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正
近年來,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AI等新技術在城市管理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城市管理正在向深度智慧化邁進,面對日新月異的新技術和眼花繚亂的新概念,如何判定發展方向,是很多城市管理者所面臨的新難題。
日前,《城市管理與科技》記者專訪了北京國研數通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研軟件”)總經理錢雙,圍繞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設、大數據輔助決策管理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本刊:請簡單介紹一下公司。
錢雙:國研軟件作為國研科技集團直屬的政務信息化服務企業,2003年成立之時就明確了發展目標——“決策型智慧應用領航者”,希望用領先的信息技術輔助政府科學決策,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幫助。我們十幾年來確實也做到了不忘初心,扎根在社會治理和經濟運行領域,為用戶提供伴隨式的服務,與時俱進研發系列信息化產品,如網格信息平臺、城市大腦、一網統管平臺、接訴即辦智能熱線服務系統、區域經濟監測大數據平臺、產業經濟領導駕駛艙等,切實為相關部門業務開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撐,因此也成為很多政府部門用戶長期信賴的合作對象,在業內口碑還是不錯的。
公司有兩個專注的領域,分別是社會治理和經濟運行。在社會治理領域,我們遵循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按照“集約化、高可靠、高性能”的建設思路,提供權責清晰、標準統一、多元參與、科學考評、精準分析的信息化服務平臺和業務應用,解決新時代發展過程中各層級治理的難點痛點,輔助政府用戶提升治理效能。在經濟運行領域,我們梳理出全面反映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指標體系,綜合運用大數據分析、空間分析展示、經濟和社會領域建模等技術,幫助區域政府部門摸清家底,進行經濟預測、預警、診斷分析,從而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監控和精細化管理。
在這么多年的實踐當中,我們始終堅持“智庫引領、推陳出新”的理念,不斷積累和更新行業經驗,注重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鍛造了一支熟悉政府業務流程、精諳國家政策和發展規劃的骨干隊伍,能夠為用戶提供IT咨詢、系統設計、軟件開發、項目實施、運行維護等全流程服務,持續追求“為用戶創造價值”,堅持專業領域的不斷精進。
本刊:針對目前行業比較火熱的“一網統管”,請介紹一下國研軟件做出的成績。
錢雙:我們認為構建“一網統管”,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考慮,一是體制機制與業務設計能夠有效實現,二是信息技術層面能夠有效支撐,這兩個方面國研都有相應的創新研究與實踐成果。
從創新實踐角度來講,我們協助用戶打造的“朝陽全模式”在2010年就踐行了“一網統管”的要求,是“一網統管”的雛形。此外,我們承建的北京市大興區網格平臺和接訴即辦系統,形成了數據治理特色的“大興模式”,從另一個層面豐富了“一網統管”的內容。“大興模式”關注網格化數據的整合與發掘,就網格化業務所呈現的現象級數據,去探尋背后的發展規律,透過不同時期、不同區域事件發生特點和規律,來分析事件趨勢從而引導巡查重點,解決一類問題,達到更好的治理效果。我們認為“大興模式”是新一代“一網統管”平臺可參考的模板。
從信息系統角度來說,國研軟件在技術上以中臺支撐,構建或接入通用應用支撐平臺(應用中臺、數據中臺、AI中臺)實現各類數據資源匯聚、業務流程與表單定制化、通用業務功能的嵌入與調整、個性化業務功能模塊實現、基于標準版的統計分析拓展、基于模板的大屏可視化快速構建等功能,在應用層面還在不斷加大各類智能化應用的場景探討。在體制機制方面,我們堅持用戶首先要構建能夠匹配“一網統管”的體制機制。我們的價值在于從多年的研究和實踐中總結歸納出一網統管建設在體制機制和業務設計層面的要點,包括機構職責、運營主體、運營機制、納入內容、工作標準、工作流程等內容,既能夠幫助用戶迅速理解這方面的業務內容,又能夠承擔起相應的信息化建設工作。
本刊:請談談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錢雙:公司未來發展仍會緊密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新的趨勢,遵循國家政策要求,并結合行業發展大勢來考慮。社會治理和經濟治理仍然是我們下一步的業務重心,“決策型智慧應用領航者”仍將是我們的追求和目標。我們會繼續布局城市綜合管理平臺(城市大腦)、一網統管等業務,積極探索小而精的智能應用產品,如城市管理中智能視頻識別和分析、接訴即辦中的群體性訴求機器人等,以一網統管平臺+智能產品的方式幫助政府用戶達成更好的治理實踐。
除此之外,我們還將全面支持并嚴格按照國家信息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以全面自主可控的技術升級并完善我們的產品,讓用戶選擇了國研軟件就選擇了安心、放心、信心。盡管在產品升級和業務發展過程中,我們還有很多做得不完善的地方,但我們初心不變,使命必達,我們會一如既往用我們不斷精進的技術及對業務的深刻理解,繼續以伴隨式的服務,陪伴我們的客戶朋友們一起成長。
(責任編輯:陳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