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貴,周麗紅,謝作樺,陳琦,曾春芳,付靜
1.江西德上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樟樹 331208;2.江西德上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 樟樹 331208;3.羅坊中心衛生院,江西 新余 338000
小兒腸胃康顆粒有兩家藥品生產單位,一家是溫州海鶴藥業有限公司,一家是江西品信藥業份有限公司。小兒腸胃康顆粒是一種應用于兒童脾胃不適的中成藥,主要有清熱平肝,調理脾胃之功效[1]。臨床常用于小兒營養紊亂所引起的食欲不振,面色無光華,精神煩憂,易煩易燥,夜間哭鬧,腹瀉腹脹[2]。小兒腸胃康顆粒處方共有十三味中藥材與一味西藥原料藥,西藥成分為鹽酸小檗堿[3]。
檢索江西品信藥業有限公司關于小兒腸胃康顆粒品種在國家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數據庫數據,時間范圍為2015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時限6 年的不良反應案例,經查詢,不良反應案例共41 例。根據收集的案例信息,對患者的性別、年齡、不良反應的發生時間和截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所累及的系統-器官等進行統計和分析[4]。
41 例小兒腸胃康顆粒不良反應案例,男童共計26 例,女童共計15 例,不良反應男童比例(63.41%)高于女童(36.59%),男童服用小兒腸胃康顆粒不良反應發生可能性較女童大。不同年齡段兒童服用后均表現出了不良反應案例,年齡最小的在2 歲以內,最大為10 歲,小于2 歲的兒童中男童比女童服用后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性較大,見表1。所有案例不良反應發生后,均立即停藥,給予相應治療,有的案例未給任何藥品,不良反應好轉或自愈,見表2。

表1 各年齡段患者案例數及構成比

表2 不良反應預后情況
本組數據中,41 例患者中有既往病史者0 例,無既往病史者25 例,占60.98%;病史不詳者16 例,占39.02%;無家族病史者21 例,占51.22%,不詳者20 例占比48.78%。
ADR 累及的器官系統分類共31項,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產生的41例ADR涉及31項中的其中5 項,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皮疹和瘙癢,以胃腸道損害最多,構成比率達48.78%,其次為皮膚及其附件損害,構成比率達39.02%,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累及系統與器官分類
2015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間小兒腸胃康顆粒使用量共70 170 762 袋。
用藥人數估算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3.1.1 與患者的過敏體質有關 一般情況下,可以認為,藥品過敏多發于過敏體質者,本報告期內皮膚及附件損害在全部 ADR 中約占39%,患者無既往 ADR 過敏史,無家族過敏史。
3.1.2 與聯合用藥有關 由于兒童身心發育尚不健全,各項身體功能不成熟,中藥復方制劑成分復雜,中藥與中藥聯合給藥,或中西藥聯合給藥,都有可能因配伍用藥而產生化學變化,不僅降低藥品療效,甚至增加毒副作用,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5-6]。小兒腸胃康顆粒處方由十三味中藥及一味西藥組成,聯合用藥增加了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
(1)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7]。服用小兒腸胃康顆粒時,患者對鹽酸小檗堿過敏、有溶血性貧血史應嚴禁用藥;對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患者應嚴禁用藥;糖尿病患兒嚴禁給藥小兒腸胃康顆粒;處于長期厭食狀態的兒童患者、體弱消瘦的兒童患者以及反復多次腹瀉的兒童患者,建議家長不宜自主用藥,應帶患者至醫院就診。臨床特別是在同時聯合服用其他品種藥品時,應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注意密切觀察患者用藥變化,警惕發生藥品不良反應。
(2)注意用法用量。盡量避免聯合用藥,仔細閱讀說明書,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規定用藥。由于小兒腸胃康顆粒處方達十三味中藥,制成的制劑成分復雜,應盡量避免多種藥品混合使用[8],從而保證藥品的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小兒腸胃康顆粒主要應用對象為兒童,用法用量上尤其需要注意,服用后注意密切觀察服用情況。
(3)加強護理。醫務人員在用藥前,需要詳細詢問患者或患者家長關于患者的既往ADR 史和家族過敏史,并協助患者找出致敏源,從而盡量降低ADR 發生的概率,避免 ADR的重復發生。根據藥品ADR 發生時間較急、較早的特點[9],加強巡視,加強護理,保證臨床用藥安全。
(4)加強藥品的質量控制。兒童藥品是基本的民生保障,兒童用藥的安全問題則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目前我國用于兒童藥品種類較少,劑型和規格也相對缺乏,專用藥更是少之又少,用藥安全面臨風險問題在我國長期存在。目前,在廣泛促進兒童藥品上市的同時,還需關注和加強兒童藥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風險管理和控制,建立符合兒童特點的藥品質量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兒童用藥安全[10-12]。用藥安全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還需重視中藥制劑產品的生產工藝的持續改進[13]。小兒腸胃康顆粒生產工藝過程為清膏中加入鹽酸小檗堿細粉與蔗糖粉適量,處方中每1 000 g 混合顆中只含有1 g 鹽酸小檗堿細粉,應用于藥品大生產時,小兒腸胃康顆粒制粒時鹽酸小檗堿的加入應考慮添加方案,確保制粒過程中鹽酸小檗堿混合均一性。小兒腸胃康顆粒質量標準來源于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九冊》WS3-B-3538-98,尚未建立藥品處方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檢測項目,藥品生產企業應致力于提高產品質量標準,分析研究藥品成分,并加強對產品有效成分的藥理、毒理研究,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為臨床用藥安全打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