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佩珺 蘇娟
[摘要] 目的 觀察OB塞在預防急性脊髓炎患者大便失禁所致肛周皮膚損傷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擇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因急性脊髓炎致大便失禁的患者59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29)。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溫水擦洗肛周后待干,將OB塞內置于肛門內;若有肛門周圍皮膚發紅的情況,則使用5 L/min的氧氣吹5 min。觀察兩組患者肛周皮膚損傷程度、護理滿意度及肛周護理工作量情況。 結果 觀察組肛周皮膚損傷發生率為10.3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36,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6.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63,P<0.05)。觀察組平均每日肛周護理工作量為(3.79±0.81)次,明顯少于對照組的(8.83±1.53)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673,P<0.05)。 結論 對急性脊髓炎大便失禁患者應用OB塞結合氧療的護理方法效果顯著,不僅能預防患者肛周皮膚損傷,還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OB塞;急性脊髓炎;大便失禁;皮膚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36-0180-04
Application of OB plug combined with oxygen therapy in preventing skin damage caused by fecal incontine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itis
QIAN Peijun? ?SU Ju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OB plug in preventing perianal skin damage caused by fecal incontine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itis. Methods A total of 59 patients with fecal incontinence and acute myelitis from January 2019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30)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n=29).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method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warm water to scrub the perianal area and then OB plug into the anus,and oxygen therapy was given at 5 L/min for 5 minutes if there was redness of the skin around the anus. The degree of perianal skin damage,care satisfaction and perianal care workload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erianal skin dama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3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33.33%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4.536,P<0.05). The total care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55%,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80.00%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3.863,P<0.05). The average daily perianal care workloa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3.79±0.81)time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8.83±1.53)times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t=15.673,P<0.05). Conclusion OB plug combined with oxygen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itis and fecal incontinence. It can prevent perianal skin damage and improve care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OB plug;Acute myelitis;Fecal incontinence;Skin care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種自身免疫反應所致的急橫斷性脊髓炎性改變,又稱急性橫斷性脊髓炎,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脊髓炎[1]。急性脊髓炎最常累及的是胸髓,排尿、排便障礙是其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2-3]。大便失禁是因為人的肛門括約肌失去控制所致,排便時不受個人意志支配,通常排便卻不自知[4]。大便失禁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其會引起肛周皮膚的紅腫、濕疹、皮膚潰爛等不同程度的皮膚受損,這無疑會增加臨床護理工作量。