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倩
1月27日,記者從山西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由山西省交通科技研發有限公司承擔的《隧道智能檢測系統及關鍵技術推廣應用》科研項目,順利通過省交通運輸廳組織驗收。該成果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改變了公路隧道傳統檢測方式,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我國是世界上黃土隧道病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50%以上的黃土隧道面臨著淺埋、偏壓、地裂縫、陷穴、溝谷等不良地質條件的影響,這些因素極易誘發黃土隧道產生襯砌開裂、剝落、錯臺、滲漏水、底板隆起等病害,嚴重影響黃土隧道的長期穩定性及耐久性。為解決這些問題,山西省交通科技研發有限公司依托山西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公路隧道檢測機器人系統研究與裝備制造》和《隧道智能檢測系統及關鍵技術推廣應用》,自主研制了隧道智能檢測系統,該系統集機器視覺、慣性導航、激光測量等多種技術于一體,滿足各種等級公路隧道的日常、定期、專項檢測要求,實現裂縫、滲水、剝落、襯砌變形等隧道病害的全自動識別。通過病害大數據管理,構成一個智能、高效、安全的隧道智能檢測解決方案。研究成果授權國家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13項,外觀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5項,發表論文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