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升艷
(萊州市工人文化宮 山東省萊州市 261400)

群眾文化活動是指人們主動參與的自我娛樂性質的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活動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目前主要是以多樣化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作為展現形式,群眾文化活動效果顯著,知名度高,受群眾認可就可以稱之為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因此,文化宮作為政府設立的文化娛樂組織機構,應當以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滿足人民文化需求,打造特色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為工作內容,提高群眾對文化活動的參與度和認同度,這是新時期對文化宮工作提出的更層次新要求。
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是要通過賦予群眾文化活動一個更明顯特征使其產生更大的影響力,被更多群眾了解和認可,形成相對穩定的體系,以保證活動的可持續性。其構建是需要保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文藝演出、文化展覽等活動實現的,同時也是要堅持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眾參與度,使其文化價值最大化,這就要求文化活動組織者基于群眾參與度、認可度、美譽度、知名度來著手打造。此外,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塑造離不開與當地特色文化和民風民俗的結合,在構建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時,組織者要從群眾的生活出發,立足于時代發展,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群眾精神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也能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文化服務提供與群眾需求脫節。目前一些地區的文化宮實際服務受眾過于廣泛,導致所制作的文化活動相對籠統,缺乏針對性,影響了文化宮發展和群眾需求的結合,出現了群眾需求與實際文化服務脫節的情況,對群眾的吸引力不足。同時,文化宮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缺乏相對比較完善的反饋機制,進而致使群眾的整體參與度相對較低。此外,文化服務的產品缺乏質量保證也是當前存在的問題之一。許多相關人員在文化產品的品牌建設和管理方面的意識較弱,造成的活動形式單一和內容無聊等問題出現。當前,人民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需求除了豐富業余生活之外,還希望了解到更多的文化信息,學習到更多新知識。但是從當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現狀來看,群眾文化活動和群眾需求有差距,脫離特色當地文化和風俗習慣,導致群眾文化活動沒有真正體現其作用。
群眾文化活動資金不足。目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資金主要來源是政府撥款。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地方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對文化建設缺乏應有的重視,導致群眾文化活動建設的資金投入非常有限,或者是投入的資金沒有完全被用于活動建設,造成群眾文化建設難以完全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相關部門隊伍綜合素質有待提升。文化宮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組織方和宣傳部門,其中文化宮的工作人員是開展文化活動的主要執行者,所以工作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群眾文化活動效果。但是目前,許多地區的文化宮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一些工作人員甚至不是專業的文化管理人員,而是居民志愿者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兼任的,同時,隨著擁有專業水準和豐富工作經驗的工作人員離退休,新職員在實踐方面能力欠缺,無法將專業知識充分應用于工作崗位,沒能充分發揮新職員帶來的工作新活力。此外,許多工作人員沒有深入了解群眾需求,沒有做好換位思考,缺乏深入基層的意識和經驗,導致最終文化產品嚴重缺乏群眾基礎。這就導致其在工作中缺乏專業的活動組織知識和活動組織經驗,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和建立群眾文化活動產品時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以群眾需求為工作出發點,緊密聯系群眾依靠群眾。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化成功與否的評判條件之一是群眾是否認同并參與程度,同時群眾文化活動的持續時間和影響都與群眾的評價緊密相關。因此,在文化宮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和品牌化文化活動打造過程中,要堅持踐行群眾路線,明確活動的目的是服務群眾,所以要聯系群眾、依靠群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被群眾認可,獲得群眾的支持和信任。例如,文化宮可以結合社區組織百姓舞臺,讓群眾自己選擇喜歡的活動,并表現出來——在萊州,經常會有跳廣場舞、演唱戲曲歌曲的活動,在政府組織和集中撥付資金的基礎上,積極鼓勵群眾參與,不僅在活動內容上有了新突破,也擴大了群眾的參與度,現在常態化的群眾文藝匯演、送戲下鄉,群眾讀書月等活動都在逐步形成了當地特色,被作為優秀案例在其他地區以供借鑒。品牌化群眾文化活動是最貼近普通民眾文化需求的,具有強烈的群眾吸引力,更容易激發其參與意愿。此外,在節假日組織群眾文化活動也更有利于品牌塑造,因為各地都有自己較為獨特的節日習俗,所以將節日文化活動作為起點,如在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打造群眾賞月和猜燈謎活動更容易引起群眾的共鳴,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播了當地文化習俗,對于一些習俗的傳承和保護有著積極意義。作為群眾文化工作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文化宮需要深入了解群眾訴求,為更多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的文化活動,在群眾的認可和建議中不斷優化活動內容和形式,以這種良好的工作模式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品牌價值。
