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永發 鮑帛
摘 ?要:公路工程作為我國交通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老舊公路由于施工技術水平低及使用年限久等因素影響,路基路面出現了嚴重的裂縫、車轍等病害,對車輛通行安全性造成了較大影響。新建公路成本過高,阻礙了當地交通發展,因此,我國交通部門應做好公路路基路面的改擴建工作,采用有效措施提升公路路基路面的性能,滿足現階段的通車需求。
關鍵詞: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路面;拓寬設計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私家汽車的數量得到了大幅度增加,也對公路承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公路路基路面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損毀情況,需要結合區域內實際交通情況進行改擴建施工,提升公路路基路面的優化工作,滿足公路工程的日常運行需求。
1改擴建公路路基路面設計優化意義
1.1提升公路工程整體質量
公路工程建設直接關聯社會經濟發展,做好公路建設是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舉措。路基路面的優化設計作為公路工程改擴建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多種先進設計理念、設計技術,可提升路基路面設計完善性,提高路基路面的承載力,保障路面的建設質量。公路路基路面改擴建優化設計工作水平直接影響公路工程的后續施工質量,完善該部分的優化設計工作,可促進公路整體運行質量與相關橋涵工程連接質量的提升,對區域經濟水平發展有重要意義。
1.2延長公路工程安全使用年限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改擴建質量具體體現在公路路基自身強度、承載力、穩定性等相關指標中,實現上述公路參數的優化,才可保障公路車輛的運載量、運輸效果。如果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出現了強度問題,會阻礙改擴建工作的正常進行,出現局部損壞的情況,威脅公路工程的運行安全性。因此,在公路改擴建過程中,須做好路基路面的設計優化,提升路基強度、穩定性,滿足公路的車輛行駛需求,延長公路整體的使用壽命。
1.3提高行車安全性
在公路運行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在惡劣氣候或車輛超重情況后,會加速公路路面路基變形速度,導致公路裂縫、車轍等病害出現,直接影響車輛行駛安全性。我國不同區域內水文地質環境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路面路基優化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環境要素,進行改擴建優化策略的合理設計,避免路基不均勻沉降等問題發生。做好路面路基的設計優化工作,可高效應對公路工程長期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病害問題,對于行車安全性的提升有重要意義。
2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路面拓寬設計
2.1橫斷面設計
(1)需要結合公路改擴建工程功能情況科學設計路基標準橫斷面。(2)當中央分隔帶的寬度出現變化后,應選擇線性設計方式。若條件比較苛刻,同時中間帶的寬度小于3.0m,應建立變寬過渡段,保證漸變率小于等于1∶100。(3)若路段受到高邊坡與上跨構造等的影響,應將右側硬路肩的寬度合理地減小,但必須大于等于1.5m,同時建立變寬過渡段。
2.2路基拓寬設計
(1)嚴格按照《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30—2015)的基本規定要求進行部分路基拼寬以及分離增建路基,保證拼接新建路基的回彈模量達到規定滿足規范要求,且大于等于原公路設計值。(2)若拼寬部分與原路基存在不均勻沉降以及兩者之間的有效融合,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3)根據《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30—2015)的具體要求選用路基填料,一般選用與原路基填料性能相接近或者是有利于拼接的材料。(4)路床拼接位置必須進行增強補壓,以提高拼接密實性。(5)拼接路基與原路基應選擇開挖臺階的方式拼接,且臺階寬度大于等于1m;自上而下直接開挖,開挖和拼接填筑需要交替進行。(6)高路堤和陡坡路堤的拼寬應選用性能優質的填料,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以提升壓實度,從而有效控制差異沉降。
2.3路面拓寬設計
(1)以原路面的檢測評價結果為依據,若原路面技術狀況符合改擴建設計標準與使用要求,則可以直接使用。(2)改擴建路面應多使用原路面材料,可以對原路面材料銑刨后再生。(3)結合原路面的檢測評價結果,若路面技術狀況難以達到改擴建設計標準要求,但是路表彎沉數值小于0.5mm,或破損率小于10%,則能夠直接加鋪;否則必須對面層或基層病害進行有效處治,然后再補強。(4)路面拼接設計應保證基層拼接縫與輪跡帶隔開;瀝青路面的拼接選擇臺階搭接的方式。
2.4路基路面排水性能設計優化
(1)在公路路基路面改擴建施工過程中,需要結合公路工程具體施工需求,通過科學手段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性能,減少積水對公路工程使用能力造成的影響,提高整體施工質量。對具體工程項目進行管控規劃過程中,應優化完善現有的路基路面防水策略,提升隔離帶護欄處理水平,保障護欄寬度可滿足公路工程的規范要求。應保障路基中央結構與主線橋梁結構高度保持一致,在公路斷面結構施工設計過程中,需要協同主線施工進行統一協調,提升公路工程的使用安全性能。(2)做好改擴建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排水能力、效果的監督管理工作,在結合了公路工程水文地質條件、相關數據信息基礎上,保障路基路面邊溝尺寸設計的規范性與合理性,滿足水資源的滲透要求。通過完善傳統設計,合理設置公路工程中集水坑位置,充分發揮集中坑的使用效果,保障雨水的滲透效果,降低雨水流入路基路面的縫隙中的可能性,保障公路路基的性能穩定性與使用可靠性。在排水性能設計過程中,應對原有的公路路緣石、舊路肩、邊坡防護、邊溝進行拆除,在開挖過程中應合理設置排水溝位置,保障公路工程改擴建施工過程中排水通暢,避免對原有水系造成影響,保障整體排水性能。
結束語
改擴建是提高公路通行服務水平的重要方式,新舊路基路面拼接為工程中的重難點,若缺乏合適的設計,極容易出現新舊路基不均勻沉降等質量問題。對此,施工單位需要視實際情況采取相適應的設計方式,依據規范完成新舊路基的測量、拼接等相關工作,保證每道工序的質量都要符合設計要求,從而提高路基路面拼接質量,建設綜合效果更佳的現代化公路。
參考文獻:
[1]嚴琦瑋,顧春曉.關于公路工程中改擴建公路路線以及路面路基設計的思考[J].城市建筑,2020,17(21):166-167.
[2]王瑩.高速公路改擴建路基路面拓寬設計方案探討[J].北方交通,2020(07):67-69+74.
[3]姚怡彤.公路工程中改擴建公路路線以及路面路基設計的探析[J].甘肅科技,2020,36(09):100-101.
[4]桂云海.公路工程中改擴建公路路線以及路面路基設計的探析[J].四川建材,2017,43(10):101-102.