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賀 索衛東 陳夢瑜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洛陽 471000)
穿孔性闌尾炎為急性闌尾炎的嚴重類型,目前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以腹腔鏡手術為主,但炎癥感染易導致術后發生切口感染、腸梗阻等并發癥[1]。因此,腹腔鏡術后通常需聯合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但常規抗感染藥物長期使用副作用較大,且易刺激胃腸道影響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中醫學將闌尾炎歸屬于“腸癰”范疇,以瘀滯化熱證較為常見,而大黃牡丹湯具有瀉熱破瘀、消腫散結之效[2]。鑒于此,本研究分析穿孔性闌尾炎患者腹腔鏡手術后聯合大黃牡丹湯的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倫審2018(073)號],選擇2018 年12 月~2020年12 月我院收治的72 例穿孔性闌尾炎患者,按擲骰子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 例。觀察組男21 例,女15 例;年齡51~70 歲,平均年齡(62.84±5.62)歲;病程2~6 h,平均病程(4.08±0.52)h。對照組男22 例,女14 例;年齡52~73 歲,平均年齡(62.75±5.54)歲;病程3~7 h,平均病程(4.10±0.47)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符合《外科學》[3]中穿孔性闌尾炎診斷標準;中醫診斷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腸癰”范疇,中醫辨證分型屬于瘀滯化熱證,主癥:右下腹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明顯;次癥:發熱口干、便秘溲赤;舌脈: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1.3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符合腹腔鏡手術指征[5];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盆腹腔內存在廣泛粘連;合并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嚴重心肺功能衰竭;合并膈疝;體溫超過38℃。
1.4 治療方法 兩組均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氣管插管復合靜脈麻醉,切口部位選擇臍孔底,長度約2 cm,將皮膚懸吊后逐層切開皮下組織進入腹腔,置入皮膚保護裝置(一次性皮膚牽開固定器),并用無菌手套將保護器套住,將3 個Trocar(5.0 mm)插入手套內,建立氣腹(壓力12~14 mm Hg),從Trocar中插入腹腔鏡、分離鉗與吸引器;探查腹腔,積液吸凈后,將闌尾周圍粘連分離,充分暴露闌尾,鉗夾闌尾根部系膜,并夾閉血管、系膜,使用強勁切割器械將其切斷,縫扎闌尾根部,并用超聲刀切斷闌尾根部0.5 cm 處,從臍孔處將闌尾夾出,最后包埋殘端。
1.4.1 對照組 術后靜脈滴注頭孢曲松鈉他唑巴坦鈉(國藥準字H20193411)2.0 g+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2 次/d,連續治療7 d。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用大黃牡丹湯,方劑組成:大黃12 g、牡丹皮3 g、芒硝9 g、桃仁9 g、冬瓜仁30 g;水煎取汁300 ml,術后12 h 開始早晚分服,1 劑/d,連續服用7 d。
1.5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正常4~5 次/min)、肛門排氣及首次排便時間。(2)比較兩組術前術后炎癥介質水平,術前、治療7 d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10 ml,將其中5 ml 采用血細胞分析儀(湖南遠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型號:BT-3200)測定白細胞計數(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剩余5 ml 離心處理10 min(3 500 r/min),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血清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皮膚瘙癢、惡心嘔吐、頭痛等。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術后腸鳴音恢復、肛門排氣及首次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表1 兩組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2.2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治療7 d 時,兩組CRP、WBC 水平均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表2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術前相比較,*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穿孔性闌尾炎是急性闌尾炎較嚴重的類型,好發于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群,易導致膿毒血癥,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是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術式之一,可將病灶清除,但術后易發生炎癥浸潤、胃腸功能紊亂等,影響患者預后[6]。
中醫認為穿孔性闌尾炎主因飲食不節、喜食生冷、氣象變化,引起腸道內濕熱蘊結,血瘀氣滯損傷腸絡所致,病機為血瘀氣滯,應以瀉熱破瘀、消腫散結為主治[7~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說明腹腔鏡手術后采用大黃牡丹湯可促進穿孔性闌尾炎患者術后腸功能恢復。大黃牡丹湯具有瀉熱破瘀、消腫散結之效,方劑中大黃、牡丹皮為君藥,大黃性寒味苦,屬攻下藥,可涼血解毒、瀉熱通便;牡丹皮性微寒味苦,可活血化瘀、清熱涼血。芒硝、桃仁為臣藥,芒硝歸胃經、大腸經,可瀉熱通便、清火消腫;桃仁歸大腸經,可通便潤腸、活血化瘀;冬瓜仁為佐藥,性微寒味甘,可消癰利濕、清熱排膿[9~10]。
CRP、WBC 為臨床常用的炎癥指標,可反映機體炎癥反應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 時,觀察組CRP、WBC 低于對照組,說明腹腔鏡手術后采用大黃牡丹湯可減輕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炎癥反應。現代藥理表明,大黃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鏈球菌、葡萄糖球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還能夠對腸內水分吸收起到抑制作用,促進腸蠕動,利于患者術后排便;牡丹皮中含有丹皮酚、丹皮總苷、酚磺酸鈉等,均具有抗炎、降溫、解熱作用。芒硝主要成分為硫酸鈉,可使網狀內皮細胞吞噬功能增強,促進淋巴循環,起到抗炎作用,并能升高腸內滲透壓,抑制水分吸收,從而擴張腸腔、增加腸蠕動,促進排泄;桃仁中含有的脂肪油,屬于潤滑性瀉藥,可起到潤腸作用,利于促進患者術后排便。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不顯著,說明大黃牡丹湯治療未增加患者不良反應??赡苁怯捎诖簏S牡丹湯嚴格按照藥物配伍及制作方法進行配置,最大限度降低了中藥的毒副作用,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后采用大黃牡丹湯可促進穿孔性闌尾炎患者術后腸功能恢復,減輕患者炎癥反應,且未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