掃描基線進行掃描,為標準的冠狀掃描圖像;最后,選擇清晰顯示第四腦室結構的正中矢狀面定位圖像,以垂直于第4腦室底平面為橫斷面掃描基線進行掃描,獲得標準的橫斷面掃描圖像。
掃描參數:自旋回波(SE)序列縱向馳豫時間加權(T1WI)掃描成像參數:重復時間(TR)=400 ms,回波時間(TE)=14.41 ms,回波鏈(ETL)=1,層厚3 mm,層間距1 mm,矩陣(Matrix)=256×192,視野(FOV)=20 cm×20 cm??焖僮孕夭ㄐ蛄?FSE)橫向馳豫時間加權(T2WI)掃描成像參數:TR=4 500 ms,TE=120 ms,ETL=8,層厚3 mm, 層間距1 mm, Matrix=256×192,FOV=20 cm×20 cm。T2液體衰減反轉恢復序列(FLAIR)成像參數:TR=8 000 ms,TE=95 ms,反轉時間(TI)=1 800 ms,ETL=8,層厚3 mm,層間距0.6 mm,Matrix=256×192,FOV=16 cm×16 cm。
血常規檢查結果如表1所示,患犬各項血液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
血液生化檢查結果如表2所示,患犬各項血液生化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

表1 血常規檢查結果

表2 血液生化檢查結果
本體感受:患犬前肢本體感受正常,雙側后肢本體感受減弱。面神經反射:患犬面神經反射減弱。視神經反射:患犬視神經反射正常。危嚇反射:患犬危嚇反射正常。鼻敏感檢查:患犬雙側鼻敏感反射正常。膝跳反射:患犬膝跳反射正常。伸肌反射:患犬前肢伸肌反射正常,后肢伸肌反射稍弱。深部痛覺:患犬深部痛覺正常。根據以上檢查結果,病灶初步定位為前腦即大腦,可行MRI掃查進行確診。
MRI檢查結果如圖1~4所示。

虛線標記處為扣帶回,實線標記處為海馬

虛線標記處為扣帶回,實線標記處為海馬

橢圓標記處為扣帶回

橢圓標記處為扣帶回
如圖1所示,可見患犬扣帶回(白色虛線橢圓)出現均質低信號,且大腦中線向右偏移,海馬體部位(白色實線橢圓)可見一稍低信號區;圖2與圖1為同一切面T2WI圖像,可見患犬扣帶回(黑色虛線橢圓)呈T2WI高信號,右側海馬體尾部(黑色實線橢圓)可見明顯高信號區。結合MRI影像學可知扣帶回病變為疑似壞死性腦膜腦炎,橢圓形病變疑似肉芽腫性腦膜腦炎(確診需通過病理學檢查,因該犬治療狀況良好,故通過影像檢查維持以上診斷結果)。在圖3、4中分別可見胼胝體上部扣帶回(實線橢圓標記)T1WI稍低信號、T2WI高信號病變,與橫斷面該位置病變表現一致。
犬的腦膜腦炎為非單一性炎性病變。該病的組織病理學特征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數量發生改變,腦組織出現炎性浸潤,且大腦皮質可能發生壞死或者肉芽腫現象[2]。常見的臨床特征為前腦系統癥狀,如局部或全身性癲癇、意識減弱、行為異常、轉圈運動或共濟失調[3]。
MRI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率,能夠全面且多方位成像。相對于CT掃描,MRI掃描完全無輻射危害;對于腦組織的對比度及信噪比更高,更易發現腦組織中輕微的病灶,如輕微的炎性病變;MRI對于腦組織的成像能夠避免骨性偽影產生的干擾,目前被認為是顯示腦組織結構的最佳影像檢查方法[4-5]。神經學檢查對定位犬貓神經疾病具有重要意義。本病例中神經學檢查定位至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學檢查的精確定位為下一步MRI掃查節省了時間、減少了掃描其他無關部位時造成的不必要的麻醉風險。
犬腦膜腦炎MRI表現有如下特征:1)呈現多病灶性,涉及大腦幕上和幕下部分;2)病灶不規則、邊緣不清晰;3)具有均勻的T2WI和T2-FLAIR高強度信號;4)腦膜對比度相對增強[6-9]。腫瘤疾病為腦膜腦炎的鑒別診斷疾病之一。一般情況下,與腫瘤相比,腦膜腦炎的MRI表現不太可能為以下特征:1)有極強的對比增強;2)具有不均勻的T2WI和T2-FLAIR信號強度;3)具有占位效應[6-8]。
本病例病灶在扣帶回及海馬部位,即病灶位于幕上位置,病灶為較均勻T2WI信號,病灶部位腦溝加深及腦膜對比度增強,即病變累及腦組織和腦膜;無占位效應,即排除腫瘤(大腦中線偏移為扣帶回組織壞死液化、組織邊緣出現水腫所致)。結合以上MRI特征、實驗室檢查指標及癲癇、后肢輕癱的臨床癥狀,分析該癲癇及輕癱癥狀為腦組織結構性病變所致。因病變為壞死性腦膜炎和肉芽腫性腦膜腦炎并發,本病例綜合診斷為腦膜腦炎。治療方法為使用能夠穿透血腦屏障的抗生素進行抗炎治療,使用苯巴比妥(每日2次,起始劑量為2.5 mg/kg,口服,臨床上改善癲癇成功率為82%,累計無抽搐發作率為31%)對癥治療癲癇癥狀[10]。該犬治療3 d后癲癇癥狀消失,1周后輕癱癥狀消失。因部分結構性病變可能具有不可逆性,病患遵照醫囑長期使用苯巴比妥,癲癇癥狀至今未見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