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民
摘要: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的發展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今,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傳播平臺井噴式發展,媒體融合發展已進入新階段。2018年以來,全國各地逐步成立縣級融媒體中心,通過不斷改革融合,目前已取得一些成績,但是發展之路任重道遠,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去突破、解決。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中心 融合發展 困境 探索
我們要抓好縣級融媒中心建設,讓基層媒體能夠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作為重要的基層文化傳播平臺,縣級媒體在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弘揚地方優秀文化、普及農業科學知識、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等方面,一直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普遍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體制、機制、資金、人才、受眾、產品等方面的問題,這些都制約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使很多縣級融媒體中心都左支右絀。但作為縣級區域最主要的媒介傳播平臺,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接下來的發展中,不僅要按照中央的頂層設計要求去發展,還要不斷完善解決體制機制、人才薪酬、技術應用、內容創新等問題,加強人才建設,整合媒體資源、堅持內容為王,拓展新聞產品形態,使縣級融媒體中心真正實現“融合”發展。
一、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
國家高度重視媒體融合發展,先后推出了相關指導意見,把媒體融合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媒體融合的內涵更加豐富和全面,已經不僅等同于“新媒體”和“舊媒體”的簡單相加,也不再是片面的“全媒體”。[1]融媒體發展的關鍵主要是“融”,所謂的“融合”就是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傳輸的內容、形式、技術等方面的相互滲透和交融,使他們成為新的傳播矩陣,擴大傳播的范圍與影響力。
大多數縣級融媒體在媒體融合上做了許多努力與嘗試,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些實效,但是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僅僅是為了“融合”而去進行融合,處于“形”融而“神”不融的尷尬狀態。
許多縣級融媒體中心對媒體融合發展的認識還不到位,認為設立一個“新媒體”部門,建設“兩微一端一站”就完成了融合轉型。轉型不是拓展,不是從“A”變到“A+B”;轉型是革命,是把“A”變成“B”。媒體融合一定是傳統媒體、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傳統媒體與網絡的跨媒體融合;也是媒體與政務、教育、商業等行業的跨產業融合;[2]同時也是跨區域發展的融合,因此,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媒體融合基本都是處于片面融合的狀態,大多數沒有順應融媒體發展的趨勢去進行融合,而只是把互聯網作為媒體發展的一個平臺或者是一個發布工具而已,沒有去研究互聯網讀者的喜好及閱讀模式,沒有以讀者的需求為導向去制作新聞,仍然處于“制作什么內容,讀者就看什么,看不看無所謂”的狀態,而且不管是電視、微信公眾號還是網站都是一樣的新聞撰寫方法,以貴陽市白云區融媒體中心為例,貴陽市白云區融媒體中心雖然順應媒體融合的趨勢,將貴陽市白云區新聞中心與貴陽市白云區電視臺合并為貴陽市白云區融媒體中心,也從以前只有報紙、電視等傳統播出渠道擴展為報紙、電視、微信公眾號、抖音視頻、微博等多種傳播渠道,但是所有的傳播內容都是一個內容分發給各個平臺,沒有根據各個平臺不同的特性及各個平臺讀者的閱讀習慣去制作、調整,導致媒體融合的實效甚微,僅僅處于為了融合而融合的尷尬狀態。
(二)人才短缺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使用,越來越多的讀者對于新聞的風格、質量、方式都有著不同的需求,在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中就要高度重視媒介信息推送的精確性。這些都需要以科技手段為基礎,不僅要明確清楚和掌握公眾的口味和興趣點,更要在這個基礎上精確推出,保證受眾能夠獲得極大的滿足感。[3]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工作人員就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對其業務能力的要求就更加高,他們需要與時俱進,提高專業素質,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趨勢。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工作人員還需要有主動適應環境的能力,要知道如何根據新聞內容所要求的不同語言風格去生產不同類型的新聞產品。因此,人才的短缺就是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無論是新聞采編、視頻拍攝還是新媒體運營都需要熟悉相關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
當前,缺乏相關的專業人才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從體制、機制上來看,縣級融媒體中心普遍屬于公益類事業單位,受原有編制的影響,人才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存在結構老化,技術力量薄弱,新媒體人才短缺等問題。以貴陽市白云區融媒體中心為例,目前該中心共有42名正式在職在編人員,其中40歲以上23名,占比近一半,年輕人嚴重不足,老員工仍然保持著傳統媒體的思維方式,在適應媒體融合的新形勢、新要求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難。同時,真正一線采編人員嚴重不足,編職不符、多崗集一等問題在事務劃轉融媒體中心后日益加劇,總體業務能力不高,難以生產高水平高質量的新聞作品,造成了如何“融”、如何“用”兩個方面的問題仍然存在。
(三)激勵機制不夠充分
縣級融媒體中心普遍屬于公益類事業單位,受事業單位管理制度約束,在激勵機制、稿酬制度建立上存在局限性。以貴陽市白云區融媒體中心為例,該中心大部分編制屬于工勤人員和管理崗位,這些崗位上的員工即使在專業上能力較強,但是因為不是專業技術崗位,一方面晉升空間狹窄,另一方面也沒有評定職稱的資格,而且按照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制度不允許編制內人員發放稿費,工作的辛苦程度沒有在物質和精神上有所對應的體現,工作積極性普遍難以調動,特別是一線采編人員動力不足、干勁不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
(四)作品缺乏特色、內容單一,受眾面窄
隨著媒體融合發展的不斷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也在不斷整合資源,更新傳播方式,但是大多數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融合效果不佳,生產的作品普遍存在內容單一、缺乏特色、受眾面窄等問題。以貴陽市白云區融媒體中心為例,在貴陽市白云區新聞中心與白云區電視臺合并之后,在做好報紙、電視新聞等傳統媒體傳播渠道的同時,還拓展微信、抖音等新媒體業務,初步形成了電視、微信、抖音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全媒體矩陣。但是在運行的幾個不同媒介平臺中,所有平臺的新聞產品基本上都是采用新聞稿或者在新聞稿上細微修改,沒有根據不同平臺的不同特色去進行深度加工,而且內容非常單一。例如,白云區融媒體中心在其微信公眾號“品白云”上推送的各類新聞中,領導座談與調研、工作培訓等內容占比超過80%,而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生新聞報道卻寥寥無幾,因此也導致白云區融媒體中心推送的相關新聞受眾面窄的問題。據統計,白云區融媒體中心抖音關注人數僅有7000多人,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13000余人,每個新聞作品的關注率往往僅為幾百人甚至不足百人。
