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頓胡的船





今天是2100年10月1日,距離中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 成功登陸火星已經過去了近80年。現在,我正坐在前往中國火星基地 的飛船上。
叮咚——我前方的電子屏突然亮了。
你好,飛船著陸前,AR將為你模擬火星漫游場景,向你提供漫游指南。
場景一
我穿著厚重的宇航服走下舷梯,踏上了蒼涼而神秘的火星地表。天邊,一抹藍色的日落吸引了我的注意。就在我駐足欣賞時,宇航服上的智能儀提醒我,輻射值已超標。由于火星上缺乏磁場,太陽風侵蝕了火星大氣層,因此,火星被完全暴露在太空輻射之中。盡管已經穿上了防輻射的宇航服,但一些宇宙射線仍然可能穿透衣服,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我必須跟隨機器人管家,趕快進入火星基地的地下室。
指南一:最好待在地下
場景二
我來到了基地的地下室,這里有科研區、生活區、運動區、控制區……然而,我還不能停下腳步。機器人管家告訴我,我得到指定地點脫下身上的宇航服。這不僅因為宇航服需要進行保養,更重要的是,它存儲了我流出的汗液。在火星上,眼淚、汗液乃至尿液都是珍寶,經過水循環系統處理后,它們可以變成飲用水。
指南二:節約用水
場景三
接下來,在前往生活區的路上,我遇見了一群推著小車的運輸機器人,小車上裝著黑乎乎的礦石。機器人管家介紹說,這是它的同伴——采礦機器人從火星地下采集到的鈦鐵礦。這些鈦鐵礦和氫氣相互反應后會產生水,而水與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發生電解反應后,就能生成氧氣。呼吸著基地里的空氣,我忍不住感慨道:“能夠在原本氧氣含量極少的火星上正常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兒啊。”
指南三:珍惜每一口呼吸
場景四
盡管飛船上有魚香肉絲、土豆燒牛肉、冰激凌等幾百種航天美食,但連續吃了幾個月之后,我也有點兒膩了。現在,我只想來一碗香噴噴的現蒸白米飯,再配上一些現炒的新鮮蔬菜。所幸,科學家們通過對火星土壤的改造以及對植物基因的改良,讓我的這個愿望得以成真。可是,由于肥料、水源等資源稀缺,火星上的蔬果產量仍然十分有限。所以,我只能一周享用一次特供的新鮮美食。
指南四:適應火星上的飲食
場景五
在幾個月的無重力飛行途中,雖然我時常會進行鍛煉,但我的肌肉仍然出現了輕度萎縮的情況。現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到健身房去看一看。當看見火星基地里竟然配備了最先進的虛擬現實跑步機時,我激動地跳了起來。沒想到,我的頭撞到了天花板。一激動,我居然忘了火星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三分之一。幸好天花板上早已鋪有緩沖墊,我才沒被撞昏頭。看來,我得重新適應失重環境下的運動。
指南五:跳躍時小心撞到頭
場景六
我正在基地內閑逛,突然,一陣紅光閃爍后,機器人的聲音響了起來:“沙塵暴來襲,太陽能板即將收起。基地將開啟低功耗模式,一切非必要的設施將暫停運行……”我在地球上已經經歷過數次演習,對沙塵暴早已見怪不怪了。更何況,我此次來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對火星沙塵暴的主要成分進行采樣分析。于是,我迅速換好特制的工作服,在系統的指引下,進入如巨象般穩重又龐大的火星陸行器……
指南六:小心沙塵暴來襲
隨著基地艙門緩緩打開,蒼涼而神秘的火星地表再次出 現在我的眼前。遠處,遮天蔽日的赤紅色巨浪——火星沙塵暴正席卷 而來,仿佛要吞噬天地間的一切。突然,陸行器的顯示屏變得一片模糊 ,地面也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接著,沙塵暴、陸行器緩緩消散,我的 耳邊響起熟悉的提示音:“本次模擬火星之旅結束,飛船即將進入降落軌 道。請您再次確認安全帶已經系好,我們預計在30分鐘后到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