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榮
摘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普外科急性闌尾炎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普外科2019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56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圍手術期護理,觀察組接受優質護理。記錄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普外科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中應用優質護理,能夠明顯加快患者的恢復速度,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外科手術;優質護理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急腹癥的最常見病因。據統計,近年來急性闌尾炎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西方國家高達10%,我國發病率為8.5%左右[1]。急性闌尾炎易因膿腫及內、外瘺形成并發癥,而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是其常見并發癥。手術是治療急性闌尾炎的主要手段,有效的護理配合也必不可少,護理方法是否得當關系著手術的成敗與患者的預后[2]。本研究主要探討優質護理在普外科急性闌尾炎手術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普外科2019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56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8例。觀察組男18例,女10例;年齡12~63歲,平均(37.12±25.89)歲。對照組男19例,女9例;年齡12~64歲,平均(38.02±26.5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圍手術期護理,包括生活護理、環境護理和飲食護理等。觀察組予以優質護理。(1)術前心理護理:向患者和家屬講解病情、手術及治療過程、手術注意事項、術后加強營養的意義等,解釋疼痛的誘因,指導采取合適的應對措施;主動與患者交談,針對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耐心開導,減少對手術的恐懼心理。(2)術后全程護理:協助患者盡量下床走動,通過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保證腸胃正常蠕動,防止腸粘連。術后6~8 h采取半靠狀態減輕傷口的張力和疼痛,幫助患者引流、吸收。根據不同麻醉選擇適當臥位,腰椎麻醉去枕平臥6~12 h,連續硬膜外麻醉低枕平臥。視患者恢復情況,術后第1天流質飲食,第2天進軟食,在正常情況下,第3~4天可進普食,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協助,做好飲食指導。
1.3 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2)出院時由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進行主觀評價,包括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為(5.89±1.39) d,對照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為(8.46±1.13)d。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闌尾亦稱盲腸,是大腸起始段的管狀器官,僅一端與盲腸相通,梗阻可使管腔內分泌物積存,內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血運,管腔內細菌侵入受損黏膜也易致感染。此外,闌尾炎發病也和飲食習慣、遺傳有關。原則上,急性闌尾炎除黏膜水腫型可以保守治療,都應采用闌尾切除手術治療。而手術效果與密切的護理配合呈極大的相關性,有效正確的護理能使病情迅速恢復并有效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強化基礎護理,可使患者感受到護理服務的改善,從實踐效果來看,也確實優于常規護理。
在優質護理中,術前心理護理可幫助患者克服心理上的恐懼,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能力;術后全程護理能有效促進患者康復,預防腸粘連等并發癥。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優質護理措施全面、綜合,可以顯著改善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預后,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慧.探索普外科中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的護理效果和具體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7):115.
[2]曲比阿衣.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在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