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目的:對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分析對患者的影響。方法:選擇2020年1~2021年1月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并接受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療的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6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針對性護理。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疲乏、消化道反應、周圍神經病變及外周血白細胞減少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帶狀皰疹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接受硼替佐米皮下注射用藥的多發性骨髓瘤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防止藥物毒副作用引起的嚴重并發癥,促進疾病的轉歸,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多發性骨髓瘤;硼替佐米;皮下注射;針對性護理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常見的漿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發病后患者骨髓內會有大量的異常漿細胞克隆性增殖,從而引起廣泛溶骨性骨骼破壞、骨質疏松,同時還會不同程度地損害患者腎臟功能、免疫功能等[1]。硼替佐米是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一種靶向治療藥物,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相關研究指出,靜脈注射硼替佐米長期用藥會增加患者神經系統、肝功能損傷風險,皮下注射可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程度,更利于疾病的轉歸[2]。本研究著重探討對接受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療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20年1~2021年1月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并接受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療的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6例。研究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47~78歲,平均年齡(66.39±3.72)歲。對照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66.10±3.5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國多發性骨髓瘤診治指南》診斷標準,經影像學檢查確診;首次確診;病歷資料完整,意識清晰;接受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療。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環磷酰胺方案治療,在第1、4、8、11天給予硼替佐米1.3 mg/m2+環磷酰胺300 mg/m2,第1~2、4~5、8~9、11~12天給予地塞米松20 mg。硼替佐米給藥方式為皮下注射,使用生理鹽水稀釋成2.5 mg/ml的藥液,在患者雙側腹部、大腿外側4個注射點輪流進行注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1)護理評估:評估患者日常活動的能力和水平,鼓勵患者表達自己感受;評估營養不良、獲得性免疫異常、是否存在感染風險;評估疾病對軀體的威脅而導致心理情緒異常;評估病情進展等。(2)給藥前護理:焦慮、絕望、不安是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常見不良情緒,患者往往承受著心理及生理的巨大痛苦,不利于治療及病情轉歸。給藥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向患者介紹硼替佐米的藥物作用及不良反應,消除患者的顧慮,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3)給藥時護理: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及無菌操作規程,熟練掌握硼替佐米的作用、劑量、配制和給藥方法,規范化操作,準確給藥。注射藥物后做好止血工作,注意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若患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及時通知主治醫生進行對癥處理。(4)并發癥護理: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是硼替佐米常見不良反應,部分患者反應嚴重可能會因此停藥。患者使用硼替佐米治療期間遵醫囑給予奧美拉唑,可減輕胃腸道不良反應,提高治療依從性。周圍神經病變是硼替佐米常見的嚴重并發癥,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通常表現為指/趾端末梢皮膚刺痛、麻木、皮膚緊繃感、感覺遲鈍等,因此要做好患者的皮膚保濕、保溫護理;通過按摩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多食用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增強皮膚免疫力;遵醫囑給患者營養神經的藥物,必要時給予患者止痛藥。硼替佐米引起的血小板減少是可預見、可控制、可逆轉的。治療期間每周監測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數量2~3次,注意觀察患者皮膚及黏膜有無出血現象,根據患者血小板檢測數值,告知患者預防出血,盡量減少有創操作,靜脈穿刺時注意局部止血。硼替佐米具有降低活化磷細胞及機體抑制帶狀皰疹病毒的作用,導致帶狀皰疹的發生。一旦出現帶狀皰疹,應遵醫囑進行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力治療,局部涂抹抗病毒藥物,必要時給予患者鎮痛藥,做好患者皮膚護理,積極預防感染。疲乏、無力等癥狀主要是由于患者血紅蛋白下降引起貧血所致,囑患者多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做好患者日常生活護理,必要時給予患者紅細胞輸注治療。硼替佐米導致的骨髓抑制是引起患者中性粒細胞下降的可能機理,可導致各種病原菌感染,因此需要定期監測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計數,加強病房的消毒管理,做好患者皮膚護理,積極預防感染。一旦患者出現發熱和局部感染征象,對患者進行抗菌治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并發癥(疲乏、消化道反應、周圍神經病變、帶狀皰疹、外周血白細胞減少等)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采用滿意度問卷調查,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使用SPSS2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疲乏、消化道反應、周圍神經病變及外周血白細胞減少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帶狀皰疹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硼替佐米能夠通過減少骨髓瘤細胞生長因子的分泌和黏附因子的表達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大大提高患者的緩解率,但也容易引起胃腸道系統損傷及周圍神經病變,因此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性引起了醫護人員的廣泛關注[3]。皮下注射硼替佐米,藥物主要通過毛細血管進入患者的淋巴及血液,吸收慢于靜脈給藥,但有助于延長藥效持續時間而降低患者血漿中平均最大藥物濃度,能夠有效避免藥物短時間內高濃度蓄積引起的不良反應,避免或減少靜脈給藥高濃度所致的胃腸道反應、神經病變、外周血白細胞減少等毒副作用。相關研究表明,治療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4~5]。
本研究對進行硼替佐米治療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治療前根據患者情況實行護理評估,針對存在或可能發生的風險,在治療期間進行護理干預,使患者能夠順利完成相關療程的治療,且加強用藥觀察及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可減少患者藥物毒副作用,最大限度發揮藥物的作用,提高臨床用藥安全性及對藥物的耐受性。同時予以心理、生活方面的關心、支持、鼓勵以及協助,使患者保持樂觀心態配合治療。以患者為中心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可更好地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中,研究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達到93.48%。
綜上所述,對接受硼替佐米皮下注射用藥的多發性骨髓瘤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防止藥物毒副作用引起的嚴重并發癥,促進疾病的轉歸,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孫玉嬌,許宏,郭振清,等.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腫瘤藥學,2019,9(5):783-788.
[2]林蕓,王志紅,尚晉,等.多發性骨髓瘤BCD方案中皮下注射與靜脈注射硼替佐米的臨床療效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2016,9(7):43-44.
[3]李祎,張秋平.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護理[J].青島醫藥衛生,2017,49(3):3.
[4]王珣,徐嵐,趙素芳,等.硼替佐米腹部皮下注射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2):4.
[5]張志紅.針對性護理干預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實踐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