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媛 萬潔 王燕 趙興政
摘要:目的:分析對重癥監護室危重癥患者中實施腸內營養安全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5月~12月重癥監護室救治的危重癥患者62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和腸內營養,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腸內營養安全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干預后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標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重癥監護室危重癥患者采取腸內營養安全護理,能夠使患者的營養狀況得到改善,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危重癥;重癥監護室;腸內營養安全護理;不良反應
危重癥通常是由于受到嚴重創傷或手術打擊后,患者病情嚴重、多變,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此時患者機體處于低免疫、低代謝狀態,易出現營養不良,影響治療效果,進而阻礙疾病的康復[1]。本研究針對重癥監護室危重患者采取腸內營養安全護理的價值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12月醫院重癥監護室危重癥患者62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對照組男20例,女11例;年齡32~70歲,平均年齡(52.11±2.47)歲。觀察組男21例,女10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2.49±2.63)歲。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同質性(P>0.05),可對比。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和腸內營養,對腸內營養所需日常物品按時清潔消毒,防止感染。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及輸注營養液的基礎上采取腸內營養安全護理。(1)制定合理護理方案。根據患者實際病情以及營養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預防護理干預措施,并且告知患者取得配合。(2)心理護理。危重癥患者病情嚴重,且處于重癥監護室密閉環境,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向患者普及相關疾病和護理知識,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解答患者的疑慮,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懷,進而消除不良情緒。(3)營養護理。為患者提供腸內營養,按照患者情況配制營養液,同時保證泵入過程無菌。(4)舒適性護理。進行腸內營養時,幫助患者調整為舒適體位,日常維持病房環境的整潔、舒適。兩組持續護理2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包括、腹瀉、反流、膽道感染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對比
兩組干預后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標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腸道是人體的消化器官,承擔著重要的營養吸收工作。腸內營養有助于維持腸黏膜結構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操作簡便,但需配合一定的護理措施。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干預后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標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腸內營養安全護理是由護理人員和營養師共同制定,綜合考慮患者的護理需求和營養需求,并為患者提供相應心理指導,促使患者配合相關治療和護理,進而改善患者營養吸收能力,降低不良發生發生情況。
綜上,針對重癥監護室危重癥患者采取腸內營養安全護理,能夠使患者的營養狀況得到有效改善,使整體治療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許湘華,尚艷,芮建宇.腸內營養安全護理在重癥監護室危重癥病人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1):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