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艷


核桃是陜西隴縣傳統優勢林特產之一,在我國核桃10大產區中,隴縣地處陜西渭北、秦巴山地、甘肅天水和甘肅隴南等4大產區的中間地帶,屬于核桃最佳優生核心區。“隴州核桃”個大、仁飽、皮薄、味香,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測試中心、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楊凌)檢測,隴州核桃為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的富硒保健食品,20世紀70年代曾被列為全國外貿出口免檢產品。
經過幾十年發展,隴縣核桃產業初具規模,核桃總面積達到56.1萬畝,1 290萬株,年產量1.68萬t、產值2.89億元,人均核桃收入1 560元、戶均4 896元,核桃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9.8%。計劃到2025年,全縣核桃面積突破70萬畝,其中良種核桃結果面積達到20萬畝,核桃總產量達到3萬t,產值突破5億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5%以上;核桃加工量1.5萬t,加工率50%以上,核桃產業總產值10億元,實現陜西核桃第一縣目標。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隴縣雖然為核桃產業大縣,但核桃單產較低,總體經濟效益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面積核桃園郁閉現象較為嚴重,導致結果部位減少,產量低,病蟲害發生頻繁,品質下降,商品率降低,嚴重影響隴縣核桃產業健康發展。
1? ?核桃園郁閉原因
1)栽植密度過大,影響光照。2008年前栽植的6萬畝退耕還林早實核桃,畝栽56株,密度為3 m×4 m,品種多為陜核、中林、遼核系列以及新疆引進的扎343和溫185等。這一批園樹勢旺盛,早在2014年就已經郁閉,光照不足,雖然按樹齡說已進入盛果期,但干果畝產量只有280 kg,與盛果期干果標準畝產水平500~700 kg差了220~420 kg。
2)整形修剪不合理,結果部位外移。2008年以后栽植的26萬畝早實核桃,密度變為? ? ? 4 m×5 m,畝栽33株,品種為香玲、西扶1號、遼核4號和清香等。單從密度上看,畝栽株數減少,似乎避免了果園郁閉的可能性,但在實際管理中發現,受品種、立地條件和管理水平影響,園子的生產表現不同。在立地條件優越和管理精細的條件下,西扶1號和遼核4號在盛果期內暫不存在郁閉現象,而清香和香玲剛進入盛果期(10年)就會出現郁閉勢頭,特別是修剪不到位,徒長枝多,培養的結果枝組少,整個樹冠冒條嚴重,樹體結構不合理,易形成外圍枝多、內膛光禿,通風透光條件差,造成結果部位快速外移,減產,病蟲嚴重,果實商品率降低。
2? ?郁閉核桃園改造措施
解決核桃園郁閉問題,在國內一般都是以調整植株密度為主要手段,以合理間伐為基本措施。間伐技術措施就是砍伐、疏除,這種“殺生”之舉會極大地挫傷果農管理核桃園的積極性。
為了有效利用現有資源,在不砍伐不疏除,保持現有密度和立地條件前提下,探索出更加合理的解決核桃園郁閉的方法,筆者在2018—2020年對隴縣河北鎮核桃園實施了隔株改形、分層落冠、立體結果、分類施肥技術措施,以下通過對核桃產量指標調查比較分析,旨在給隴縣乃至渭北郁閉核桃園科學管理提供依據。
2.1? ?樣地選擇與調查方法? ?2018—2020年,在隴縣河北鎮東坡村,選擇立地條件相近,2005—2008年建園,樹齡達到10年以上,郁閉度達到95%以上,管理水平較高的盧新龍、盧席生和盧根生3戶的核桃園,品種為中林5號、香玲、清香、西扶1號。每個品種選擇33~100株樹進行調查。
2.2? ?技術措施
1)隔株改形。在每年春季修剪時期,保證中間樹(骨干樹)不改形,而將相鄰的左右兩邊樹上的交叉枝、生長旺盛的主枝或大側枝去除,以保證中間樹有足夠的生長空間,繼而將兩邊樹的株行間側枝逐年回縮抑制,控制生長。
2)分層控冠。對確定的中間不改形的樹(骨干樹),樹冠高度控制在5~6 m,而左右兩邊改形的樹落冠高度控制在3~4 m,拉開樹冠層次,達到通風透光效果。通過分層控冠、落頭、疏枝等措施,優化樹體結構,解決通風透光問題。
