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珍 辛國 朱建朝 張海燕
核桃是甘肅栽培面積最大的木本油料和干果經濟林樹種, 也是主產區農民精準脫貧的支柱產業。2019年,甘肅核桃栽培面積618萬畝,年產堅果27.8萬t,全產業鏈年產值47.5億元。近年來,甘肅產區春季晚霜凍害發生頻繁,造成核桃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極大挫傷了果農栽培核桃的積極性,制約了核桃產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影響了核桃產業健康發展。
元林核桃由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和山東省泰安市綠園經濟林果樹研究所雜交選育而成,其母本為元豐,父本為美國核桃強特勒(Chandler)。該品種2007年12月通過山東省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5年開始,隴南市經濟林研究院核桃研究所開展了以避晚霜、早實、豐產、優質為目標的核桃新品種引進篩選工作。經過多年努力,引進的避晚霜、豐產、優質的元林核桃于2017年通過甘肅省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較耐寒,發芽晚,雌、雄花期晚,能夠避過晚霜危害。
2018年4月6—7日,甘肅省隴南地區發生50年一遇的嚴重晚霜危害,氣溫降至-4 ℃,當地其他核桃品種幾乎絕產,而元林核桃尚未發芽,成功避過晚霜危害,正常結果。本文通過引種栽培試驗示范,總結了元林核桃優質豐產栽培技術,為元林核桃推廣栽培提供參考。
1? ?栽植建園
1.1? ?園地選擇
1)氣候條件。年均溫10~14 ℃,極端最低溫≥-25 ℃,極端最高溫≤39 ℃,無霜期180~220天,年日照時數≥2 000小時,年降水量500~1 000 mm。
2)立地條件。選擇排水良好的平地或背風向陽緩坡山地、丘陵地,避免在低洼、濕澇和風口地帶栽植。海拔≤1 300 m,土層厚度≥1 m,土壤pH值6.5~8.5,地下水位低于地表2 m;土壤以透氣性良好的壤土、沙壤土或輕黏土為宜。
1.2? ?整地? ?為了保證元林核桃健壯生長和結果,應按株行距4~5 m×5~6 m進行大穴整地,22~33株/畝。春季栽植應在上年秋末冬初整地,秋季栽植應于栽植前1~2個月整地。
平地挖長、寬、深均為0.8~1 m的栽植穴;緩坡地先沿等高線修成梯田,再挖成同樣規格的栽植穴。挖栽植穴時,將表土與心土分開堆放,每穴的表土拌和20~30 kg腐熟農家肥后回填入穴的底部,將心土填入穴的上部,灌透水沉實,覆表土保墑。
1.3? ?授粉品種配置? ?元林核桃屬雄先型品種,且雌、雄花期均較晚。為提高坐果率,需配置授粉品種。元豐、強特勒等品種可作元林核桃的授粉品種。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按8~10︰1的比例隔行配置,即每8~10行主栽品種配置1行授粉品種。
1.4? ?栽植? ?春季栽植在3月中旬至萌芽前進行,秋季栽植在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進行。選用一級嫁接苗栽植。起苗后應及時栽植,栽植前先將苗木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并剪除苗木損傷、腐爛的根系,使傷口平齊以利愈傷。
核桃不宜深栽,栽植后原根頸土痕應與地面持平。未沉實的栽植穴,栽植時應充分考慮灌水后苗木下沉的程度,埋土深度以高出苗木原根際土痕3~5 cm為宜;根頸下沉超過5 cm應重新定植。
栽植時要做到栽直扶正,根系舒展,埋土緊實,栽后立即澆足定根水。待水下滲后覆士保墑,并修筑蓄水樹盤,樹盤覆蓋1~1.5 m2的黑地膜保墑。
2? ?合理間作
元林核桃定植后5年內,其樹下行間可種植低稈類的矮冠、淺根性、無攀緣性、與核桃樹無共同病蟲害的間作物,如大豆、馬鈴薯、草莓、蔬菜、中草藥等。間作物要距樹干1~1.5 m,作為核桃樹體土肥水管理的營養帶。隨著樹冠的擴大,應逐年減少間作面積,擴大樹體營養帶面積。
3? ?整形修剪
3.1? ?修剪時期? ?元林核桃春季萌芽前20天,結合采集接穗進行整形修剪。夏季、秋季可進行抹芽、摘心、疏枝等操作。
3.2? ?整形? ?元林核桃樹勢較強,樹姿直立或半開張,樹形宜采用疏散分層形。樹高3.5~4.5 m,主枝6~7個,分3~4層,呈螺旋狀著生在中心領導干上,形成半圓形樹冠。
栽植當年或翌年定干,定干高度1~1.2 m,整形帶20 cm,干高0.8~1 m。第1層選留三大主枝,水平夾角約120°,與主干基角約70°,鄰近著生,層內距30~40 cm,避免輪生,以防卡脖。4~5年就可選留第2層主枝2個,層間距60 cm左右,各層主枝上下錯開,插空選留,以免相互重疊。
第1層主枝上各留2~3個側枝,第2層主枝上的側枝要同向選留,防止互相干擾。
各主枝第1側枝距中心干30~50 cm,第2側枝距第1側枝20~30 cm,第3側枝距第2側枝30~40 cm,側枝間交錯排列。
側枝與主枝水平夾角45°~50°為宜,側枝著生位置以背斜下側為好,切忌留背后枝。
3.3? ?修剪? ?元林核桃修剪以疏枝為主,短截、回縮、落頭開心為輔。要及時疏除過密枝、細弱枝、干枯枝、直立枝、病蟲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