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編者按:隨著中老鐵路建設的收尾,沿線站房陸續亮相,未來,它們不僅會是旅客的驛站,也將憑其融合當地文化特色的巧思設計,成為沿途一道道不容錯過的風景。
昆明南站
昆明南站是中老昆萬鐵路的始發站,總建筑面積約33.47萬平方米。昆明南站站房結合昆明獨有的地域文化特點,以“雀舞春城、美麗綻放”為主題,用“孔雀開屏、鮮花綻放”的形象寓意昆明城市的開放進取和熱情好客。同時建筑用多種細部裝飾和構件等建筑語言,表達出昆明“民族交融、國際交流”“西南樞紐、南亞之門”這一高原明珠的城市特點。
墨江站
墨江站,為玉磨鐵路的一個中間站,為三級火車站點,位于墨江縣聯珠鎮癸能村水癸河,距墨江縣城8公里。功能為辦理客、貨作業中間站,設計發線5條(含正線2條)。墨江站以“哈尼風情、紫米之鄉”為設計理念,提取當地哈尼族文化特色,將民族聚落房屋造型應用于站房屋頂,高低起伏的屋面結構遠望似山巒重疊。
寧洱站
寧洱站,為玉磨鐵路的一個中間站,設在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寧洱鎮金雞村老楊寨與新塘村大何家寨附近,與寧洱縣城直線距離約1.5公里。寧洱站以“多彩茶鄉,人文寧洱”為設計理念,站房以磚紅色和灰色為主色調,主立面提取竹編茶簍元素,呈現出金屬格柵有序交錯的造型,古樸而大氣。站房外觀酷似馬背上的馬鞍,這一獨特的造型,與站房內部諸多茶葉元素的裝飾裝修一起,生動展現了寧洱曾經作為茶馬古道重鎮的歷史文化內涵。
野象谷站
野象谷站是進入西雙版納的第一個站點,因毗鄰亞洲象自然保護區而得名。該站占地2000多畝,是一個客貨中間站,其中站房建筑面積約2500平方米,最多可容納400人。站房以“熱帶雨林、自然野象谷”為設計理念,遠眺是一只亞洲象挺著象牙在熱帶雨林里漫步,內部裝飾則提取了“象鼻噴水”“大象漫步”等元素,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西雙版納站
西雙版納站是玉磨鐵路的一個站點。站場設置7條股道,站房面積1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000多名旅客候車。西雙版納站以“雀舞彩云,靈動版納”為設計理念,屋頂造型取自傳統建筑并加以抽象簡化,如展翅的孔雀翩翩起舞,彰顯熱情好客的民族風情,又似開屏的孔雀喜迎八方游客。
勐臘站
勐臘站,是新建玉磨鐵路的一個站點,為中間站。其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臘鎮靠城市西側,距離縣城中心約2000米,辦理客貨運業務。勐臘站一端是全長1730米的曼掌隧道,另一端是全長3605米的曼邁一號隧道,車站占地436.7余畝。勐臘站以“七彩桃源、風情勐臘”為設計理念,整體造型源于傣錦菱形回紋元素,在空間中以鋁板造型展現傣族錦布文化傳承。
磨憨站
磨憨站位于勐臘縣磨憨鎮尚勇村,距鎮中心約1000米,總占地面積約2850畝。車站設有國內和國際列車到發線,是中老鐵路國內段的最后一站,也是沿線新建最大的火車站。磨憨站以“泛亞新口岸,山水映磨憨”為設計理念。建筑形象古樸而不失動感,整體造型源自當地傳統建筑,靈動大氣,頗具新意。以承古創新的精神和開放通達的面貌塑造口岸新形象,迎接國內外友人。
瑯勃拉邦站
瑯勃拉邦站位于老撾瑯勃拉邦省香恩縣境內,為中老鐵路老撾段(磨丁到萬象段)線上一個重點的客貨運車站,緊鄰瑯勃拉邦市環城路,占地面積2340畝,設到發線4條、貨物線2條,站房規劃面積8000平方米。瑯勃拉邦站突出“人間凈土、上寮古都”主題,以香通寺“人”字型屋頂為整體空間意象,含雙曲及多曲面“卅”字型、“人”字型異形結構,是中老鐵路最具文化特色的站房。
萬榮站
萬榮站,為中老鐵路老撾段重點客貨運車站,為中間站,位于老撾萬象省主要旅游城市萬榮縣境內,緊鄰老撾主要國道13號公路,占地面積2175畝,初期設到發線4條、貨物線2條,站房規劃面積5000平方米。萬榮站借鑒中國傳統屋脊和老撾疊層檐頂特點,融入中國傳統山墻形象和當地服裝色彩風格,展現萬榮的自然休閑氣質。
萬象站
萬象站是中老鐵路最大車站,位于老撾首都萬象市,設計規模為3臺5線(含正線),預留2臺2線。站房建筑面積為14543平方米,最多可容納2500名旅客。整體以中式傳統古建筑舒展比例為基準,以“檀木之城,中老之誼”為主題,將萬象“森林之都”的特點與中國建筑門頭結合,彰顯“檀木之城”的優雅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