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金,鐘睿
(1.海口市瓊山區婦幼保健院,海南 海口571100;2.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 海口570100)
截至2013年,中國宮頸癌死亡患者高達5.3萬/年,占女性惡性腫瘤死亡患者的18%,且每年新發病例約13萬,嚴重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1]。臨床針對宮頸癌的治療主要有根治手術、藥物化學治療(以下簡稱化療)、放射治療(以下簡稱放療)等,但均會對患者造成較為嚴重的創傷或毒副作用,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家庭造成負面影響[2]。而宮頸癌患者的臨床治療目標是既要延長其生存時間、提高生存率,更要提高生存期內的生命質量。患者的生命質量主要從生理學、心理學及社會學3 個維度進行評價,而各個維度的生命質量相關影響因素較多,明確具體的影響患者生命質量的相關因素,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美國醫學結局研究開發的宮頸癌量表(FACT-Cx)和歐洲癌癥研究中心開發的生命質量核心量表(QLQ-C30)在臨床廣泛應用[3-4],但上述量表均源于國外,對應的中文版評價量表仍在開發或改進。目前,臨床仍缺乏適用于中國人群的生命質量評價量表。宮頸癌患者生命質量評價量表(QLS-CCP)是近年來在國內推廣的宮頸癌患者特異性評價量表,從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癌癥共性癥狀及宮頸癌特異模塊對患者生命質量進行綜合評價[5-6]。本文對收治的宮頸癌患者采用QLS-CCP 進行生命質量評價,通過多元回歸分析明確影響患者生命質量的危險因素,以期能夠根據患者的個性化特點提供針對性的干預,改善患者預后。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海口市瓊山區婦幼保健院治療的且生存時間≥1年的128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20~80 歲;②經病理診斷確診為宮頸癌;③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夠配合完成臨床問卷調查;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或存在認知功能障礙;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③合并免疫系統疾病;④依從性較差,無法配合臨床調查研究。
1.2.1 臨床資料收集研究對象入組后,通過自制問卷調查收集年齡、臨床分期、病理分型、治療方案、民族、婚姻、職業、醫療形式、經濟收入及文化程度等臨床資料。
1.2.2 生命質量評分采用國內張曉馨等[5]研制的QLS-CCP 對患者進行調查問卷。臨床調查員在進行調查時向患者明確告知其身份,征得患者同意后詳細地講解本次調查內容、目的、問卷填寫注意事項,發放量表,由患者獨立填寫完成后回收量表,調查員需核查量表填寫是否完整有無遺漏。QLS-CCP 量表包含癌癥患者生命質量評定的共性模塊和宮頸癌患特異性模塊,共計5 個領域,12 個維度,40 個條目。其中,共性模塊分為軀體功能3 個維度、7 個條目,心理功能2 個維度、12 個條目,社會功能2 個維度、6個條目,癌癥共性癥狀和副作用2個維度、7個條目;宮頸癌患者特異性模塊單獨作為一個領域包含3 個維度、8 個條目。①軀體功能具體分為獨立功能、基本生理功能、性功能;②心理功能包含認知和情緒;③社會功能具體包括對經濟/生活的影響、社會支持;④共性癥狀和副作用則分為共性癥狀和副作用;⑤特異性模塊分為心理擔心、陰道流血、小便及陰道不適。每個條目分為非常(5分)、相當(4分)、有些(3分)、有一點(2分)、一點也不(1分)5個級別,若計分條目為逆向條目則該條目最終得分為6 分減去原始條目得分。各條目計分相加得到對應維度得分,各維度得分進行加權得到該領域得分,采用極差化法將領域評分轉化成滿分為100 分的標準得分,而量表總分為各領域評分之和。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比較用t檢驗;多組比較用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用LSD-t檢驗。以量表評分作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的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采用逐步法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影響生命質量的危險因素,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納入宮頸癌住院治療患者128 例,年齡24~65 歲,平均(44.65±8.49)歲。共發放問卷128 份,回收有效問卷120 份(回收率為93.75%)。患者軀體功能得分(21.50±5.52)分,心理功能得分(39.31±7.23) 分,社會功能得分(18.26±6.12)分,共性癥狀和副作用得分(16.82±5.10)分,特異性模塊得分(14.43±5.91)分,生命質量量表總分(110.41±20.67)分。
不同臨床分期患者生命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及量表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臨床分期越高,生命質量越低;單身患者生命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及量表總分低于已婚患者(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心理功能、共性癥狀和副作用、特異性模塊評分及量表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生命質量低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采用單純手術治療患者生理功能及量表總分高于使用放療或化療方案患者(P<0.05)。見表1。
表1 不同臨床病理特征宮頸患者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n=120,分,±s)

