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立足“三步走”第二步開局的關鍵階段,為全市加快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指明了前進方向。把握新階段、服務新格局、擔當新使命,金牛區將緊緊圍繞成都“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謀篇布局,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構筑“兩樞紐兩高地”,持之以恒提升金牛品質、打造金牛品牌、重振金牛雄風,加快打造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為成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貢獻更大金牛力量。
用好成渝門戶商圈布局金牛機遇,高起點打造“現代商貿主樞紐”
發揮北向聯通成德綿1200萬人口和市場采購貿易試點聯結“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樞紐優勢,做強“現代商貿與商務”功能,精準分析成渝門戶商圈和重慶解放碑商圈、觀音橋商圈,成都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園商圈等高能級商圈的差異定位和消費特質,加快打造內貿外貿協同一體的“現代商貿主樞紐”。
加快打造成都蓉北都市級商圈。以高端消費引領城市轉型的視角前瞻謀劃發展路徑,通過“做強樞紐、站城一體”的規劃策略、“親水營城、公園成鏈”的生態策略、“有機更新、場景營造”的產業策略,零時差對接國際時尚潮流、即時性服務國際消費群體,著力構建成渝雙城的“第一樞紐、第一客廳、第一門戶”。
加快打造“金牛壩—茶店子”高能級商圈。加快推進天府藝術公園建設,著力推動“三湖八景”梯次呈現,積極承接國內外主場交流文化活動,有機縫合各大公共空間串聯新金牛公園、金牛公園、易園等城市景觀,連片打造“一帶一路”對外交往中心,形成文商旅互促共進的融合型城市級商圈。
加快打造“商貿城—美食城”高能級商圈。積極推進“市場采購+跨境電商”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市場采購+市(州)生產基地”走深走實,推動鳳凰山體育公園、成都露天音樂公園和成都國際商貿城等天府文化地標項目片區聯動建設運營,形成食購游娛體融合的一站式公園型城市級商圈。
用好成渝中線高鐵起止金牛機遇,高標準打造“雙城軌交主樞紐”
以成渝中線高鐵聯通40分鐘800多平方公里軌道交通圈為依托,做強“軌道樞紐與門戶”功能,著力將樞紐的“流量”規模轉化為產業的“留量動能”,最終形成發展的“增量”優勢,加快打造聯結成渝輻射西部的“雙城軌交主樞紐”。
深化互聯互通。著力完善人北片區“5橫6縱”道路交通骨架和“8線14站”軌道交通線網,積極構建地下、地面、空中三維立體慢行廊道體系,推動人流、物流、商流高度聚集,數據流、資金流、技術流高度融合,推動“過境經濟”向“樞紐經濟”轉變。
實施樞紐協同。發揮樞紐聯通中轉功能,持續強化成都火車北站與重慶北站、雙流國際航空港、天府國際航空港、青白江國際鐵路港的協同聯動發展,共同構建“通道+物流+網絡”一體化交通運行體系,加快形成軌道同網、干道互聯的軌交發展新格局。
壯大總部經濟。聚焦經濟總部化、產業高端化、商務平臺化,培育打造一批功能配套完善、總部企業集聚明顯、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總部基地和特色樓宇,加大高端要素資源、高能級市場主體、高層次專門人才集聚力度。
用好成渝科創走廊串聯金牛機遇,高水平打造“科創文創新高地”
發揮大院大所集聚和文旅資源富集的優勢,做強“科技研發與文創”功能,以大數據為要素、以新基建為先導,推進三大主導產業向數字化、平臺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加快打造創新驅動科文協同的“科創文創新高地”。
建強“千億級都市工業產業集群”。圍繞“空間承載力”與“產業聚集度”雙提升,高水平打造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星軌智谷”高品質科創空間,加快推進都市工業港、天奧電子產業園等一批都市工業載體和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打牢“都市工業新區”基礎。
建強“千億級商貿商務產業集群”。圍繞“內貿品質升級”和“外貿擴能擴容”雙結合,高起點打造成都國際商貿城功能區“3T”高品質科創空間,加快推進人北TOD、川藏鐵路四川總部等重點項目建設,夯實“商貿商務大區”支撐。
建強“千億級科創文創產業集群”。圍繞“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雙融合,高標準打造金牛科技服務產業功能區“茶花新界”高品質科創空間,加快推進世紀空間大廈、時代中國西部科技中心等產業載體建設,提升“科創文創強區”能級。
用好重大功能項目選址金牛機遇,高品質打造“宜居宜業新高地”
緊緊抓住成都連續5年承辦國際重大賽事的重要窗口期,做強“生態宜居與人文”功能,實施片區綜合開發,明晰空間邊界、明確主導產業、完善基礎功能、推動互聯互通,加快打造公園城市先行示范的“宜居宜業新高地”。
增綠筑景,串聯一批公園景區。積極踐行“景區化、景觀化、可進入、可參與”理念,按照“一心兩軸三片”公園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提升鳳凰山3大公園,全面貫通錦城、錦江生態綠廊,營造“城在綠中、園在城中、城綠相容”的大美意境。
傳承創新,活化一批特色街區。按照“保護—利用—活化”的思路,加快打造白馬后巷、水畔閑庭等19條特色文化街區和時尚美學空間,傳承創新小店經濟、加快發展夜間經濟、聚力發展假日經濟、引領發展美學經濟,構建“一街一世界、一區一人文”的街巷形態。
培育場景,更新一批生活社區。加快推進一環路整體改造提升,高品質打造荷花池、城隍廟、老西門等示范片區,大力發展以精品小店為代表的生活性服務業,分批分類打造50個社區商業示范性點位,構建“新派金牛、萬象市井”的社區場景。
作者
中共成都市金牛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