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麗
(靈臺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靈臺 744400)
試驗設在靈臺縣什字鎮郭家老莊村玉米試驗示范區,地形為旱塬地,無灌溉條件,土質為黑壚土,海拔1 380 m,年均氣溫8.6℃,年日照時數2 453 h,無霜期159天,屬溫帶半干旱氣候,為典型旱地雨養農業區,平均降水量680 mm,7—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試驗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肥力均勻,前茬為玉米。
參試品種共15個:強碩168由張掖市金種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宜嘉豐138由張掖市瑞真種業有限公司提供、強盛191和強盛399由山西強盛種業有限公司提供、玉龍7899由陜西隆豐種業有限公司提供、和育187由新疆農潤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東單507由遼寧東亞種子有限公司提供、FT806由內蒙古禾為貴種業有限公司提供、玉研1807由甘肅玉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中地159和中地88由中地種業(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福盛園57由山西福盛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華美368由河北華茂種業有限公司提供、必詳809和縱橫836由北京華農偉業種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每處理重復3次,每小區為一個處理。小區面積165 m2(50 m×3.3 m),共設15個小區,采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3月27日整地施肥,施種肥農家肥3 000 kg/667m2,磷酸二銨30 kg/667m2,尿素25 kg/667m2,均勻撒施,機械覆膜。4月16日播種,人工點播,每穴播種1粒,播種深度6 cm,播種密度4 500株/667m2,拔節期追施尿素25 kg/667m2,其他管理同大田相同。9月8日收獲,每小區隨機抽取10株,按小區單收進行測量、考種和數據分析,并記實產。
在15個參試品種中,華美368、福盛圓57生育期最短,為135天;接著是強盛399、縱橫836、和育187,為136天;再是強盛191、必祥809、中地159、東單507與對照玉龍7899為138天;玉研1807、宜嘉豐138、中地88為140天;FT806為141天;最后是強碩168生育期最長,為143天。
由表1可知,15個參試品種的主要經濟性狀。株高,玉研1807最高,為353.2 cm,較對照高56.2 cm;和育187最低,為280.8 cm,較對照低16.2 cm。穗位,玉研1807最高,為141.8 cm,較對照高28.5 cm;必祥809最低,為280.8 cm,較對照低19.8 cm。穗長,強碩168最高,為24.8 cm,較對照高3.4 cm;中地88最低,為17.4 cm,較對照低4.0 cm。禿頂,必祥809最長,為1.5 cm,較對照長0.4 cm;宜嘉豐138、和育187、中地88和福盛圓57與較對照無禿頂。穗行數,強碩168、宜嘉豐138、強盛191、東單507、中地159、福盛園57、必祥809、強盛399與對照玉龍7899最多,為18行;和育187最少,為12行,較對照低6行,其余品種為16行。行粒數,強碩168、和育187最多,為43粒,較對照多7粒;東單507最少,為32 cm,較對照少4 cm。百粒重,宜嘉豐138最重,為38.95 g,較對照重1.75 g;福盛園57,為30.81 cm,較對照輕7.29 cm。株型,縱橫836、中地88、福盛園57、華美368、必祥809、強盛399與玉龍7899(CK)為緊湊型,其余品種均為半緊湊型。粒型,東單507為深馬齒型,宜嘉豐138、強盛191、FT806、玉研1807、強盛399與對照玉龍7899為馬齒型,其余品種為半馬齒型。粒色,除強盛399為金黃色外,其余品種為黃色。軸色,宜嘉豐138為深紅色,對照玉龍7899為紫色,其余為紅色。

表1 甘肅靈臺新引玉米品種的主要經濟性狀
由表2可知,15個參試品種的產量結果。玉研1807折合產量最高,產1 090.96 kg/667m2,較對照玉龍7899增產28%;強碩168、強盛191位居第2,產1 077.49 kg/667m2,較對照增產26.42%;FT806位居第3,產1 039.01 kg/667m2,較對照增產21.9%;宜嘉豐138、必祥809、中地88、強盛399、中地159、縱橫836、東單507畝產也高于對照,增產率為4.13%~18.52%;和育187、華美368、福盛園57較對照減產分別為0.44%、0.95%、13.65%。

表2 甘肅靈臺種植新引玉米品種的實際產量對比
采用LSR法(新復極差測驗)發現,各處理小區產量最高的玉研1807和位居第二的強碩168、強盛191與FT806、宜嘉豐138、必祥809、中地88、強盛399、中地159、縱橫836、東單507、玉龍7899對照、和育187、華美368、福盛園57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FT806、宜嘉豐138、必祥809、中地88、強盛399、中地159之間產量差異不是特別顯著。
從引種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新引種的15個參試品種均能在試驗區域內成熟。玉研1807折合產量最高和位居第二的強碩168、強盛191,產分別高達1 090.96 kg/667m2、1 077.49 kg/667m2,與對照玉龍7899增產28%和26.42%,增產很顯著,綜合性狀優良,建議在靈臺縣西部塬區進行大面示范推廣。FT806、宜嘉豐138、必祥809、中地88、強盛399、中地159較對照玉龍7899產量也有一定增加,增產率在8.09%~21.9%,建議今后繼續進行試驗觀察其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