做好活動策劃工作,注重活動意義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打造品牌化的群眾文化活動首先需要組織人員重視活動規劃,在項目設計過程中,要兼顧群眾的需求和時代發展,既要提供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也要與時俱進,在審美和活動方式上有所創新。在活動目的確定之后,需要明確具體的活動主題和名稱,選擇符合群眾審美以及有吸引力的形象標識提高群眾的關注,然后借助各種媒介和自媒體進行宣傳,擴大群眾對活動的了解。因為群眾文化是為了群眾需求而產生的,所以要降低區域的限制影響文化娛樂活動的開展所導致的整體群眾文化活動輻射面過小,支持力度不足。這就要求組織者自行和引導群眾擴大活動傳播途徑,如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軟件進行信息傳播,擴大區域內群眾的傳播,促使群眾文化品牌的影響力擴大。此外,組織者要明確文化活動品牌化的打造最根本的還是要依靠活動內容,所以在內容的選擇和活動安排方面要進行精心策劃,合理規劃每場活動的時間和各類活動的組織周期,既能保持活動的連續性,又在內容上有所差別,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例如書畫作品比賽和展覽與流行音樂會、戲劇梨園會等交替進行,保證群眾愛好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滿足。同時,文化宮在活動策劃和組織時可以充分結合傳統文化,因為現在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群都對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崇敬之情,所以將傳統文化融入群眾文化活動中也是激發和保持文化品牌生命力的重要措施。我國幅員遼闊且歷史悠久,所以在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中各地區、各民族之間也有文化差異,各具特色,借助當地不同的燦爛民俗習慣和文化特征,因地制宜地開展群眾活動,在品牌化塑造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喚醒和增強人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意識,為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化戰略注入長久活力。
保證活動的有序性和創新性,贏得群眾的認可和贊譽。文化宮在群眾文化活動組織方面應當進行周密安排并安排有豐富活動經驗的人負責現場把控,確保活動正常有序進行。活動組織會直接影響到群眾的參與感受和對活動的評價,所以活動的有序性是得到群眾認可的前提。此外,除了舉行公園太極教學和廣場舞比賽滿足年長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年輕人的休閑時間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加變得越來越少,與人交往的機會也變少,所以對此文化宮也可以舉辦年輕人交流活動,定期舉辦一些年輕人喜歡的活動,或者借助七夕或者是情人節組織策劃交友活動,為有意愿的群眾牽線,吸引更多的單身人士來參與,從而形成多層次的立體群眾文化活動體系,久而久之形成活動品牌。
保證人力資源和財政資金的支持。文化宮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需要充足的人力資源和資金支持,盡管近年來,政府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視程度提高,但是整體看來,資金和人員的配置還不足,所以在資金方面依靠政府財政撥款可能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活動需求。因此,文化宮可以思考和探索政府引導和社會運作相結合的發展路線,這種模式主要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部分資金補助,然后吸引當地企業或者團體參與投資和活動組織,共同打造品牌化的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企業形象的塑造,同時也能解決文化宮在群眾文化活動資金缺乏和人員不足的問題,通過社會化運作和現代化管理打造文化活動品牌效應。同時,在收到運作資金后,文化宮要建立相應的預算制度和考核制度,以確保文化活動有效開展,把有限的資源合理配置。此外,文化宮要做好公益性身份和經營性身份的兼顧,保證活動是真的為民服務的同時考慮到市場化運作的合理需求,學習文化活動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打造更多更優質的群眾文化活動。
綜上所述,在黨和政府對文化文藝事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的新時代,文化宮要明確文化工作的根本目標,將其作為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原則。文化宮是現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踐行者,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單位,因此在工作中要積極思考推出更多樣化的藝術精品,讓群眾在精神方面得到享受,同時要做好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打造具有當地文化特色且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以文化宮作為主要平臺,借助社會各界的力量不斷強化群眾文化品牌效應,擴大文化覆蓋面,讓更多群眾從社會公共文化服務事業體系建設成果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