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生 楊長福 羅汝耿
摘要:目的:探究希羅達在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給予希羅達單藥治療,設定希羅達單藥治療劑量為2500 mg/(m2·d),設定一個治療周期包含3周,其中連續服藥2周后暫停服藥1周設定為一個治療周期,每位患者均進行至少2個治療周期,治療后觀察患者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結果:30例轉移性乳腺癌治療后無完全緩解患者,部分緩解11例,穩定患者13例,進展患者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36.67%,治療總有益率這80.00%;不良反應主要為手足綜合征及腸胃道疾病。結論:臨床對于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應用希羅達治療,近期療效較為顯著,腫瘤控制率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雖存在一定不良反應但均可通過治療得到控制。
關鍵詞:轉移性乳腺癌;希羅達;不良反應
轉移性腺癌(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又稱“癌細胞擴散”,是指原發于其它器官系統的一種癌性病變,直接浸潤蔓延或氣道種植或淋巴管或血管等途徑轉移至其它器官并繼續增殖生長,形成與原發瘤同樣性質癌腫的癌癥。當前臨床常見轉移性腺癌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癌、轉移性乳腺癌、轉移性肺癌、轉移性肝癌、腹膜轉移癌、轉移性骨腫瘤等[1~2]。轉移性乳腺癌是一種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臨床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一旦常規乳腺癌發生轉移,致死率非常高,存活時間短,根據相關臨床資料顯示[3]: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時間僅為18~24個月。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化療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治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化療藥物為紫杉醇料藥物及蒽環類藥物,蒽環類藥物在治療過程中可在患者體內累積導致心臟毒性劑量的增加[4]。因此,臨床亟需一種應用效果更好的化療藥物。本研究分析希羅達在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為女性;治療前經病理檢測確診存在浸潤導管癌24例,炎性乳腺癌2例,髓樣癌3例,硬癌1例。根據臨床病理分期所有患者均為Ⅳ期,并存在不同程度病灶轉移且病灶可進行測量,其中胸壁轉移結節5例,腋窩淋巴結轉移9例,對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1例,肺轉移8例,骨轉移11例,肝轉移6例,所有患者卡氏評分(KPS評分)均高于60分。30例患者均為做過多程化療的復治患者,其中6例有紫杉醇類藥物用藥史,30例有蒽環類藥物用藥史。
納入標準:治療前均經血常規、肝腎功能、胸部X光片、CT或B超等檢查、化療前體力活動狀態評分(PS評分)在區間0-1內;神經功能及語言功能均正常,并愿意配合本研究;口服希羅達具有良好的依從性。排除標準:患者對希羅達具有嚴重副反應或對希羅達代謝產物(氟嘧啶)具有過敏史;患者對本研究不認同,不愿意參與本研究;具有神經功能及語言功能缺陷,治療依從性差,不能配合本研究。
1.2 治療方法
設定希羅達(國藥準字H20133365)單藥治療藥方為2500 mg/(m2·d),分早晚餐后30 min服用,每天2次。設定一個治療周期包含3周,其中連續服藥2周后暫停服藥1周設定為一個治療周期,每位患者均進行至少2個治療周期,并在每個周期化療前后對患者生化指標及血常規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實體瘤療效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及進展(PD)[5]。CR:可見病變完全消失,時間超過1個月;PR:腫塊縮小50%以上,時間長于4周;SD:腫塊縮小幅度低于50%或增大幅度低于25%;PD:至少一個病變增大25%以上或出現新病變。治療總有效(RR)=CR+PR。臨床治療獲益=CR+PR+PD。(2)治療安全性:包括手足綜合征、厭食惡心、腹瀉、腹脹、頭昏、口炎、中性粒細胞減少及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結果
2.1 治療效果分析
30例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希羅達單藥治療后無完全緩解患者,部分緩解11例,穩定患者13例,進展患者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36.67%,治療總有益率為80.00%。
2.3 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分析
治療期間患者不良反應主要集中于手足綜合征(36.67%)及腸胃道疾病(厭食、惡心、腹瀉、腹脹),但癥狀均不嚴重,患者可耐受并繼續完成規定療程的治療。見表1。
3討論
乳腺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由于乳腺并非人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主要器官,因此原位性乳腺癌對生命威脅較低,但癌變的乳腺細胞會缺失正常細胞特性而發生脫落現象,一旦脫落,乳腺癌細胞將呈游離態并隨著血液或淋巴逐漸蔓延至全身組織,形成轉移,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針對常規化療耐藥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應用總有效率高、副作用小的化療藥物尤為重要。
希羅達(卡培他濱)是一種新型的口服性氟尿嘧啶類抗腫瘤藥物,可通過抑制腫瘤組織DNA、RNA及蛋白質合成,進而達到治療腫瘤的作用[6~7]。作為一種口服化療藥物,希羅達及其代謝產物對人體身體健康并不會產生影響,無明顯毒副作用,且希羅達在人體內最終代謝產物為細胞周期特異性產物5-氟化嘧啶,相比于同等劑量的常規化療藥物具有作用時間長及作用效果較好。本研究將希羅達分早晚餐后30 min口服,每天2次的治療形式更加貼近5-氟化嘧啶的持續靜脈給藥機制,更好地提升了其抗癌效果,而相比于常規化療藥物的靜脈給藥,口服治療也更加方便安全。
本研究結果顯示,30例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希羅達單藥治療后無完全緩解,部分緩解11例,穩定患者13例,進展患者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36.67%,治療總有益率為80.00%,治療期間不良反應主要集中于手足綜合征及腸胃道疾病,但癥狀均不嚴重,患者可耐受并繼續完成規定療程的治療。與甲氨喋呤、環磷酰胺和5-氟脲嘧啶腫瘤聯合化療方案(CMF方案)相比,希羅達口服治療的治療總有效率及患者生存率與CMF方案結果無顯著差異,但口服希羅達治療引起的毒副作用較易處理。
綜上所述,臨床對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應用希羅達治療,近期療效較為顯著,腫瘤控制率良好,雖存在一定毒副反應但均可通過治療得到控制,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堵冬冬,張暉.年輕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因素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21):2506-2509.
[2]包玉晴,陳方滿.乳腺癌影像學現狀及其與相關免疫組化指標關系的研究進展[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15):1809-1811.
[3]楊慶榮.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的價值[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7):806-807.
[4]鄧文靜,林秀欣,周偉,等.Tau蛋白表達與轉移性乳腺癌紫杉類化療療效關系的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4):1801-1802.
[5]史恩紅,石麗欣,姜海微,等.希羅達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校醫,2014,28(12):945.
[6]周勰.用希羅達治療復發轉移性乳腺癌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8):148-149.
[7]趙韜,邵清,張汀榮,等.希羅達在轉移性乳腺癌維持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7):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