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林
與中小學基礎教育不同,針對年齡較小、玩心較重、注意力不集中、是非判斷能力較弱的幼兒來說,教師利用繪本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幼兒的創造力??茖W項目課程不僅能培養幼兒的科學意識,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還能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幫助幼兒積累科學經驗。教師將繪本與幼兒園科學課程相整合,開展科學繪本教學活動,利用科學繪本中富有科學知識的故事情節和有趣的多彩畫面,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索能力,讓幼兒從繪本中發現科學,提升幼兒的科學素養。
(一)有利于豐富幼兒園的閱讀教材
與傳統的教材性課本、圖畫本、科學雜志、兒童故事等閱讀類教材不同,科學繪本結合了科學知識和繪畫特征,有利于吸引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閱讀注意力,為幼兒普及科學知識。因此,科學繪本是當前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家庭教育的主要教學工具。幼兒園開展科學繪本教學活動,豐富了幼兒的閱讀素材,拓寬了幼兒的閱讀范圍,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閱讀能力,提高了幼兒的科學素養。
(二)有利于增強幼兒的想象力
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是人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茖W繪本集繪畫與科學知識于一體,其內容廣泛,涉及動物、植物、天文地理、物理、人文等領域,內容既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還具有科學知識普及性,符合幼兒的學習水平和認知邏輯。教師開展科學繪本教學活動,能喚起幼兒對科學的好奇心,讓幼兒結合故事和配圖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夠增強幼兒的想象力。
(三)有助于提升幼兒的生活認知水平
近年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技的創新和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舒適方便,科技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培養幼兒的科學意識和探索能力,有助于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提升幼兒的生活認知水平。
(一)選擇生活化的繪本內容,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欲望
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不同,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特點也有所不同。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科學探索教學活動時,應結合幼兒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繪本。幼兒園科學繪本課程活動應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激發幼兒對日常生活中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教師要注重科學繪本內容的選擇,繪本內容要與幼兒日常生活實際相聯系,要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和認知特點,要體現科學繪本的價值和功能。首先,教師選擇的科學繪本應以生活化內容為主;其次,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應為幼兒創設生活化的探究環境;最后,教師應利用家園合作教育模式,發動家長資源,在日常生活中結合繪本內容積極開展科學探索活動。
例如,教師可以在幼兒園科學項目課程中引入繪本《牙齒旅行記》,它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通過繪本閱讀教學活動,利用《牙齒旅行記》繪本中形象生動的圖畫,為幼兒直觀地展示身體的部分器官,讓幼兒對身體器官具有初步的認知,并結合形象趣味、簡單生動的文字,激發幼兒探索身體器官的興趣,進而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再如,關于分數和分配的繪本《各國的早操》、關于多種數數的繪本《世界上最帥的豬》《時間故事》等,它們都具有豐富的畫面、有趣的故事、形象化的思維。教師可利用這些繪本幫助幼兒理解數學方面的知識,增強幼兒的思維能力,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
(二)優化繪本閱讀課程活動設計,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和創新
教師將科學繪本融入幼兒園科學課程活動,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科學意識,讓幼兒感受科學的魅力,幫助幼兒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幼兒的科學思維。教師在利用繪本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要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要結合繪本內容突出繪本的科學教育意義和價值。幼兒教師要精心設計科學課程活動,借助科學繪本背景和繪本故事內容,將繪本內容和科學知識相結合,讓幼兒體驗探索科學知識的樂趣。在具體的科學繪本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優化各個教學環節,如結合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繪本閱讀指導,通過看、聽、猜、想、問等學習過程實現科學活動的延伸,以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例如,科學繪本《一寸蟲》講述了一個微小的“小家伙”一寸蟲,不僅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在一片大森林中獲得生存的能力,還能積極利用自己的特點幫助森林中的小伙伴,給他們帶來便利和快樂。教師利用繪本《一寸蟲》開展科學課程活動時,不僅要讓幼兒觀察繪本中有趣的圖片和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所蘊含的深層意義,還要深入挖掘繪本的科學價值,引導幼兒認識長度單位“寸”,幫助幼兒建立“測量”的概念。教師可以結合繪本《一寸蟲》的故事情節,引導幼兒自主嘗試測量,讓幼兒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測量,從而加深幼兒的印象。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幼兒展示正確的測量方法,并指導幼兒再次進行測量,從而豐富幼兒的測量經驗。這種具有趣味性的科學探索課程活動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測量興趣,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提高幼兒的科學探索能力。
(三)豐富教學方式,增強科學知識的傳授效果
幼兒園設立科學課程活動的目的是向幼兒傳授科學知識,豐富幼兒的認知與經驗。但在當前的科學活動課程中,部分幼兒教師僅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講解科學知識,幼兒難以理解,無法達到傳授科學知識的目的。因此,教師可以在科學活動課程中引入科學繪本,利用其豐富多彩的畫面、簡單生動且有趣的故事情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以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欲望,提高幼兒的科學素養。
例如,在生活中,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由于其特殊性和一些家長平時的錯誤引導,導致部分幼兒覺得放屁是一件令人非常難堪的事情。對于這種生理現象,教師若僅僅依靠語言解釋,難以使幼兒理解和接受。教師可以利用科學繪本《每個人都噗》,讓幼兒通過閱讀繪本明白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在整個科學教學活動中,幼兒可針對繪本內容相互討論、相互交流,了解放屁的原因,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幼兒其科學探索的欲望,豐富自身的科學知識。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之一。在幼兒園科學項目課程實踐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趣味性的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豐富幼兒科學繪本的閱讀體驗,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例如,在利用繪本《小黃和小藍》開展科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先讓幼兒自主閱讀繪本,讓幼兒大致了解小黃和小藍的故事,然后組織幼兒根據故事情節開展角色扮演游戲,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體驗故事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體驗故事中人物的心態和感受,讓幼兒領悟故事的內涵,感受科學的魅力。
總之,幼兒園科學項目課程活動是幼兒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而科學繪本具有重要的科學教育價值。教師在科學探索活動中引入科學繪本,有利于豐富幼兒園的閱讀資源,提高幼兒的想象力,提升幼兒的生活認知水平。教師在利用繪本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要選擇內容生活化的繪本,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以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興趣,培養幼兒的科學意識,提升幼兒的科學素養。
(作者單位:啟東市茅家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