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宇光
28歲的吳雙,從半歲起就時不時呵呵地笑,隨著他長大,這種情況慢慢嚴重起來。剛開始家人也沒有太在意,以為孩子愛笑很正常。5年前的一天,目睹了吳雙癲癇癥發作,媽媽才驚覺事態嚴重。“孩子當時流口水,暈倒在地,我們都嚇呆了,便帶兒子去醫院。”
當地的醫生考慮吳雙為癲癇,檢查后病因卻一直不明確。
去年,吳雙的病情進一步加重,被家人帶到某三甲醫院檢查,經頭顱磁共振檢查,醫生發現其下丘腦處有一個錯構瘤,這正是癲癇致病的根源所在。找到了癥結,但下丘腦錯構瘤合并癲癇屬于難治性癲癇,診療很復雜,根治必須要靠外科治療。
下丘腦錯構瘤屬于臨床比較少見的腫瘤。主要在嬰幼兒及兒童期發病,臨床主要表現為癡笑性癲癇、認知功能障礙、性早熟等。
癡笑樣癲癇通常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后期癲癇會進一步進展,因此傳統治療主要以開顱手術為主。但下丘腦錯構瘤病變位置隱蔽,位于大腦深部,病變體積小,周圍都是重要的腦神經和核團,導致開顱手術損傷大,完全切除也有難度。既往開顱手術因錯構瘤位置深,毗鄰重要功能結構,術后容易出現下丘腦綜合征,包括高熱、激素代謝紊亂、電解質紊亂、尿崩等并發癥。術后住院時間長達2周,并且可能要長期服用激素替代治療。
為了減輕手術損傷,提高手術療效,減少術后并發癥,醫生為吳雙實施了新的手術方案——機器人引導下射頻毀損微創治療下丘腦錯構瘤手術。手術利用機器人作為輔助,精準定位錯構瘤,對錯構瘤進行反向電流熱凝毀損。
經過充足的術前準備,在機器人的幫助下,成功消滅了吳雙顱內的錯構瘤,解決了他多年癲癇發作的問題。這是一種全新的腫瘤切除方式,熱凝毀損腫瘤的過程中,患者甚至是清醒的,醫生可以在術中檢測他的語言、視力和運動功能有沒有受到影響。這項手術能給患者帶來更小的損傷、更好的預后。
提醒家長,癡笑性癲癇發病常見于幼兒,不同于普通癲癇急性發作時有抽搐、咬牙等明顯癥狀,由于在臨床上比較少見,也更容易被忽視和誤診。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經常無故發笑、哭鬧,最好帶孩子前往醫院進行檢查。臨床上早期治療或通過手術處理,多數病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