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遺產是城市不可再生的社會發展資源。在黨中央高度重視傳統文化保護傳承,提出“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將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優勢轉化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文化遺產保護之路,是科技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重要責任,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新課題。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歷史研究所為梁思成、劉敦楨先生于1958年開創,屬于我國較早開展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的專業機構。目前主要咨詢業務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研究、大遺址保護展示規劃與工程、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規劃、歷史文化名城與傳統村落及民居的研究與保護等。本期發表的專欄論文均由中國院歷史所青年設計師、科研工作者結合項目實踐所撰寫,內容涉及文物保護法律法規梳理、大遺址保護研究、遺址公園理論辨析與規劃實踐、遺產保護策略及實踐等,從法律法規、理論研究、實踐應用3個層面來探索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路徑”。
探索新時代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路徑”需要各學科聯手、各專業聯合,從多角度切入,群策群力,讓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