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厥?020年,一個充滿曲折的開局,激起了中國輕紡城創新求變、逆勢突圍的豪情萬丈。2020年,中國輕紡城市場群實現成交額2163.25億元,同比增長8.15%,同時,輕紡城網上市場實現交易額607.05億元,同比增長15.28%。輕紡城“線上線下”兩個市場成交額達2770.3億元,在逆境中再創新高,為“十三五”收官畫上圓滿的句號。
良好的成績背后,離不開中國輕紡城相關職能部門堅持黨中央的重要精神和省市區各級政府的工作部署與精準施策,離不開中國輕紡城諸多企業迎難而上、逆勢布局的付出與擔當。后疫情時代,面臨行業的重新洗牌,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以“最多跑一次”理念為引領,持續深化“三服務”,致力于打造“交易環境一流、開放水平一流、智慧應用一流、時尚氛圍一流、文化融合一流”的現代化市場,在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國際合作等方面交出滿意答卷。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2021年,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和“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輕紡城將對標世界級現代紡織產業集群,聚焦新時期“國際紡織之都”建設總目標,著眼于世界紡織經濟融合發展的大局,積極融入“雙循環”,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不忘初心、再創輝煌。
回首2020,用韌性詮釋責任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2020年,面對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中國輕紡城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中“兩手抓、兩戰贏”,聚焦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深入“融杭接滬聯甬”,暢通國內國外雙循環,打通線上線下雙渠道,跑出產業復蘇“加速度”。
關鍵詞1 三服務
在危機和變局中,中國輕紡城市場勇擔責任、共克時艱,早于全國同類市場一個月復市。深入推進“三駐三服務”,持續深化駐企服務和市場指導兩項制度,全力幫助市場經營戶兌現扶持政策,有效提振經營戶信心決心,全力維護市場穩定發展。
同時,持續深化“三服務”,堅持以“最多跑一次”理念優化提升輕紡市場,完成中國輕紡城國際布料采購中心等市場智能停車配套系統,加快推進市場采購貿易模式試點、信息采集系統、5G項目等建設。加強市場管理,對市場區域內流動攤點、占道經營、車輛秩序等影響市場環境秩序的行為進行集中整治,通過改善市場經營環境,不斷推進市場提檔升級。
關鍵詞2 數字化
2020年,中國輕紡城通過“互聯網先行、閉環式精控、全流程服務”,快速恢復市場運作,全力建設放心市場,積極探索新發展領域和新經濟增長點。依托互聯網+,精心打造線上交易和對接交流平臺,去年以來,共組織 “云發布會”“云展會”等“云”活動40余場,參加經營戶達500余家;舉辦線上公開講座、課程近200余場次,幫助經營戶辨趨勢、明方向;“絲路柯橋、布滿全球”行動計劃線上線下齊發力,精心搭建貿易對接平臺。
疫情后強勢回歸的柯橋秋季紡博會,積極探索數字化辦展新模式,在努力辦好線下實體展會的基礎上,首次創辦“云上紡博會”,并在展會現場開設云直播專區及形象展示區,通過在線展示、在線交易、直播帶貨、趨勢發布等內容上云,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多維度的創新型“云展會”,幫助展商鎖定線上線下“雙渠道”新商機,融入國內國外“雙循環”新格局。
關鍵詞3 影響力
2020年,中國輕紡城通過高質量籌備第三屆世界布商大會、秋季紡博會、柯橋時尚周等紡織盛會,持續擴大市場品牌影響。圍繞“月月有會展、天天秀時尚”,引進培育吳海燕國際時尚研究院等創意平臺項目,實施創意人才“經緯計劃”,開展“柯橋優選”直播活動10場,覆蓋3萬余家專業采購商。2020年,新引進時尚創意類企業25家、創意人才21名、時尚品牌22家,基地企業設計服務性營收達 3.23億元,同比增長10.5%,帶動服務對象形成銷售收入達381.9億元,同比增長10.3%。
