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玲 肖夏
摘要:目的:分析小兒肺炎并發慢性心力衰竭的護理方式,探討綜合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入院治療的160例肺炎并發慢性心力衰竭患兒,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常規護理組與綜合護理組,各80例。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綜合護理組住院時間、心衰糾正時間短于常規護理組,住院費用少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兒肺炎并發慢性心力衰竭患兒在治療護理期間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縮短心衰糾正時間,降低住院花費,縮短住院時間,有利于減輕家長的經濟壓力。
關鍵詞:小兒肺炎;慢性心力衰竭;綜合護理
近年來,臨床發現小兒肺炎并發慢性心力衰竭的患兒越來越多,此類患兒若未及時接受搶救治療,極易造成患兒死亡[1]。在臨床積極搶救患兒的同時,護理措施也在疾病救治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起到改善臨床癥狀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對小兒肺炎并發慢性心力衰竭患兒的護理方式進行分析,并探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臨床有效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入院治療的160例肺炎和慢性心力衰竭患兒,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常規護理組與綜合護理組,每組80例。對照組男38例,女42例;年齡0.5~7.0歲,平均(3.02±1.65)歲。觀察組39例,女41例;年齡0.5~7.0歲,平均(3.12±1.64)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對比研究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僅實施傳統的護理干預方法,密切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征,必要情況下給予心電監護,并給予適量的強心劑、擴血管藥物等,進行常規生活護理、心衰護理、健康護理等。綜合護理組從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心衰護理以及呼吸護理方面實施綜合護理。(1)心理護理。肺炎并發慢性心衰患兒會因疾病出現掙扎、哭鬧以及恐懼的反應,針對意識清醒的患兒,可與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還可通過肢體撫摸等行為幫助患兒放松心情,以此提升治療依從性。評估患兒家屬的照顧能力,盡可能滿足患兒的合理需求。(2)飲食護理。針對還需母乳喂養的患兒,鼓勵繼續保持母乳喂養,喂養時間控制在5 min以內,在保證營養供給的同時控制患兒進食量,以少食多餐為原則。針對非母乳喂養的患兒,飲食以清淡為主,也遵循少吃多餐的原,防止對心肺功能造成不必要的負擔。(3)心衰護理。根據患兒的心衰程度安排每天休息時間和運動量,對于輕度心衰患兒可以視情況增加休息時間,且在室內進行輕微的體力活動;對于中度心衰患兒必須限制活動,確保充足的臥床休養時間;對于重度心衰患兒進行絕對限制,維持絕對的臥床休養。與此同時,對患兒進行情緒安撫,防止因哭鬧增加心臟的耗氧量。(4)呼吸護理。調整患兒體位,確保呼吸暢通性,鼓勵患兒自主咳痰,年齡偏小的患兒則可進行人工吸痰處理,嚴重時給予吸氧治療。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心衰糾正時間以及住院費用。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加以處理,以(±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綜合護理組住院時間、心衰糾正時間均比常規護理組短,住院費用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在臨床中,肺炎是兒科極為常見的疾病,而小兒肺炎并發慢性心力衰竭相對于單純肺炎危險性更大。小兒肺炎并發慢性心力衰竭起病急促,發病后可在較短時間內快速進展,若不僅及時給予治療,極易導致患兒死亡[2]。本研究比較分析了常規護理干預與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并發慢性心力衰竭患兒的臨床作用,結果顯示,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患兒的心衰糾正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的患兒,同時,綜合護理組的住院費用也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綜合護理有助于縮短治療時間,降低醫療費用,進而減輕患兒家長的經濟壓力。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并發慢性心力衰竭治療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有臨床推廣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金愛林.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3):191-192.
[2]曾涵琴.個體化護理干預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臨床癥狀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2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