因此,對急性脊髓炎大便失禁的患者采取積極護理干預措施,彌補常規護理方法的不足和缺陷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避免患者肛周皮膚受損和提高護理滿意度,本研究以急性脊髓炎大便失禁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OB塞結合氧療的護理干預方式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神經內科診斷為急性脊髓炎患者59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脊髓炎的診斷標準,患者存在大便失禁(不自主解水樣便或稀薄便≥3次/d)[5];②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③能夠正常溝通交流。排除標準:①肛門括約肌重度松弛者;②合并直腸肛管疾病者;③入院前肛周皮膚已經發生破損者。將59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29例,對照組30例。觀察組男16例,女13例,年齡32~68歲,平均(35.52±2.91)歲;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0~56歲,平均(33.53±3.2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以及文化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為患者使用一次性護理墊或尿不濕,定時檢測患者排便情況,患者發生大便失禁后,立即更換護理墊或尿不濕,及時用溫水清洗患者臀部,軟毛巾擦拭干凈后,局部涂護臀霜保護肛周皮膚。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飲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并且叮囑飲食衛生,注意手及餐具的清潔;餐后及時口腔清潔。
1.2.2 觀察組? 在常規清潔基礎上使用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的OB塞,其為白色棉條通過壓縮的原理制作而成。使用方法:①患者準備:患者需采取左側臥位,脫褲子至大腿處。②護士準備:護士戴好手套站在患者右邊,首先幫助患者擦洗肛門周圍皮膚,打開OB塞外包裝,拉直末端棉線。然后一手輕輕將患者肛門分開,另一只手食指頂住末端將OB塞輕輕納入患者肛門內6~8 cm,注意將棉線留在肛門外。放置后4~8 h常規更換,若大便從肛周溢出糞液,應及時更換,更換后溫水清洗,并使用氧氣5 L/min,外吹5 min。更換OB塞時,患者取左側臥位,輕拉肛外棉線即可。床單酌情鋪一次性尿墊。兩組患者護理周期均為患者入組當天直至患者出院。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在患者出院當天觀察兩組患者肛周皮膚損傷程度并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及肛周護理工作量情況。①肛周皮膚損傷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3個等級[6]。輕度:表現為皮膚表皮未發生任何破損,皮膚可有潮紅、皮疹;中度:表現為表皮發生潰破,皮膚表面顏色由潮紅轉為鮮紅;重度:表現為皮膚出現大面積糜爛,嚴重者可發生剝脫或出血。發生率=(輕度+中度+重度)例數/總例數×100%。②護理滿意度:采用研究者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85分)、滿意(60~84分)、不滿意(<60分)3個等級。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的Cronbach′s α為0.830,表明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③肛周護理工作量:統計兩組患者平均每日肛周護理的次數,以肛周護理工作量表示。平均每日肛周護理工作量=肛周護理總次數/住院天數。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肛周皮膚損傷情況比較
觀察組有3例發生輕度肛周皮膚損傷,無中度和重度肛周皮膚損傷發生,肛周皮膚損傷發生率為10.34%;對照組有6例發生輕度肛周皮膚損傷,4例發生中度肛周皮膚損傷,無重度肛周皮膚損傷發生,肛周皮膚損傷發生率為33.33%。觀察組肛周皮膚損傷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兩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回收率均為100%,均為有效問卷。觀察組25例表示非常滿意,3例表示滿意,1例表示不滿意,總滿意度96.55%;對照組20例表示非常滿意,4例表示滿意,6例表示不滿意,總滿意度80.00%。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肛周護理工作量情況比較
對照組平均每日肛周護理工作量為(8.83±1.53)次,觀察組平均每日肛周護理工作量為(3.79±0.81)次;觀察組平均每日肛周護理工作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急性脊髓炎是一種非特異性炎癥病變,其病因暫不明確,多由于各種感染而發病。臨床表現為髓鞘腫脹、淋巴細胞增生、血管周圍炎癥細胞浸潤等[7]。急性脊髓炎是神經內科的一種常見疾病,患者可出現感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8]。患者由于脊髓休克,疾病本身引起患者意識出現障礙,大多數患者均存在大便失禁的問題。患者大便次數異常,呈稀水樣或糊狀,糞便不受控制地流出,使得肛周皮膚一直無法處于干燥狀態。大便失禁如果護理不當,容易導致患者肛周皮膚的紅腫、濕疹、皮膚潰爛等。這會增加護理工作量、延遲患者出院,不僅加重患者生理上的痛苦,也會導致患者出現各種心理上的問題[9-10],直接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對急性脊髓炎大便失禁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保護患者肛周皮膚,避免并發癥是臨床護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臨床上仍以常規方法對合并大便失禁的重癥患者實施肛周護理。在對照組常規大便失禁護理方法中,雖然使用一次性護理墊或尿不濕可以減少糞便、尿液與皮膚的接觸,但一次性護理墊或尿不濕透氣性差,會導致皮膚出汗的增加[5],使皮膚pH值升高,增加發生失禁性皮炎的風險。另常規護理方法需要經常觀察一次性護理墊或尿不濕有無糞便污染情況,患者肛周皮膚需要被反復擦拭清洗,不能減少對肛周皮膚的摩擦刺激,從而容易導致患者局部皮膚出現紅腫、濕疹、甚至潰爛等[11]。一次性護理墊或尿不濕每天常規要消耗5~8塊,費用和護理工作量明顯增多;同時反復的糞便臭味刺激使患者感到窘迫不適。