表1 不同臨床病理特征宮頸患者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n=120,分,±s)
臨床病理特征 n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共性癥狀和副作用 特異性模塊 總分年齡>60歲13 21.35±3.45 37.93±4.36 16.02±4.98 16.52±3.91 13.35±5.46 105.17±13.64 45~60歲<45歲F 值P 值臨床分期Ⅰ期0.910 0.685 0.605 0.166 0.742 0.695 52 23.93±3.45 41.36±5.59 20.01±5.34 18.54±5.30 17.21±5.02 121.05±16.03Ⅱ期Ⅲ期F 值P 值病理分型腺癌及其他0.000 0.000 0.022 0.000 0.000 0.000 38 21.42±5.78 38.32±7.23 18.07±5.91 15.67±4.79 14.72±4.78 108.20±22.49鱗癌t 值P 值治療方案放療/化療單純手術70 37 21.38±4.57 21.79±5.62 0.095 39.42±5.85 39.59±7.07 0.380 19.30±7.43 17.31±6.56 0.504 17.59±4.59 15.60±6.43 1.826 14.42±5.67 14.82±6.43 0.299 110.12±17.28 110.00±24.72 0.395 54 14 20.46±5.23 15.60±5.32 20.545 37.26±5.90 35.35±4.68 9.984 16.74±6.65 17.60±6.32 3.391 16.12±3.42 14.46±3.28 6.815 12.34±5.84 11.85±4.72 12.369 102.92±18.42 94.86±12.28 21.706 82 21.55±5.27 0.122 0.903 39.77±5.71 1.187 0.238 18.35±5.98 0.239 0.811 17.25±4.96 1.641 0.104 14.31±4.47 0.457 0.648 111.23±18.06 0.789 0.431 14 77 18.37±4.76 22.64±4.87 36.01±6.17 39.87±6.34 17.10±6.82 18.96±6.07 15.74±3.27 17.22±5.14 12.65±5.16 14.35±6.07 99.87±9.78 113.04±20.14

續表1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軀體功能的影響因素為臨床分期和婚姻(P<0.05);心理功能的影響因素為婚姻、文化程度和臨床分期(P<0.05);社會功能的影響因素為婚姻(P<0.05);共性癥狀和副作用的影響因素為文化程度和臨床分期(P<0.05);特異性模塊及量表總分的影響因素為婚姻、文化程度和臨床分期(P<0.05)。見表2、3。

表2 變量賦值表

表3 宮頸癌患者生命質量評分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參數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發展和進步,癌癥患者生命質量的評價日益受到重視。癌癥患者生命質量評價應從生物醫學、心理學、社會醫學等多個維度對其生存狀況進行科學、準確、綜合的評價,使患者的生命質量成為可科學量化的臨床指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影響患者生命質量的相關因素,從而實施針對性的臨床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職業、民族、病理分型、醫療形式、收入水平等因素與患者生命質量無相關。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除共性癥狀和副作用外,其他各個維度評分和量表總分比較,單身患者生命質量低于已婚患者。這與目前國內外多數研究報道相符[7-8]。在癌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患者深受病痛折磨,對疾病和相關治療缺乏足夠的認知,導致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抑郁、恐懼情緒,昂貴的治療費用更加重其心理負擔,治療依從性低,影響患者預后。婚姻伴侶不僅能夠為患者分擔經濟負擔,而且可以提供感情慰藉和家庭支持,而無婚姻伴侶或遭遇婚姻不幸更容易使患者感到孤獨、產生抑郁情緒,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心理功能評分、共性癥狀和副作用、特異性模塊以及量表總分比較均有差異,其中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生命質量量表相關維度評分均高于小學學歷患者。分析認為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對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強,對疾病、治療方案,以及相關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防治認知較低學歷的患者更加充分,能夠積極主動配合臨床治療,因而癥狀緩解和疾病的康復評價優于低學歷患者[9];同時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更加容易與臨床工作者和家屬溝通交流,有利于郁結、消極情緒的排解;此外,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思維活躍,接觸人及事較多,興趣廣泛,應變能力較強,容易尋求自身的精神寄托,更容易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何嫦娥等[10]研究表明,文化程度可以從健康教育、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通常經濟壓力大,對疾病認知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針對這部分患者應加強宣傳教育,注重心理干預;盡可能地開展醫療慈善活動,幫助患者減輕經濟負擔。
臨床針對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療,依據臨床分期不同其治療方案也存在差異。以往關于患者生命質量與臨床分期的臨床研究普遍認為臨床分期越高患者生命質量越低。ZHAO 等[11]研究表明,晚期宮頸癌患者在接受多療程的化療后,生命質量較早期患者降低。本研究結果表明,臨床分期較高的患者生命質量較低,且采用單純手術治療的患者其軀體功能評分、生命質量量表總分高于采用放療或化療治療的患者。進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結果表明,臨床分期為宮頸癌患者生命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與其他研究報道相符[11]。舒霽欣等[12]研究表明,長期放化療毒副作用較大,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痛楚,患者生命質量降低。臨床分期較高的患者長期遭受腫瘤的惡性消耗,免疫機能大大下降,且易伴發轉移和惡病質,身體機能和生命質量較臨床分期較低患者降低;此外,宮頸癌患者臨床癥狀通常表現為白帶異常、陰道不規則流血,而患者早期未能及時確診和治療往往會導致該癥狀伴隨病情進展性加重,使患者擔心病情甚至聯想到死亡,因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
影響患者生命質量的因素較多,除去本研究中納入的人口學特征外,患者的生命質量通常還容易受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醫療衛生技術及政策的影響,后續研究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進行多個中心的橫向比較。
綜上所述,應密切關注宮頸癌患者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態及社會功能,并針對患者個性化特征給予積極的心理干預和社會支持,減輕患者癥狀和治療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