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國棟 丁德秭
(江西省九江市中醫醫院 九江 332000)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類型80%左右,其中3/4 患者確診時已為中晚期,5 年生存率較低[1]。非小細胞癌患者的臨床癥狀為咯血、咳嗽、呼吸困難、食欲不振、體質量銳減、易疲乏等,易與其他肺部疾病混淆。手術是早期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而晚期患者已錯過最佳手術治療時期,需行放療、化療等治療。但放療、化療不可避免會損傷正常組織細胞,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影響療效及生活質量[2]。研究表明,中醫藥可顯著降低放療化療帶來不良反應,從而提高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3]。因此,本研究探尋貞芪八珍湯聯合放化療應用于老年ⅢA/ⅢB 期NSCLC 患者療效?,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78 例老年ⅢA/ⅢB 期NSCLC 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9 例。對照組男24 例,女15 例;年齡65~80 歲,平均年齡(71.69±7.31)歲;TNM 分期:ⅢA 期19 例,ⅢB 期20 例。治療組男22 例,女17 例;年齡66~82 歲,平均年齡(72.96±7.23)歲;TNM 分期:ⅢA 期21 例,ⅢB 期18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符合《原發性肺癌診療規范(2018 年版)》[4]診斷標準;年齡≥65 歲;Karnofsky 功能狀態評分(KPS)≥70 分;TNM 分期為ⅢA 期、ⅢB 期;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嚴重功能障礙;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臨床資料不全;入組前3 個月接受其他治療。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放化療前給予常規營養支持、胃黏膜保護藥、保肝藥、止吐藥、利尿劑、水化劑等對癥處理。對照組予以同步放化療。選擇三維適形調強放療,層間距、層厚均為4 mm,大體腫瘤靶區(Gross Tumor Volume,GTV)選在原發病灶及其周圍受侵區,鱗癌患者在GTV 上外擴6 mm,腺癌患者外擴8 mm,計劃靶區(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根據患者呼吸幅度確定,同時勾畫出正常脊髓、食管、心臟、肺組織等可能危及器官??偣?0~70 Gy,每次1.8 Gy,5 次/周,共治療6~8 周。選擇GP 化療方案,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國藥準字H20113286)1 000 mg/m2靜脈點滴30 min,1 次/周,連續治療3 周,休息1 周,4 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2 個療程;注射用順鉑(國藥準字H20073653)80 mg/m2,分3 d 靜脈點滴,3 周為一個療程,每療程首日開始使用,共治療2 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減貞芪八珍湯治療。組方:熟地黃15 g、當歸10 g、茯苓10 g、白術10 g、白芍10 g、川芎10 g、女貞子10 g、補骨脂15 g、枸杞子10 g、雞血藤10 g、菟絲子10 g、人參15 g、炙甘草5 g。加減:氣虛者加黨參15 g、黃芪30 g;痰濕者若為白痰加橘紅10 g、法半夏10 g,若為黃痰加金蕎麥10 g、魚腥草15 g;血瘀者加桃仁5 g、紅花5 g、延胡索15 g;陽虛者加肉桂6 g、淫羊藿15 g、肉蓯蓉15 g;陰虛者加玄參10 g、百合10 g、沙參10 g、天冬10 g,咯痰不利則再加瓜萎仁10 g,痰中帶血則再加云南白藥。加水煎服,1 劑/d,分早晚口服,4 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2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1 年內生存率、不良反應情況及生活質量。(1)采用實體瘤療效評估標準(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5]評估療效,完全緩解(Complete Remission,CR):所有靶病灶消失,全部病理淋巴結短直徑減少至<10 mm;部分緩解(Partial Remission,PR):靶病灶直徑之和比基線水平減少至少30%;疾病穩定(Stable Disease,SD):所有測量靶病灶直徑和最小值為參照,直徑和相對增加至少20%或直徑和絕對值至少增加5 mm;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靶病灶減小程度沒達到SD。(CR 例數+PR 例數+SD 例數)/總例數×100%=療效總有效率。(2)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測定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評估,總分為48 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2.0 軟件處理,計數數據以%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計量數據以()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臨床療效用Mann-WhitneyU檢驗,P<0.05 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療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1 年生存率比較 治療組1 年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1 年生存率比較[例(%)]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分,)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多見的肺癌類型,占肺癌的80%左右。目前,手術仍為NSCLC 首選治療方式,但因患者早期臨床癥狀缺乏典型性,約3/4 的患者確診時已發展至中晚期,此時癌細胞已向遠處擴散,錯過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期,故患者的5 年生存率較低[6]。
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是一類新型放療方式,可精確定位病灶部位,并通過調整射野內射束強度來相應設計放療方案。放療方案設計合理、劑量分布妥當時,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還可有效保護正常組織,降低放療引起的急慢性不良反應發生率,已被運用于治療多部位腫瘤中。但放療不可避免會帶來一定程度的不良反應,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質量[7]。
化療作為最主要的惡性腫瘤治療手段,常應用于NSCLC 治療中,但其為全身性治療,藥物會隨血液循環在全身絕大部分的組織及器官中起效,而大多數化療藥物都具有細胞毒性,且無特異性,致使藥物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擴散的同時,損傷正常細胞,誘發多種不良反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存[8]。對于NSCLC 老年患者而言,因手術耐受性較差,未切除病變部位,行單純放化療的療效均不佳[9]。因此,治療方式的選擇關系到能否提高臨床療效、生存率、生活質量、減少不良反應,臨床意義重大。
我國中醫學理論認為,肺癌歸于“息賁、咳嗽、肺積、胸痛”范疇,病機系正氣虛虧,無力驅外邪,致外邪侵肺,瘀積于內,臟腑失調,久則為癌。《醫學正傳》中所述:“大毒之病,必有大毒之藥攻之。”所謂“大毒之藥”即為化療藥物,歸于內毒類,會損耗氣陰,加劇臟腑失調、正氣虛虧[10]。治療應遵循補虛扶正原則。本研究所使用的貞芪八珍湯是補氣益血的要方,方中熟地黃、當歸起養血益氣之效;茯苓、白術起滲濕健脾之效,助黨參益氣;白芍、當歸起和營、養血之效,助熟地黃養補心肝;川芎起活血行氣之效,助白芍、當歸、熟地黃補而不滯;甘草起和中益氣之效,調和眾藥[11]。在上述要方基礎上根據中醫辨證加減,補骨脂、女貞子起補益腎陰陽之效。諸藥并用,共奏補腎潤肺、養氣益血之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的近期療效及短期生存率、生活質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而不良反應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與張建等[12]研究結果基本相同,提示貞芪八珍湯聯合同步放化療對老年ⅢA/ⅢB 期NSCLC 患者的療效優于放化療。綜上所述,貞芪八珍湯聯合同步放化療應用于老年ⅢA/ⅢB 期NSCLC 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能提高患者短期內生存率及生活質量,并減少不良反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