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婦科疾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也要實施合理的護理,以提升治療效果和改善患者預后。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子宮肌瘤的相關知識,以及常用護理方法。
1什么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也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腫瘤。根據腫瘤在宮體內肌肉分布位置不同,可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一般來說,本疾病主要發生在30~50歲的女性中,20歲以下的女性一般不會患。雖然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但隨著病情的發展,子宮內的腫瘤會不斷變大,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因此育齡女性要注意。
2子宮肌瘤的患病原因
(1)如果月經初潮年齡比較早,患子宮肌瘤的概率會比較高;可以生育的女性子宮肌瘤的發病率比不孕的女性低;如果妊娠的次數越多,子宮肌瘤的發病率也會減少,主要原因是妊娠會減少雌激素作用的時間。(2)由于子宮是在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性腺軸上,所以通常對人的情緒很敏感。不良情緒會導致雌孕激素分泌異常,增加子宮肌瘤的發生率。(3)性生活是否正常和子宮健康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經常性生活失調,就會導致激素分泌出現異常,使盆腔慢性充血,患上子宮肌瘤。(4)很多研究表明,肥胖和子宮肌瘤的發病有很大的關系。女性如果體重增加10kg,患子宮肌瘤的概率就會增加21%。(5)攝入外源性雌激素類物質是患子宮肌瘤重要因素,特別是高激素飲食。一些食品、藥品和保健品激素含量較高,但是很多女性對這類食品并沒有清晰的認知,食用過多就會導致身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出現異常,誘發子宮肌瘤。
3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
(1)月經發生變化,經量變多或者經期時間增加,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癥狀,常見于比較大的肌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伴壞死或者感染的時候,依然會伴有持續性陰道出血和膿血性排液。(2)白帶增多,伴有感染時會出現膿血性白帶。(3)壓迫膀胱三角出現尿潴留,壓迫膀胱出現尿頻,壓迫直腸出現便秘。(4)經常經量增加導致貧血,嚴重者還會伴有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5)黏膜下肌瘤刺激子宮收縮,出現痙攣性疼痛;肌壁前肌瘤導致繼發性痛經;肌瘤變大后壓迫盆腔臟器、血管等導致下腹脹痛感。(6)導致患者出現不孕的情況,增加流產概率。
4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
4.1 定期復查
對于沒有明顯癥狀的患者,不需要采用手術治療,定期進行復查觀察子宮有沒有增大。檢查后如果肌瘤增大比較快,或者壓迫癥狀比較嚴重,采用手術治療。
4.2 藥物治療
米非司酮是近些年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一種新型孕激素拮抗劑,可以減小肌瘤體積。他莫昔芬可抑制肌瘤的增長,一部分患者因長期使用會導致子宮肌瘤增大,誘發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內膜癌;達那唑常用在手術前或者不適合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但一旦停藥,子宮肌瘤就會增大。
4.3 介入治療
通過向子宮動脈里面打栓塞劑,使肌瘤的血管被栓塞,造成肌瘤內部缺血壞死。但由于子宮的血供比較豐富,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4.4 手術治療
包含子宮切除術、子宮動脈栓塞術、肌瘤切除術等,其治療效果均比較顯著,通常比其他治療方法的效果更好。
5子宮肌瘤的常用護理方法
(1)進行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患者,應該有家屬陪同,嚴密監測患者的身體指標,特別是患者的體溫。如果體溫上升,要盡快通知醫生處理。反復詢問患者有沒有出現惡心、腹痛等不良癥狀;手術后要細心觀察切口情況;要盡早下床活動,不要一直臥床休養,可以有效預防粘連等并發癥。(2)患者應調整飲食,保證每天攝入適量的營養,禁止食用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由于子宮肌瘤會導致身體發熱,所以應該多飲水。(3)調整好作息。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能低于8小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劇烈活動,不要太勞累;注意調整好情緒;定期鍛煉,有效提升自身免疫力。(4)患子宮肌瘤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和診斷;按照醫生的要求使用藥物,不能擅自停換藥,應在醫生明確告知痊愈后再停藥。痊愈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病情復發。(5)手術后,如出現切口疼痛的情況,家屬要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多和患者聊天,手術第2天幫助患者取半臥位,使其疼痛感有所緩解。如果是疼痛感比較嚴重,可根據醫生的要求使用止痛藥。(6)平時經常用溫水清潔外陰,不要使用劣質的婦科消毒劑,最好不要去公共浴室沐浴。盡量選擇棉質或含棉量高的內褲,因為含棉量高的內褲透氣性、吸濕性比較好。內褲要每天更換,清洗內褲的時候要用熱水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內褲清洗后應該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晾曬,有效的消毒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