3)立體結果。修剪時優化樹體結構,首先要重點疏除影響光照的交叉枝、重疊枝、輪生枝和病蟲枝;其次是回縮改造或疏除一部分外圍枝及骨干枝上的中型枝,配備好結果枝組;再次是運用先放后縮、先截后放的方法,培養和復壯內膛結果枝組,增加結果部位,達到立體結果。
4)分類施肥。郁閉核桃園樹體改造后,要增施有機肥,加強肥水管理,促進修剪后的傷口愈合,盡快復壯樹勢。但在施肥時,對中間整形未改形的樹要加強肥水管理,對兩邊整形又改形的輔助結果樹減少施肥量,適度控制樹冠生長。
2.3? ?改造應注意的問題
1)改造時間。應用該技術的最佳時間是秋季果實采收后,至落葉前和春季萌芽前。
2)改造步驟。要逐年改造,不能操之過急,避免一次性取枝過量。最少3年完成改造,達到理想的增產增收效果。
3)改造后管理。一是保護大枝傷口,對剪口或鋸口及時涂油漆、殺菌劑或傷口愈合劑,避免傷口感染;二是多施有機肥或農家肥,增強樹勢;三是注重夏季拉枝和摘心,促使產生新的結果枝,控制徒長;四是加強病蟲防治,每隔7天噴3~5次殺蟲殺菌劑。
2.4? ?調查和分析方法? ?逐年記錄郁閉園、采取間伐措施后、采取以上4種綜合技術措施改造后的產量表現(表1至表6),列表對照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郁閉園與間伐后干果產量對比? ?產量對比結果表明,間伐是郁閉園改造的可行措施。
1)株產增幅。盧新龍核桃園株產分別為? ?4.68 kg→6.35 kg→7.9 kg→9.74 kg,增幅為52%;盧席生核桃園株產分別為5.23 kg→? ? ? 6.8 kg→8.84 kg→11.33 kg,增幅為53.8%;盧根生核桃園株產分別為5.45 kg→6.89 kg→? ? 8.52 kg→11.76 kg,增幅為53.7%。由此可見,不論是2005年3 m×4 m栽植的,還是2008年? ? 4 m×5 m栽植的早實核桃,郁閉后采取間伐方式,從第1年起干果單株產量就可以超過郁閉園,而且第3年增幅高達50%以上。
2)總產增幅。盧新龍核桃園總產分別為? ?1 314 kg→896 kg→1 114.5 kg→1 373.6 kg,增幅為4.3%;盧席生核桃園總產分別為1 262 kg→823.2 kg→1 070.1 kg→1 371.3 kg,增幅為? ? ?7.97%;盧根生核桃園總產分別為1 292.8 kg→820.3 kg→1 013.51 kg→1 399.7 kg,增幅為? ? 7.64%。由此可見,不論是2005年3 m×4 m栽植的,還是2008年4 m×5 m栽植的早實核桃,郁閉后采取間伐方式,從第3年起總產量才可以超過郁閉園,第3年增幅大于5%小于10%。
3.2? ?郁閉園與綜合改造后干果產量對比
1)株產增幅。盧新龍核桃園株產分別為? ?4.68 kg→4.98 kg→5.48 kg→6.17 kg,增幅為 24.1%;盧席生核桃園單產分別為5.23 kg→? ? 5.56 kg→6.5 kg→7.34 kg,增幅為28.7%;盧? ?根生核桃園株產分別為5.45 kg→6.09 kg→? ? 7.01 kg→ 7.91 kg,增幅為31.1%。由此可見,不論是2005年3 m×4 m栽植的,還是2008年? ? 4 m×5 m栽植的早實核桃,郁閉后采取綜合改造方式,從第1年起干果單株產量就可以超過郁閉園,而且改造第3年增幅可達20%~30%。
2)總產增幅。盧新龍核桃園總產分別為? ?1 314 kg→1 400.3 kg→1 540.5 kg→1 734.7 kg,增幅為24.2%;盧席生核桃園總產分別為? ? ? ? 1 262 kg→1 361.9 kg→1 566.3 kg→1 770 kg,增幅為28.7%;盧根生核桃園總產分別為? ? ? 1 292.8 kg→1 444 kg→1 661 kg→1 874.9 kg,增幅為31%。由此可見,不論是2005年3 m×4 m栽植的,還是2008年4 m×5 m栽植的早實核桃,郁閉后采取綜合改造措施,從第1年起總產量就可以超過郁閉園,而且是逐年呈上升趨勢,改造第3年增幅可達20%~30%。
4? ?小結與討論
不論是2005年3 m×4 m栽植的,還是2008年4 m×5 m栽植的早實核桃,郁閉后采取間伐措施,單株產量第1年就可以提高,但總產第3年才能增加。而采取綜合改造措施,從第1年起干果單株產量和總產量均可以超過郁閉園,而且總產量逐年增加,增幅大。證明采取隔株改形、分層落冠、立體結果、分類施肥綜合改造措施,優勢明顯大于單純間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