OB塞具有吸收性強的特點,當其遇到液體時,就會使自身膨脹,輕柔地貼在肛管壁,可有效堵塞糞便外溢。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大便次數明顯減少,從而減少了糞便浸蝕肛周皮膚的機會,可以有效避免糞便污染肛門周圍皮膚,避免了反復清潔造成的機械性損傷,減少了護理并發癥[12-13]。劉華麗等[14]研究顯示,將衛生棉條應用在ICU患者大便失禁的護理中,可明顯改善患者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生,且能夠明顯降低護理費用。另有研究指出,氧療可促進血液循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炎癥的發生。其原理可能是局部氧療可增加局部毛細血管氧含量,促進有氧代謝;此外,氧氣可使機體組織發生液化,促使有生機的組織發紅,并使局部皮膚保持干燥狀態,有利于皮膚創面的愈合[15-16]。李延輝等[17]的研究中,將局部氧療應用于慢性創面皮膚移植患者中,結果顯示,局部氧療可以提高慢性創面愈合率。蔣瑋等[18]的研究中將局部氧療應用于ICU壓瘡患者中,結果顯示聯合局部氧療可以促進壓瘡創面愈合,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對大便失禁護理進行探索和創新。在使用OB塞的同時,采用局部氧氣治療。將這兩種治療方法聯合運用于急性脊髓炎患者大便失禁所致皮膚損傷中,做到優勢互補,減少單獨應用的局限性,提高了護理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OB塞加局部氧氣治療的觀察組患者肛周皮膚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平均每日肛周護理工作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OB塞一般可以在肛門內保留較長時間,一般每隔4~8小時更換1次,能夠避免糞便的長期刺激;另外,局部氧療可以使局部皮膚保持干燥狀態,有利于保護皮膚,從而預防和降低肛周皮膚損傷程度。采用OB塞方法操作簡單,OB塞的使用可以減少一次性護理墊、尿不濕的使用與更換頻率,減少肛周皮膚的清潔次數,從而減輕了護理工作量,提高患者滿意度。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研究對象為急性脊髓炎患者,均來自同一家醫院,未進行遠期效果評價,今后的研究可增加樣本量和擴大研究人群,進一步探討OB塞結合氧療在合并大便失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OB塞結合氧療在預防急性脊髓炎患者大便失禁所致皮膚損傷中應用效果良好,可以減輕肛周皮膚損傷程度、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減輕護理工作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Goh C,Desmond PM,Phal PM.MRI in transverse myelitis[J].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14,40(6):1267-1279.
[2] Sa MJ.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A practical reappraisal[J].Autoimmun Rev,2009,9(2):128-131.
[3] Bhat A,Naguwa S,Cheema G,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transverse myelitis[J].Autoimmunity Reviews,2010,9(5):A395-A399.
[4] 趙春靜,張燕琴,鄒亞美,等.結構化皮膚護理方案應用于大便失禁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吉林醫學,2020,41(5):1240-1242.
[5] 鐘雪梅,幸莉萍,彭鳳,等.可吸附衛生棉棒在大便失禁患者肛周護理中的運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9,39(4):369-371.
[6] 陳進文,何芳,寧成誠,等.一次性肛門袋與一次性尿墊在大便失禁病人中的應用比較[J].護理研究,2011,25(3):215-216.
[7] 盧柳,鄒燕,龐月珊.急性脊髓炎復發危險因素分析[J].當代醫學,2018,24(24):77-80.
[8] 夏恒磊,周志明.急性脊髓炎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全科醫學,2019,17(11):1800-1801.
[9] 趙媛媛,顧潔,張媛媛,等.成人大便失禁應對體驗的定性系統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3):339-344.
[10] 鄭曉丹,孔德斌,李若杏.造口袋聯合持續低負壓引流護理對大便失禁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 25(10):115-116.
[11] 段俊芳,郭錦麗,祁蕊,等.一次性雙氣囊大便收集器在重癥監護室患者大便失禁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2):324-325.
[12] 吁英,黎海陽,謝建儀,等.OB內置式棉條留置肛門聯合穴位按摩預防ICU大便失禁患者失禁相關性皮炎的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8,17(4):36-39.
[13] 何林.自制引流式衛生棉條聯合凡士林制劑對大便失禁導致失禁性皮炎的護理效果[J].藥物與臨床,2020, 17(6):28-29.
[14] 劉華麗,李毓,龍汪俊英.衛生棉條聯合創面修復抗菌敷料在ICU患者大便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29):163-166.
[15] 趙燕燕,吳彬,孫婧,等.維生素D聯合氧氣治療在重癥患者皮膚褶皺處皮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與康復,2019,18(11):53-54.
[16] 成育玲,楊瑛,任紅梅,等.艾灸、氧療聯合水膠體敷料對Ⅱ期及Ⅲ期壓瘡的護理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21, 35(5):937-938.
[17] 李延輝,張麗,肖厚安.局部氧療對慢性創面皮膚移植患者創面愈合的療效探討[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 23(13):27-29.
[18] 蔣瑋,王廣寧,姚立農,等.負壓封閉引流聯合局部氧療在ICU患者壓瘡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15):1182-1185.
(收稿日期: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