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宜旭
先天性心臟病是常見病,多數患者到醫院做個手術,就可以成為“好心人”,但人們對它了解并不多,認為在心臟上做手術風險大,寧愿信偏方保守治療,也不到醫院做手術,直到喪失手術機會。
做手術的最佳時機
取決于孩子的病情
正常的心臟有兩個心房和兩個心室,分工各不相同,如心室和心房沒有長好,有了缺損,就叫做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
患者什么時候手術,取決于其目前的狀況,如果是復雜的先心病,不及時手術可能會造成發育遲緩、反復發生肺部感染、誘發惡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對于簡單的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時機應從患者適應手術能力、配合術后治療、不影響學習等方面來考慮,一般以3~6歲最佳。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患者不需要立即手術,也應該密切觀察病情,每半年到醫院做一次檢查。如果發現有異常,應該及時到醫院診治。
心臟有雜音
都是先心病嗎
心臟雜音分正常雜音和非正常雜音。剛出生的孩子,發育還不完善,聽診的時候會有雜音。如果做心臟彩超提示心臟結構正常,就不要特別在意,嬰兒長到兩周或1個月時,雜音就會消失。
不正常的心臟雜音,聲音比較響,即使不戴聽診器,靠近孩子的胸前就能聽到拉風箱一樣的聲音。但心臟彩超,才是確診先心病的金標準。
彩超檢查
對患兒沒有傷害
彩超檢查是綠色的檢查方法,它沒有射線,是無創傷的。一兩個月大的孩子,因為每天的睡眠時間很長,做超聲檢查更有利,可以在孩子睡著的時候,帶他到醫院做檢查。
無癥狀的先心病
也應盡早治療
沒癥狀的先心病,說明室間隔缺損較小,但并不代表缺損可以自動愈合。一般來說,對于缺損小于5毫米的患兒,1歲內有自動閉合的可能。
沒有癥狀,不代表永遠沒有癥狀,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功能的衰弱,癥狀就可能會顯現出來,比如易勞累,容易感冒,心力衰竭,甚至影響壽命。如果等到肺動脈壓高到一定程度,就會喪失手術機會。勸您趁孩子沒有癥狀時,盡快手術,以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手術后
記著服藥和復查
做完先心病手術,出院前,醫生會開些消炎藥和增強心臟功能的藥,吃多久,怎么吃,醫生會根據患者心功能恢復情況增減藥量,一般用藥周期在1~3個月。醫生開的藥吃完后,應到醫院找醫生,不能擅自停藥、減藥,以免造成嚴重的后果。
手術后,最好3~6個月到醫院做一次復查。如果復查結果顯示正常,復查的間隔時間可延長至1年。多數先天性心臟病,通過手術可以徹底治愈,手術后的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