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貴州省余慶縣龍溪鎮中心幼兒園 貴州余慶 564407)
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兒童是祖國未來的花朵。由此兒童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基石,是建設人才強國的基石。國家和地方在高度發展經濟的同時,十分重視我國的幼兒教育。特殊幼兒是幼兒中的一個群體,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群體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作為一名農村幼兒教師,我們必須關注農村特殊幼兒的成長,努力讓農村特殊幼兒在幼兒教育中得到同步發展。
事業心是做好一切事業的根本動力,幼兒教育事業心是做好幼兒教育教學的根本動力。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但努力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更要堅定自己所從事的幼兒教育事業,在工作中努力探索,不斷克服種種困難,尋找幼兒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特別是面對特殊幼兒,我們更要認真思索,尋找促進特殊幼兒的方法,使他們融入群體,讓特殊幼兒得到同步發展。高爾基說過:“教育幼兒的事業是要求對幼兒有偉大愛撫的事業”。這就要求我們面對幼兒的態度,特別是特殊幼兒的態度要溫和、寬容、不偏愛,尊重特殊幼兒的人格,保護幼兒的合法權益,做特殊幼兒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以一顆純真的童心,架起通往特殊幼兒心靈的橋梁,走進特殊幼兒,用自己的愛心去呵護特殊幼兒的成長,讓他在幼兒園中逐步實現同步發展。
我們都知道特殊兒童是指與正常兒童在各方面有顯著差異的各類兒童。他們的差異可能表現為智力、感官、情緒、肢體、行為或語言等方面,既包括發展上低于正常的兒童,也包括高于正常的發展的兒童,以及有輕微破壞行為的兒童。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由此我們必須關注特殊幼兒的日常生活,用自己寬容、溫和的態度加以引導。充分利用幼兒的相互活動加以誘導,逐步讓這樣的幼兒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例如:在2019年9月的一天,這是中班幼兒開學的第一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特殊的兒童,他叫胡××,今年4歲,患有中度自閉癥,家住在鎮上的小區里。剛一進教室,他就躲在教室里的窗簾下,不想被別人發現,時不時還發出尖叫的聲音。在窗簾下玩累了就把鞋子脫了坐在教室的桌子上,拿出靠近桌子上的一筐拼插積木自顧自的玩起來。用積木一會拼成一個小汽車,一會又拼成一把小手槍。正在玩著高興的時候,他隨手就把手里的玩具往桌上一扔,像一只小跳蟲一樣。跳下桌子,拖著自己的鞋子,急急忙忙的跑到喝水的地方,看見飲水機下有一個小桶,褲子一脫就尿了起來。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小桶里就裝上了小半桶尿液。這一刻我的心里是又好氣,又好笑。當他抬頭看見我時,臉頓時怔住了,見他用無辜的眼神看著我,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你應該做點什么,你應主動去幫助他。我拉住他稚嫩的小手,用溫和的語氣和慈祥的眼神對他說:“小胡,這不是尿尿的地方,記住尿尿要到廁所里去。跟我來,我帶你去上廁所”。他聽見我關心的話語,原本緊張的心情,放松了許多。跟著我徑直走到教室旁的衛生間。我指著男孩子的衛生間對他說:“這是小便的地方,你要是想尿尿,你就來這里”。他似乎聽懂了我說的話,點了點頭。回到教室我還指派一名小老師,休息時專門帶他一起去上廁所。從這以后我發現,他會主動來到衛生間上廁所,再也不會隨便小便了。
很多時候,特殊幼兒的形成都與日常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時刻關注特殊幼兒的日常生活,用自己的愛心去加以引導,特殊幼兒也能像正常幼兒一樣養成良好的習慣。
