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 要:目的? 分析在支氣管哮喘臨床治療中應用補肺中藥湯的效果。方法? 選擇2020年5月~2021年4月瓦房店市中心醫院收治的4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每組20例。常規組患者采用西藥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常規組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補肺中藥湯,評價兩組患者的免疫功能、肺功能情況的變化。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與CD4+,CD8+、CD4+/CD8+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CD4+,CD4+/CD8+高于常規組,CD8+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兩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指標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補肺中藥湯治療,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復,并能盡快糾正哮喘癥狀。
關鍵詞:補肺中藥湯;支氣管哮喘;免疫功能指標;肺功能指標
中圖分類號:R9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8-0010-03
支氣管哮喘患者常會出現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和喘息的癥狀,且強度隨時間而變化。如伴有呼氣功能障礙或陣發性胸悶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肺功能。該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西醫常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但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已被明確為誘發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1]。中醫認為,哮喘的發病部位主要在肺臟,或可累及脾臟與腎臟,因此治療宜補益正氣,補肺中藥湯基于“培土生津”“治痰先治療氣”的理論著手施治,以達到健脾補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本研究探討補肺中藥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5月~2021年4月瓦房店市中心醫院收治的4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每組20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11.36±2.52)歲;病程3~17年,平均病程(10.53±3.52)年;發作次數2~5次/d,平均發作次數(3.54±0.82)次/d。常規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23~70歲,平均年齡(11.93±2.24)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9.71±2.36)年;發作次數2~5次/d,平均發作次數(3.51±1.14)次/d。兩組患者上述基礎數據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西醫學對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診斷[2];②中醫診斷:家族或有哮病史,常由氣候突變、飲食不當、情志失調等誘發;呈反復發作性,發時多突然,喉中哮鳴有聲,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病程日久、反復發作[3];③對使用藥物無過敏;④智力正常、精神狀態良好;⑤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存在心臟、腎臟等重要臟器疾病者;②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者。
1.3? 方法
常規組患者給予抗感染、祛痰止咳等治療,并給予保持酸堿平衡,避免水電解質紊亂等相關的治療方案。在上述基礎上應用多索茶堿注射液(生產企業:揚子江藥液集團南京海陵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0323,規格:10 mL:0.1 g)溶解于25%葡萄糖注射液40 mL中,使其均勻混合,稀釋后靜脈注射,200 mg/次,2次/d,每次注射時間維持在20 min以上;口服鹽酸氨溴索片(生產企業:山東裕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194,規格: 30 mg)2片/次,3次/d。10 d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應用補肺中藥湯,方劑組成:桑白皮30 g、黃芪30 g、丹參15 g、百部15 g、黨參15 g等,所有方藥加入300 mL水中,煎煮,煮沸1次后,去渣取汁,200 mL為1劑,1劑/d,分早、晚2次服用。療程與對照組相同。
1.4? 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前和療程結束后,靜脈抽取2 mL血液,免疫功能細胞因子使用BD FACSCalibur 流式細胞儀測定,包括CD4+,CD8+,并計算CD4+/CD8+;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計算FEV1/FVC。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4+、CD8+、CD4+/CD8指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D4+、CD8+、CD4+/CD8+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CD4+、CD4+/CD8+水平高于常規組,CD8+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EV1、FVC、FEV1/FVC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EV1、FVC、FEV1/FVC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FEV1、FVC、FEV1/FVC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現代醫學根據哮喘疾病進展期劃分為:臨床緩慢期、急性發作期和慢性持續期,認為該病的致病因主要與遺傳、環境和病毒感染等有關[3]。激素類藥物為國際統一認證的、可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物,具有良好的局部消炎作用,長期吸入治療對于控制患者哮喘病情發作有積極作用。但也有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已被明確為誘發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因此,尋找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成為臨床工作者研究的重點。
中醫學認為,哮喘屬于“咳嗽”“哮病”“喘證”等疾病范疇,其病常因外邪、疲勞及飲食等引起,原始缺陷是肺脾腎虧虛,主要癥狀為痰濁。該類患者由于肺氣不足,無法排泄體液,進而使體液凝結成痰,并在肺部積聚,痰氣交阻、互為搏結,氣道堵塞,肺管因此變窄,肺氣無以升降,致呼吸困難、氣息喘促等癥發生。因此,支氣管哮喘應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血瘀及清熱化痰為主。劉雅芳等[4]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常規西藥治療方法外,聯合應用健脾益肺湯,治療肺脾氣虛型支氣管哮喘患者最終獲得的療效要優于單一常規西藥治療,表現為中藥治療組患者肺功能較西藥治療組得到顯著改善,各項細胞免疫功能均得到良好改善,表明中藥能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補肺中藥湯治療可獲得良好療效,表現為研究組患者治療后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優于常規組,且FEV1、FVC、FEV1/FVC肺功能指標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研究結果較為相似。分析原因為:補肺中藥湯中的黃芪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丹參可改善肺通氣和微循環;桑白皮歸脾肺經,有泄肺、平喘的良好功效,兼具降壓、抗炎等多種現代藥理活性;百部有潤肺、止咳和祛痰的良好效果;黨參等其它藥物的應用,以補中益氣、健脾之功,輔助以增強患者身體免疫力,諸藥合用可滋陰潤肺,化痰止咳,補腎益氣,清肺通氣,活血化瘀,改善肺通氣和微循環,提高臨床療效[5]。
綜上,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補肺中藥湯,有利于促進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復,盡快糾正哮喘癥狀。
參考文獻
[1]蘇科文,陳靜.重度支氣管哮喘并發肺部真菌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9,14(3):322-324.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0,43(12):1023-1048.
[3]晁恩祥,孫增濤,劉恩順.支氣管哮喘中醫診療專家共識(2012)[J].中醫雜志,2013,54(7):627.
[4]劉雅芳,王雪慧.健脾益肺湯聯合常規西藥療法治療肺脾氣虛型支氣管哮喘的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9,46(2):359-361.
[5]于珠雨.補肺中藥湯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哮喘控制的影響[J].中國療養醫學,2020,29(8):89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