二、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的思路
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傳播方式越來越受到觀眾認可,不管是在傳播載體、刊播內容、受眾群體等方面,傳統媒體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中,媒體融合發展尤為重要。面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探索解決。
(一)突破編制約束,抓好人才建設
任何事物的發展、推進都需要人去推動、去作為。由此可見,人才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中的重要性,面對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大家需要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素質,所以,僅僅想通過傳統的采寫、編輯、排版去適應融媒體的發展是不現實的。因此,一方面,媒體在進行員工的選拔時,對選聘程序進行調整,提高招聘的標準,從而提高新入職人員的專業素質,相應的單位整體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4]同時,縣級融媒體中心也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通過聘請業內專家學者的方法來讓他們可以及時學習最新、最前沿的理論知識,了解社會潮流的發展趨勢,為工作指明方向和路徑。通過培訓活動,提高員工的業務水平,提高新聞的敏感度,挖掘新聞的深層價值和意義,向公眾傳播向上、向善的的價值觀,提升社會的正能量。[5]
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中,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融媒體中心就闖出一條縣級媒體融合改革發展的新路,被國家廣電總局選為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以尤溪縣融媒體中心為例,尤溪縣委、縣政府突破了編制的約束,對尤溪縣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所需重點引進人才實施獎勵補貼,出臺相關的績效考核獎勵辦法,突破了事業單位編制、身份、職稱等一系列的限制,招聘了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高品質人才,也增強尤溪縣融媒體中心一線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力促進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
(二)加快思維轉換,強化內容創新
縣級融媒體中心在促進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合理結合時,應加快思維轉換,強化內容創新,一方面縣級融媒體中心不能夠忽視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另一方面,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將技術條件作為重要依托,保證新媒體具有時效性高、方式多樣、內容豐富等特點。要在充分借鑒和吸收兩者優勢的基礎上,根據受眾需求,創造滿足受眾需求的多元化信息。新媒體要深入挖掘新聞信息的深度和內涵,增強信息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在保證信息權威的基礎上激發受眾的興趣和好奇心。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拓展新聞傳播空間,提高新聞的輻射范圍,實現新聞的大眾化。再者,媒體要實現創新轉型、創新發展,打造優質、內涵、創新的新聞話題,提高媒體的吸引力和感染力。[6]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必須要轉變思維方式,從以前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的慣性思維方式中跳出來去主動適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與要求,積極樹立互聯網思維,熟練掌握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的傳播規律、傳播特點,并根據當地群眾的人口結構、生活習慣等一系列特點,探索適合當地群眾的內容、傳播方式,有針對性地生產、推送相關內容,擴大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受眾面,進一步促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健康有序發展。
(三)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創作用戶喜聞樂見的作品
媒體融合是新聞媒體發展的必然要求。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的時代,大家隨時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渠道獲取新聞信息,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對全媒介傳播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由于生活環境、教育背景、經濟收入差距等一系列原因導致大家對信息的需求與喜好不一樣,這也是融媒體發展過程中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媒體必須要改變以前“高高在上、我播你看、愛看不看”的陳舊觀念,以用戶為中心,樹立“你喜愛我生產,大家互動參與”的嶄新觀念,通過大數據去分析用戶的喜好與需求,順應用戶的喜好,去創作用戶喜聞樂見的產品,提高用戶的閱讀體驗,最大程度地擴大自己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使縣級融媒體中心能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健康有序地發展壯大。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針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如何才能達到真正融合發展的相關內容作出探究,分析了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面臨的困境,并從面臨困境的主要原因來入手進行總結。最后給出了突破困境的建議,第一建議突破編制約束,抓好人才建設;第二建議加快思維轉變,強化內容創新;第三建議加快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創作用戶喜聞樂見的作品。希望本文能對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融合發展提供有效借鑒,從而達到實現媒體真正融合發展的目的。
注 釋:
[1]朱瑩瑩.融媒體背景下廣播媒體發展的"橫"與"縱"[J].視聽,2018-03-01.
[2]李珍.縣級媒體融合:現狀、路徑及策略[J].視聽,2019-06-01.
[3][4][6]翟晨妤.融媒體時代的媒體融合和發展[J].傳媒論壇,2020-05-21.
[5]郭莉莉.融媒體時代的媒體融合和發展[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9-01.
(作者單位:貴陽市白云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