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燕
(宜興 214221)
宜興的紫砂壺不僅有著較高的實用功能,更有著獨一無二的材質美以及別致多樣的造型美,紫砂壺可以說將實用、欣賞、收藏等價值都集為一體,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重要瑰寶,也有了“世間茶具稱為首”的榮譽。宜興紫砂陶器已經有了幾百年的制作歷史,由于宜興有著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生產出來的紫砂壺便充滿了豐富的文化氣質,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與追捧。在歷經幾百年沉淀與積累之后,紫砂壺所擁有的珍貴價值更是博大精深。紫砂發展如今,早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壺藝了,它將眾多高尚的民族傳統技藝都結合和融匯進來,從而成為了一類承載人們情感與期許的藝術作品。
紫砂壺的造型特點以一壺一天地來描述可以說不為過,紫砂壺有著各種各樣的造型,有的造型大氣挺拔,有的則精致巧妙,還有的古樸穩重、千變萬化、精彩紛呈,當人們拿著一把紫砂壺喝茶品茗的時候,茶香飄滿整個房間,不由自主地對這樣的生活更為向往,這就是紫砂壺的魅力所在。紫砂壺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所追求的除了形體美之外,更有思想上的美。紫砂壺將古樸、大氣匯聚一堂,有著十分深長的韻味,使人遐想翩翩,最為主要的是紫砂壺還融合了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文化,由內而外地散發著從古至今的文化內涵,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紫砂“三足如意錦紋提梁壺”(見圖1)從壺名中我們便能夠看出相應的造型特征,它是以錦紋器為基礎進行創作的,主要的創作主題則是圍繞著“如意”展開的,將如意紋飾遍布在壺身的各個地方,又以錦紋裝飾整個壺身,將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共同賦予這款紫砂壺別具特色的內涵與韻味。此壺整個壺身是扁圓的形狀,整體看起來圓潤、飽滿,在壺身上還均勻分布了錦紋的線條,線條清晰有致,使得整個壺看起來又多了一份秩序感;壺身的下端則設計了三足來支撐起整個壺身,顯得更為穩重、端莊;壺身上端則是平整的,中間便是壺口,圓形的壓蓋與壺口之間緊密地貼合在一起,嚴絲合縫、密不透風。蓋面中間則稍稍隆起了一定的弧度,上面同樣也均勻分布了錦紋的線條,與壺身上的一脈相承,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中間立著的便是壺鈕,壺鈕的形狀是被如意紋飾包裹而成的,十分的小巧玲瓏,但卻做工精致、精巧;壺身的一側自然地延伸出來了壺嘴,彎流敦厚而圓滑,在底部也裝飾了如意紋飾;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壺把了,壺把設計成了提梁式,整個壺把的形狀也是以如意紋飾為主的,線條彎轉曲折,十分流暢,與壺身之間的相連也處理得十分完美。

圖1 三足如意錦紋提梁壺
此壺造型穩重而大方,錦紋的線條使得此壺充滿了秩序感以及空間感,而壺嘴、壺把、壺鈕都以如意紋飾進行裝飾設計,刻畫得精致巧妙,美化整體外觀造型的同時,也賦予了此壺深厚的文化內涵。
這款紫砂壺應用到了三足鼎、如意等各種元素,也都代表著各自不同的寓意與內涵,共同賦予紫砂壺深厚的文化內涵。以三足來支撐整個壺身,寓意的是鼎立之勢,在人們心中鼎有著很大的威望,它不僅是文明的見證,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與紫砂壺結合賦予了紫砂壺濃厚的書卷氣息,也使其蘊含了深厚的歷史意義。而如意這一元素從名字上便可看出,如人之意,寓意萬事順利、吉祥如意。如意紋飾,是一種吉祥祝福的裝飾圖案,這種圖案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可謂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紫砂壺進行融合之后,不僅為其造型錦上添花,更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向往充分地表達了出來,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將如意這一文化符號不斷地傳承了下去。這款紫砂壺作品將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可見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是十分深厚的。
綜上所述,紫砂壺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瑰寶,對于紫砂藝人來說,要對其不斷地傳承和發展,同時更要不斷地學習紫砂的制作技藝,提升自我技術以及文化水平,為紫砂壺不斷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增添新生機與活力,使其一直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