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用量較大,為避免混凝土沉降或收縮而影響建筑主體結構的穩定與安全,需使用后澆帶將其分割成若干塊,待混凝土完成沉降和收縮后,再澆筑后澆帶將各個區域連接起來。因此,加強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后澆帶的工藝流程雖較簡單,但其中包含的技術要點較多,如現場施工人員重視程度不高、管理要求不嚴,易留下質量隱患。在這一背景下探究后澆帶技術的應用策略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注意事項
1房屋建筑中后澆帶的作用
1.1解決沉降差
大體積混凝土在澆筑完畢后,隨著水分的蒸發和自身的收縮,自身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沉降現象。每隔一定的距離或是在特殊位置設計一處后澆帶,可將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斷開,避免因為整體構件沉降不一致,出現開裂等質量問題。一般情況下,在建筑混凝土主體結構的沉降量超過50%,就可以考慮進行后澆帶施工。在原來預留的位置,通過鋪設模板、后澆帶預處理、澆筑混凝土、養護后拆模等一系列措施,確保后澆帶能將相鄰的兩處混凝土結構緊密連為一個整體。這樣既可避免沉降差帶來的破壞影響,又保證了建筑質量安全。
1.2減少溫度裂縫
混凝土的主要組成材料之一為水泥,水泥的水化熱特性會讓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熱能。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表層的熱能可及時消散,而內部熱能不斷堆積,使得內外溫差不斷增加。受到溫差的影響,混凝土內外脹縮不一致,容易出現溫度裂縫。另外,外部環境中氣溫的高低變化也會對混凝土的脹縮產生一定影響。為避免因為溫度變化導致的混凝土構件熱脹冷縮問題,也需通過設置后澆帶的方式,讓混凝土可在一定范圍內自由的收縮,增強其溫度適應能力。在高層房屋建筑中,溫度后澆帶的保留時間通常不低于28d,確保混凝土完全硬結后再澆筑后澆帶。
2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
2.1混凝土澆筑技術措施
由于后澆帶屬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個核心環節,須充分做好每一個細節的處理工作,切實保證每一個步驟都能夠依照有關施工技術要求進行,應確保混凝土厚度符合要求標準。如果搗實過程中混凝土的厚度達到標準,需要立刻停止振搗,保證振搗鋼釬不會損壞鋼絲網模板。
2.2對后澆帶垂直施工縫的處理
后澆帶垂直施工縫是整個建筑工程中極為重要的施工環節,會影響后續的工程施工質量,使整個工程的建筑水平受到影響。如果施工中使用的是木模,需要使用高壓水槍清洗施工縫,確保在無毛情況下沖洗混凝土表面的負漿,更好地沖洗鋼絲網,應反復沖洗施工縫,確保混凝土土質緊實、堅固,最終達到施工要求。
2.3地下室頂板的后澆帶施工技術
對于地下室的頂板后澆帶施工是重要的環節,在此環節可以采用沉降后澆帶或者伸縮后澆帶,依據施工環節的要求做好后澆帶的處理工作,確保可以滿足建筑項目的特點及要求,選擇混凝土必須科學合理,保證地下室頂板的質量。
2.4地下室墻板后澆帶施工技術
在加強地下室墻板后澆帶的施工環節,可選用SBS防水材料,使用由水泥砂漿建成防護的磚墻,做好技術加固工作,能夠保證墻板質量,需要放置兩塊止水鋼板在墻兩邊用以防護,使防水效果更佳。
2.5地下室底板的后澆帶施工技術
地下室施工中,頂板、墻板和地板是后澆帶施工的關鍵環節。地下室地板施工過程中,應按照要求進行,保證最終的工程成果滿足國家對工程檢驗的標準要求,避免出現漏水的情況。需要保證后澆帶的厚度與牢固度,地板澆筑時,使后澆帶的墊層加深加寬,保證地板的質量。
3保證后澆帶的施工質量的措施分析
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后澆帶被稱為“臨時性變形縫”,該縫根據具體情況,保留一定時間后,再進行封閉,從而將結構連成一無縫整體結構。但是,設置后澆帶的目的是取消結構中的永久性變形縫,其作用的發揮受到橫穿后澆帶的鋼筋、后澆帶設置形式、后澆帶的處理方式和建筑結構形式四個方面的綜合影響,為了保證后澆帶的施工質量,需要從如下幾個方向著手。
3.1嚴格判斷好沉降量
建筑工程是由樓體和裙房組成,實際的施工環節,需要保證上述兩個結構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在后澆帶施工環節中,需要將樓體和裙房相分開,在大部分沉降完畢后,再將高低層之間連接起來,使之成為整體。如果采用拼裝式的建造方式,那么,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來施工,由于樓體本身和裙房結構是不同的,其受力狀態也具有明顯差異,特別是建筑工程,本身約束力較大,因此,施工人員需要做好校驗、核對工作,調節好壓力差,減小施工環節中的壓力,降低對建筑的壓力。對于底層部分裙房,是以交叉梁作為基礎,會增加對基礎建筑的壓力,對此,在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嚴格控制好時間差,先建造樓體,在樓體建成后,再建造裙房,并嚴格核對兩部分的沉降情況,科學控制裙房標高。
3.2重視維護管理
在確保后澆帶預留長度滿足標準的要求下,施工人員可以設置擋水設施,避免污水、雜物落入后澆帶,并嚴格按照施工標準來處理各個環節,做好維護和管理工作。在后澆帶的隱蔽驗收環節,需要及時拍攝圖片,避免隱蔽位置的問題遭到掩蓋而影響施工質量,在編制監理細則和施工方案時,需要明確圖像重點內容和拍照部位,提升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
3.3控制好鋼筋材料間距
在后澆帶施工中,鋼筋材料和間距的控制是必須要高度關注的重點,這直接關乎工程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對此,要科學設置施工間距,根據施工情況的變化采用科學的計算方法。比如,溫度變化會影響后澆帶間距的伸縮,鋼筋數量和設置形式也會對后澆帶間距產生影響,因此,需要根據后澆帶的功能嚴格選擇鋼筋,以確保各項工作均能夠順利開展。
結束語:
總之,后澆帶技術對建筑工程施工至關重要,在解決建筑工程沉降,減少溫度影響以及緩解建筑工程變形等方面作用顯著,后澆帶的完成質量直接影響工程施工的整體效果。施工單位要嚴格建筑標準來設置相應的后澆帶。
參考文獻:
[1]永剛趙.淺談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6):125–126.
[2]軟科學論壇—工程管理與技術應用研討會[C].2015.
[3]劉濤,孫智慧,姚錫偉.基于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探析[J].鄂州大學學報,2019,26(1):111–113.
作者簡介:
張素娟,女,漢,保定市競秀區,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