展望2021,用奮斗澆灌未來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绷暯街飨男履曩R詞引來全國奮斗者的廣泛共鳴。2021年,新階段、新格局、新征程,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將按照柯橋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搶抓機遇、拉高標桿,加快實施輕紡城轉型升級工作,不斷推動市場朝著智慧化、時尚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全力打造新時期“國際紡織之都”。
思路1 聚焦國際化,全面推進市場能級躍升
堅持開放辦市場,大力推進市場運行機制、管理服務、規則標準與國際充分接軌,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與影響力。
一是打造國際高端市場。堅持以“最多跑一次”理念優化提升輕紡市場,推進輕紡城綜合服務中心改造搬遷、功能優化,為經營戶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加快傳統市場軟硬件設施改造,著力將更多的時尚、休閑元素融入傳統市場,提高市場整體品位。
二是增強國際話語權。積極承辦世界布商大會、紡博會、時尚周等高層次國際性紡織盛會,全面提升輕紡城的行業話語權。加大“中國·柯橋紡織指數”、“中國·柯橋時尚指數”影響力建設,運用大數據理念整合市場數據,強化指數標桿權威性。
三是提升國際接軌水平。持續推進“絲路柯橋·布滿全球”行動,加強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紡織服裝協會合作,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立輕紡城商會,在線上線下境內外知名展會中組建中國輕紡城展團,組織和開辦中國輕紡城巡回展和自辦展,有效擴大對外開放。依托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在南寧設立東盟展示中心,幫助市場經營戶開拓東盟市場。
四是構建國際化貿易模式。緊緊圍繞紹興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設立機遇,推動輕紡城市場跨境電商創新發展。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為抓手,引導市場經營戶運用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開展紡織外貿,加快推進市場國際化進程。
思路2 聚焦時尚化,不斷加快市場動能轉換
以中國輕紡城為平臺,大力發展時尚產業,加快集聚和打造一批國際知名的時尚展會、時尚論壇、時尚園區、時尚產品、時尚品牌,不斷提升市場中時尚紡織產品的比重。
一是加快時尚創意平臺建設。大力推動紡織工業創意設計基地三年提升計劃,積極引進高端設計、時尚創意等方面的機構團隊和人才,推進吳海燕國際時尚研究院、經緯人才計劃、柯橋優選等項目的實施,力爭全年實現基地研發設計營業收入和帶動服務對象銷售均增長10%以上。
二是營造時尚創意氛圍。圍繞“月月有會展、天天秀時尚”,常態化開展產品發布、品牌推介、設計賽事等活動,引導經營戶強化時尚創意設計、打造一流時尚品牌,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推動市場向時尚化、高端化轉型升級。
三是發揮時尚創意引領作用。加快時尚創意產業與實體市場深度融合、聯動,設立市場設計展示區,集聚整合設計資源,為市場提供研發、設計等服務,推動市場提升創意功能。圍繞“融杭接滬聯甬”戰略,加強與上海、杭州等時尚發達地區的對接合作,引導市場經營戶與設計師開展合作,不斷提升時尚化水平。
思路3 聚焦智慧化,持續提升市場運行效率
強化數字賦能和智慧應用,積極優化電商生態,構建紡城“云圖”,推動線上線下市場同步繁榮。
一是不斷完善智慧化交易體系。進一步做大做強“網上輕紡城”,優化“有布”APP、全球紡織網等平臺功能,不斷完善交易模式,擴大網上交易規模;強化電商應用引導,優化市場分析、信息翻譯、商鋪優化、推廣引流、運營托管等服務,推動實體市場與網上市場深度融合發展。
二是加快構建智慧化物流體系。加快推進中國輕紡城現代物流城規劃建設,致力打造紡織品智慧物流港;推進倉儲物流設施的智慧化改造升級,加快從貨物集散向智能倉儲物流方式轉型。
三是著力構建智慧化配套體系。積極推進市場5G網絡覆蓋,加快建設電子導航、智慧消防、智能停車等配套系統;深化市場智慧綜合治理中心建設,強化市場科技監測,全面提升市場智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