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古城河間,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在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滄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指導下,結合產業特色、研究院特色和專業人才特色優勢,精心籌備、謀劃了一次高級研修班培訓,這是河間市歷史上第一次舉辦省高級研修班。

研修班開班儀式
參加培訓的專家陣容強大,他們分別是: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原副處長、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么新副院長;商務部特聘授課專家、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報廢車分會張瑩秘書長;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張偉教授;副院長史佩京研究員;副院長時小軍副教授;劉宏偉副研究員;魏敏高級工程師;高動態導航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河間實驗室主任、博士張濤副教授;河北長立汽配公司侯歡歡總經理。
研究院希望通過高級研修班的培訓,能為滄州市、河北省的新興產業發展培養一些創新型、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助力企業成長。
河間再制造產業始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的發展積淀,形成了以汽車零部件和石油鉆采設備為主的再制造產業體系。再制造產業發展具備明顯的特色。
為了推動河間再制造產業發展,河間市委、市政府邀請、引進了徐濱士院士團隊進駐河間國家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建立了一個有專業人才特色的高水平的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
經過3年多的建設,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已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圍繞再制造全產業鏈,開展再制造工程技術、政策管理、標準法規、檢測培訓的綜合型研究機構。
目前,研究院已經獲批5個國家級平臺、8個省級平臺、2個滄州市平臺資質。其中包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再制造標準化委員會秘書處”、“國家CNAS實驗室認可”、“國家CMA計量認證”等國家級平臺資質5項;“河北省機電產品再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院士工作站”、“河北省軍民融合企業”、“河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再制造技術研究所”、“河北省高端智能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河北省新型研發機構”等平臺8項;“滄州市智能再制造技術創新中心”、“滄州市重大創新平臺”等平臺2項。
3年來,研究院先后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等部委咨詢論證項目、軍隊裝備預研基金重點項目、河北省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項目、河北省人才團隊建設項目、滄州市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15項。

3年來,研究院充分發揮團隊在再制造領域的智力和技術資源優勢,積極推動河間地區再制造企業技術創新、再制造產品檢測、再制造人才培養培訓,成功打造了國內特色鮮明、行業引領的河間再制造產業模式。
在2017年河間獲批發改委“國家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的基礎上,河間于2020年獲批工信部“綠色園區”平臺。通過再制造科技引領,河間市成為“2020中國縣域科技創新百佳縣市”,全國排名第88名。
再制造產業屬于朝陽產業,是先進制造和綠色制造的重要組成。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中國的再制造產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面臨著諸多挑戰。高附加值機械產品設計越來越復雜,并與電子設備集成,增加了再制造的復雜性,再制造產業需要企業和從業人員擁有持續升級的能力,此次高級研修班的舉辦,是探索培養能夠持續破解難題人才的一次有益的嘗試。未來,研究院將努力為河間、滄州、河北的再制造產業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