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燕
哮喘是以氣道高反應和慢性氣道炎癥為特征的一種異質性疾病,患者會出現多種臨床癥狀,如咳嗽、胸悶、喘息等;同時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如肺心病、肺氣腫、呼吸衰竭等。哮喘與多種因素存在密切關系,如種族、性別、遺傳、感染、環境污染、食物、變應原等。尤其是近些年因生活方式改變、環境惡化等,其發病率呈現增加趨勢。
哮喘屬于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接受維持治療,甚至需要終身治療。該疾病的病理基礎為氣道慢性變應性炎癥,且對外界刺激十分敏感,所以在對哮喘患者進行治療時不能一味使用支氣管舒張藥物,還應在此基礎上加強降低氣道反應性及抗炎治療。那么,哮喘患者應該怎樣有效治療呢?
1支氣管擴張劑
支氣管擴張劑即為止喘藥物,可起到控制哮喘急性發作與解除支氣管痙攣的效果,但無法發揮抗炎作用。該藥物具有效果顯著且起效速度快的優勢,患者容易接受,但由于其僅起到緩解癥狀的效果,因此不能過于依賴。支氣管擴張劑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屬于強力支氣管收縮劑,已經證實具有防治哮喘的效果;二是抗膽堿類藥物,可松弛氣道平滑肌,同時具有改善微循環效果;三是茶堿類藥物,有松弛氣道平滑肌、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臟、促進呼吸道排出分泌物的作用;四是β2受體激動劑,能夠舒張支氣管,使氣道上皮細胞纖毛的清除作用增強。
2預防類藥物
預防類藥物無法起到止喘效果,但長期使用能夠使患者急性發作次數減少,減輕發作程度。常用的預防類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皮質激素(類固醇)吸入劑,如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等,通過吸入方式給藥,可直達病灶,能夠消除炎癥,預防黏膜水腫;二是酮替芬,能夠減輕患者的過敏反應,同時起到預防效果;
三是色甘酸鈉,可對運動造成的哮喘及變態反應性哮喘起到預防作用。
3免疫調節劑
隨著對哮喘發病機制及慢性炎癥機制的不斷了解,免疫調節劑成為治療哮喘的一種方法。給予患者免疫調節劑,可增強免疫功能,有效抵抗感染,降低哮喘發作頻率。目前臨床常用的免疫調節劑有:轉移因子、乳珍、胸腺肽、卡曼舒糖漿等,對感染造成的哮喘患者具有理想的治療效果。
4脫敏療法
給予哮喘患者脫敏療法,能夠使其對過敏物質的反應程度減輕,進而起到預防哮喘發作的效果。具體方法是以少量的過敏原對患者進行不斷刺激,讓其能夠逐漸耐受,以后在接觸到過敏原后不會發生哮喘,進而起到治療效果。但該療法僅適用于過敏性哮喘患者,且需要明確過敏原,療程長且容易復發,目前已逐漸被其他方法取代。
哮喘目前無法根治,患者在與變應原接觸后會反復發作,造成氣道發生不可逆性的病理改變,進而引發相關并發癥,導致預后不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不僅需要嚴格遵守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同時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戒煙。可顯著改善肺功能,降低哮喘發病率,同時還要避免被動吸煙。(2)做好家中室溫調節。夏季不能貪涼,確保室內溫度適中;冬季家中使用空調時溫度則不能過高,避免與室外溫差過大。(3)加強鍛煉。每周至少運動5天,每次運動不少于30分鐘,以提高自身的體質與抵抗能力。(4)控制飲食。避免攝入引發過敏的食物。攝取的食物要均衡搭配,以優質蛋白、高熱量、低脂肪為主,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蔬菜和水果;(5)必須要嚴格遵守醫囑,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