特殊幼兒的表現是多樣性的,是復雜的,他們大多表現為很不合群。有人把他們比作是:“星星的孩子”,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接近他人,不許他人接近自己,缺乏與他人交流意識。如自閉癥兒童,有人曾這樣描述他們:“自閉癥兒童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為自己而活;但是自閉癥兒童的父母是痛苦的,因為他們承受著巨大且無法言語的壓力”。家長們把這樣的特殊幼兒送入幼兒園,讓他們能走進教室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生活,一起游戲,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是特殊幼兒父母的期盼。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要區別對待這樣的孩子,特別是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我們更應該關注這樣的孩子。讓他們學會融入群體,在群體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逐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逐步敢于交流,敢于合作,得到同步發展。

例如: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孩子們早早的吃過早點。班級的孩子跟著我一同來到了幼兒園教學樓下的大操場里。今天我們班的戶外游戲活動是玩打“地鼠”。我們做完熱身運動后,就把玩打“地鼠”游戲所需的材料拿了出來。我剛打開打“地鼠”游戲所需的布,孩子們就非常興奮的圍在了我的周圍。一個個的擦拳磨掌,躍躍欲試,而我抬頭看見,我班有自閉癥的兒童小龍獨自一個人站在不遠處,不時的看著我們,我知道他此時的心情很復雜,想過來但又不敢。看見這樣的景象,我一邊揮動我的手,一邊說:“小龍,快來幫我,幫我拉住這個布,我們一起來玩打地鼠的游戲”。聽到我的話后,他緩緩跑了過來,拉住布上的一個小角。打地鼠游戲開始了,一個個小地鼠們都逗農夫,讓農夫用手里的塑料錘子打自己。小龍看見旁邊的小伙伴們都玩得很高興,他也高興的跳了起來,并哈哈的笑出聲來。這是我第一次見他笑,原來自閉癥的孩子不是不喜歡和同伴一起玩,有時可能是害怕和同伴接觸。見此機會,我又讓他去當農夫,站在布中間的小洞里。他拿著打地鼠的小錘子更加高興起來。充當小地鼠的小朋友們也大聲的喊著:“小龍你快來打我呀,我在這里”。一會又說;“哈哈你打不到我”。活動就這樣一直到結束,小龍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其實作為一名自閉癥的兒童,他還是想跟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的,更多的時候是由于自己獨處的時間久了,就不會主動去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該主動的去幫助他,把他帶入孩子們游戲的氛圍中,體驗游戲的快樂,讓他們逐步樹立自己的自信心,這樣的特殊兒童也會得到發展。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家庭教育會使生活在其中的幼兒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即使是與普通幼兒不同的特殊幼兒,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的影響下,也會尋到自己前進的路,不斷前進。在我們廣大的農村,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差異,使得家庭教育比較薄弱,對于農村特殊幼兒的家庭教育可謂是更差了,可能更是不知該怎么去辦。為此,作為一名農村幼兒教師,要促進農村特殊幼兒的同步發展,我們必須多走進特殊幼兒的家庭。多為特殊幼兒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的幫助,家校共同合作,是能有效改變兒童現狀,促進兒童發展的。例如:建議家長多把孩子帶到戶外去活動。如自閉癥的孩子,他是自己關上了心靈的那扇窗戶。要想孩子變得和同齡人的孩子一樣開朗活撥,作為孩子的父母就要在空閑的時候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人和事物,教給孩子與人交往的方法,逐步學習交往的技能。讓孩子在不斷交往和學習中,漸漸打開心靈的那扇窗戶。漸漸的他就會微笑,就會變得陽光,不再像以前那樣呆呆地、傻傻的站在某一個角落。
學前教育改革的春風吹響大地,隨著農村幼兒教育的蓬勃發展,農村特殊幼兒的發展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關注農村特殊幼兒的發展正成為我們農村幼兒教師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只要我們樹立堅定的事業心,努力學習新的教育方法;用一顆愛心去呵護我們的特殊幼兒;從特殊幼兒的日常生活做起,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活動中,多引導他們參與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樹立自信心,我們農村的特殊幼兒也會得到有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