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道毅
摘要:城市給排水工程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具有結構復雜、功能多樣的特點,在城市發展和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生活項目的主要環節。為了實現技術應用和系統管理的目的,有必要對城市給排水工程進行深入的研究。通過對施工問題的分析,方便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對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做好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加強施工管理工作,確保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從而實現城市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管網施工;關鍵內容
一、市政給排水管網存在問題
1.系統布置問題
伴隨著我國城市市政公共基礎性設施的不斷完善,對于相應的設施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基礎設施建設的覆蓋率在不斷提高。但是,當前新建的管網與城市當前的給排水管網間依舊存在著配合、對接等問題,給實際建設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難度。結合目前情況分析,在管理以及基礎設施規劃等不同方面有著極為明顯的滯后狀況。而且,隨著給排水管網覆蓋面的逐步增加和加速建設。給排水管網造成問題的根本成因在于,從前給排水管網相應設施的設計以及操作難以滿足當前城市建設的實際需要,在城市建設工程開展的建設中并未思考管道系統配套這一情況。
在落實給排水系統配置管理中,存在缺乏長遠思考、未能解決實際現場問題等多種情況。部分開展給排水管網的設計工作人員,在具體設計中總是結合自己以往的經驗實現對給排水管網的容量、管徑等調整,并未親自前往實際施工現場展開調查,其最終呈現的設計方案無法與城市的發展需求相適應。另外,設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應用從前的計算和圖集的方式,存在著歷史慣性情況,將導致整體工作成效大幅度的下降。目前,隨著高層建筑物的逐漸增多,設計人員沒有實現對給排水系統的全面思考,以致檢修、異味等多種問題的產生。由于以上諸多原因,導致給排水管網系統在規劃、布局方面存在科學性不足的現象,在維護上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并且,若是出現突發性事故,涉及的范圍較廣,將管理上的難度大大增加。
2.配置與材料問題
隨著給排水管網的長期使用,會逐漸出現滲漏、老化等不同問題。例如,從前在進行給排水管網施工之中,所選擇的材料是鍍鋅鋼管等,并且深深地埋在地下。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出現逐步老化現象。城市建設本身具有特殊屬性,給排水管網系統出于歷史因素,存在新建、擴建、改建等多種情況。因交通需求道路不斷拓寬以及其他元素,管網通常情況下在車道的下方,導致受力較大,可能會導致地面出現裂痕,也有可能導致地下管網出現損壞等等。目前,我國部分城市依舊使用早期的給排水管網,其有著超期服役、老化等問題。因為給排水管網在運行之中會出現漏水、壓力過大等不同狀況,一些市政工程為了盡快完成項目,對于工程質量有著不一樣的要求標準,也為爆管漏水等埋下隱患。為實現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應將整個系統進行全面的升級,適應城市的不同使用需求。設計人員在具體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給排水管網具有的特殊性,才能提升設計效果。如,實現合理的分區,能夠更好地構建給排水管網系統,確保城市供水的平衡,避免滲漏等狀況的出現。并且,在材料方面,應挑選金屬管等優質材料。
3.無法處理突發事件
目前,市政工程項目之中的給排水管網在具體運行之中可能會出現多種突發事件。如,爆管、污染等。而且,工程項目資料(管網圖、監測點)也存在不完備的情況。這也將爆管等突發事件出現的概率提高,修復效率低下。當出現爆管情況后,會導致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對于當地人們的生活、生產等也形成不良作用。給排水管網系統在開展對突發事件的處理中能力不足,在處理泄洪、爆管等問題時,為系統帶來不同程度的隱患,會產生一定的安全威脅,還為城市建設以及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另外,管網也會導致污染問題的出現。特別是一些處于南方地區的水廠,水源在排澇區會出現不斷惡化的狀況,水質下降。當附近的水源出現一定程度的污染之后,需要將供水有效關閉。但是,因管網系統的不足,只能運用大面積停水這一方式。當出現極端天氣時,會出現突然降水的情況。但是,因排水系統的不夠完善,會導致城市在一定時間內出現大量積水,甚至內澇的狀況,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
二、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措施
1.溝槽開挖和支護施工的控制
溝槽開挖是給排水管道工程的一個基本施工措施,這個環節當中應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溝槽開挖前期: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標準技術進行相應的施工,按照建筑標準的管線測量進行放線,對于施工場地的中心線、高程和轉角等多個參數進行統計。
(2)參照實地土壤的具體情況來確定管溝基槽開挖的計劃:通常遇到管道埋深度比較淺的時候和輕度滑坡的位置實施梯形溝槽的開挖。
(3)如果使用機械開挖,需在底部預留出足夠的保護層,厚度一般在20cm~30cm,再安排施工人員進行相應的清理工作。溝槽開挖的機械化施工必須要配合適當的人工清理操作。
2.施工測量部分的控制措施
作為一項技術比較強的工作,施工測量必須要有專人進行,從而能夠更好地保證整個施工測量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想要保證施工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得到的數據不出現任何問題,在自檢自測的工序當中必須要比規定再提高50%的允許差精度。
3.管基制作質量的控制措施
管基的施工應該根據圖紙設計的尺寸、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中心線等方面的要求進行。此時,要注意管基的厚度要得到保證,不能偷工減料,在碎石的基礎上提前堆好能夠用到的管道材料,這樣能夠保證管道就位之后及時進行固定平衡。管基施工的時候,土質基地不能長時間裸露。與此同時,還需要考慮氣候和保養等不利的因素。
4.管道安裝
(1)對管材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
對于使用管材和主要的配件要嚴格進行把關,除了要由選定的合格制造商提供之外,還需要在管材進場之后,對管材的質量進行嚴格的驗證。如果外觀檢查沒有辦法保證管材的質量,那么就應該進行內、外壓的試驗。
(2)對管道鋪設的長度進行精確的計算
按照設計圖紙和規范,在施工之前應該確定好兩個檢查井之間管道的鋪設長度、兩管端頭之前預留的間距還有管子伸進檢查井的長度。在整個安裝過程中要時刻對長度進行嚴格的控制,防止出現管頭縮進井壁或者是露出井壁過長的情況發生。
(3)對抹帶的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
水泥砂漿下料要嚴格按照配合比進行,計量的時候要做到準確無誤,攪拌的時候要使其達到均勻,確保水泥砂漿的和易性和強度。抹帶之前先把抹帶部分的管道外壁鑿毛洗刷干凈,刷水泥漿一道,并控制內管道縫跟管內壁之前的平整程度。
結束語
城市給排水管網系統的優化配置與管理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系統工作,也有一定的難度。在這一過程中,對管網運行狀況的監督和后續工作的改進應以人為本的要求為基礎,在保證管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實現對現有資源的科學配置。優化給排水管道布局,合理協調現有管網與新建管網,實現根據當前需求不斷增強系統應急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魏陽.城市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分析[J].大眾標準化,2021(1):51-52.
[2]楊文博.城市正本清源工程建設管理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水利,2020(8):43-45.
[3]劉晨飛.市政給排水管線設計的優化措施[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151-152.
[4]房亮.研究城市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與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0(6):28-29.
[5]岳鳳偉.市政工程給排水管網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智能城市,2020(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